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文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文化是政府管理的软环境,是政府管理的灵魂。建设公共服务型的政府,积极推进政府文化创新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公共服务型政府文化理念具体包括:民主法治、有限责任、公开透明、服务健全、廉洁高效。我们必须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方法创新公共服务型政府文化。即:强化“以人为本”的政府服务意识;构建“顾客至上”型的政府行为模式;探索“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义 《理论研究》2007,(1):21-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政府、村级组织、村民构成农村制度创新的三个重要主体,形成了“塔型”制度创新结构体系。培育“塔型”制度创新主体,必须突出塔尖、强化塔身、夯实塔基。  相似文献   

3.
罗兴佐  谢智军 《求实》2012,(7):82-84
近20年来,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活动非常活跃,地方政府和农村群众在创新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其制度创新的方式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基于我国农村发展的现实及政府管理目标,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创新的持续及成功,一方面要依赖政府的推动,另一方面要切实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民主管理、参与制度创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王猛 《求实》2020,(3):42-56,M0004,M0005
府际结构、政社关系与行政文化是理解地方政府创新的关键变量,并构成了地方政府创新的"控制-嵌入-规范"框架。基于此框架,区分了三种典型的地方政府创新模式:中央主导型创新、地方回应型创新和地方自发型创新,并对三种地方政府创新的特征、优势及局限等进行了对比。创新类型的差异实则是地方政府创新核心机制和关键变量的区别。分析表明,控制、嵌入和规范机制对地方政府创新的内在逻辑有较强的解释力。而该类型学划分在理论上部分回应了当前有关中国地方治理模式的讨论,在经验上为进一步通过地方政府创新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政府创新的内涵包括观念、理论、体制、人员和操作等五个层面的创新。政府创新是通过政府官员的改革行为得以实现的,因而其直接动力就是政府官员的责任心和进取心,然而从根本上说,政府创新的动力来源于社会实践。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政府创新的推进可通过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创建服务型政府、转变执政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行为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永炎  陈成才 《探索》2001,(4):54-57
本文将具有独立利益目标的地方政府引入分析框架,探讨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有利于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制度体系的协调更新,有利于制度运作效益最大化.同时也指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在实践中可能产生"地方主义"、"短期行为"等行为偏差.因此,必须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微观主体以及地方政府各种成员的相互关系加以调整,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微观主体三者良性互动的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才能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在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弱化,并且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已陷入路径依赖困境,这将成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瓶颈.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需要突破路径依赖,寻求制度创新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政府管理系统进行创新不仅是政府有效回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维护自身合法性的需要。政府管理创新系统应涉及“政府”、“职能”与“创新的实践”三个要素。为此,政府管理创新应推动以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改革,增强政府创新的动力;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政府创新重心;推进大部制改革,完善政府创新的组织结构;加强行政法治建设,遏制行政权力的寻租与滥用这四方面来改进,进一步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奇修 《学习导报》2010,(22):18-19
湘潭市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府管理创新、全面提升政府行政能力、打造法治政府的重要措施,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全面规范行政行为,加快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服务型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公民本位的原则。政府部门必须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事,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则是评价政府治理绩效的最终标准。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从制度诉求的视角看,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建设有限型、法治型、掌舵型、绩效型、(?)平化、参与型、回应性和透明化政府。  相似文献   

11.
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一部“中等篇幅的内容比较完善而完整的党史”,语言“明白晓畅而又严谨切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党史研究的经验和启迪。拟就从内容、思想、选材等方面对该书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党史研究的实用性与执政经验总结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再论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勇  邓新民 《探索》2001,(4):12-15
网络宣传是利用因特网作为媒体进行宣传的活动,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宣传活动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因特网上建设马克思主义阵地的共识已经形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要在网络媒体上鲜明地宣传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基本任务是保卫国家信息边界,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塑造党和国家形象.要强调网络宣传的整合性、即时性、交互性和针对性,不断增强网络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政府在社会利益的调节分配中,必须坚持公平的政策导向。但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政策尤其是收入分配政策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视不够,导致收入分配政策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缺失。公共政策公平导向性的缺失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固化为一种社会结构。为更好的实现收入公平,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就需要政府在破除这种固化的政策结构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2月 1 8日至 2 1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重庆市委在重庆联合召开邓小平研究述评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 ,是为 2 0 0 4年邓小平诞辰 1 0 0周年召开全国邓小平理论和生平研讨会作准备的。来自全国各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的负责人和中央有关部门、军队 ,各省、区、市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 58篇 ,内容涉及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各个专题和生平研究的各个阶段。在为期4天的会议上 ,代表们对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邓小平理论、生平的研究状况和取得的经验成果作了较全面的回顾、分析和总结 ,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城市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估计在50%左右,比国家正式统计数高20个百分点。作者从东、中、西部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的调查、城市流动人口统计、民工潮和他们的收入、小城镇建设、国际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员统计标准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比较等方面,对这一判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智士才 《新视野》2002,1(1):24-26
一、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理论研究工作者的责任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在党的正式文件中连续几次提出要深化一个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认识,这是不多见的。这足以说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作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三个落脚点之一,而师德则是职业道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优劣不仅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而且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需要重新审视并正确把握师德建设的核心和方向: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师德建设的核心和重点;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师德建设的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马凤强 《实事求是》2007,198(5):8-11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本质是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统化."意识形态终结论"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实与趋势,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从思想上建党,铸造政党之魂,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重要经验和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始终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分析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长期困扰人们的几个问题出发,对政治文明进行理性思考并引出若干结论:政治文明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始终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政治文明是一元和多样的统一,政治建设既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又必须大胆学习借鉴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政治文明是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本质上是对既往文明的超越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