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作为风俗习惯重要内容的节日即属于广义文化范畴。 世代栖息于黔桂交界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河滨的水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节日文化。从水族最富特色的端节、卯节、苏宁喜节、霞节、洗澡节和吃新节来看,笔者认为其文化内涵主要为拜神祭租、农事安排、人际交流、娱乐渲泄,它还体现了水族的伦理道德观念。通过对水族节日文化内涵的论述,本文希望能对批判、继承、发展和繁荣水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现代化建设有点禅益。  相似文献   

2.
水族是中国南方古代百越民族的后裔,依山傍水而居,从事农耕,有悠久的稻作历史。云南省有水族6000余人,主要生活在曲靖地区富源县。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据《水书》记载,水族历法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和春夏秋冬四季。阴历的九月为岁首,八月为岁尾。每年水历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上旬,水族人民在丰收之后,就要择亥日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端”节。“端”节又称过“端”,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语叫做“借端”。节日前一天,人们将铜鼓悬于房梁上,由两人尽情合敲,宣告“端”节即将来临。鼓声抑扬顿挫,几乎彻夜…  相似文献   

3.
水族端节     
端节,水族人民又称借端(借水语吃的意思)、吃端、过瑞,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水族人民欢庆团聚、辞旧迎新、庆丰收而举行的节日。水族历法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和春复秋冬四季。阴历的九月为其岁首,阴历的八月为其岁尾。水历十二月(农历八月)第一个亥日起,至水历新年二月(农历十月)期间,主要以亥日,亦有以午、未、申、酉、戌日为端节的节期,按古老惯例分地区、分期分批轮流过节。各地所过的亥日不一样,如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内外套以第一个亥日为节日,水龙地区过第二个亥日;恒丰,三洞地区过第三四个亥日。  相似文献   

4.
蒙景村 《人民论坛》2012,(11):116-117
水书习俗、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是水族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该文在分析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传承机制,为水族地区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支媛  杨和为 《前沿》2013,(10):142-144
水族笃信鬼神,不仅表现在民族祭仪中祭祀祖先神灵,还祭拜各种自然神灵及超自然神灵,不仅在端节、卯节中祈求神灵降下丰收和福佑,还在巫术中请神挡鬼,获得心灵的安慰。水族人跟鬼神的关系之密切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多神信仰的原始观念至今仍延续在水族族群中,反映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节日民俗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依族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富有民族色彩的节日民俗。它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布依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依族节日民俗内容丰富,展示出一幅幅绚丽的风俗画面。一布依族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在一年之中,有关的节日和聚会大约达八十余次。其中,为全民族人民所重视的有过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赶查白、赶干洞、尝新节、重阳节、鲜果节、对歌节等等。这些  相似文献   

7.
枫亭赏灯     
元宵,在多姿多彩的春节活动的天空,犹如一轮明月。我国传统的节日,以赏月为节的,一是中秋,再是元宵。可这两个节日,望到月亮似乎难得,俗语云:"云蔽中秋月,雨打元宵灯"。从中倒透露:元宵主要活动在看灯,故有"上元夜"或"灯火节"的称谓。在文学画廊里,描写元宵的诗文如一  相似文献   

8.
云南的水族80%聚居在富源,富源的古敢又是全省唯一的水族乡,古敢水族的婚恋三步曲别有情趣。走寨对歌———寻爱富源古敢的水族青年男女,恋爱充满着浪漫的田野风情,每逢节日、祭祀性活动时,他们走村串寨相互邀约,到林间小溪边,青青山头上纵情歌唱尽情地谈情说爱,选择恋爱对象多定位在“找一个爱我的人”或“我爱的人”。所以双方更多的是凭直觉并更多地借助于生理标准(外貌、身材、气质等),当有情人之间迸发激情时,爱情便进行到了相互了解的阶段。水族青年男女通过“摆白”增进相互了解、加深感情。“摆白”是男女双方在交谈…  相似文献   

9.
傣族的节日傣族一年中有3个重大的节日,即关门节、开门节和傣历新年(又名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都是佛教的节日。关门节傣语叫"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阳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叫"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阳历10月中旬)。傣历新年傣语叫"桑勘比迈"、"棱贺桑勘"(6月新年),外地人通常把它称为泼水节。其实,泼水只不过是整个节日活动的一个项目,傣语里没有这个名词。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十分尊重,每年傣历新年到来的时候,都有组织有领导地让傣族人民过好自己的节日。1961年4月13日至15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临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泼水节一年更比一年热闹了。节日期间,除了举行集体划龙船赛、放高升、泼水、丢包活动以外,还增加斗鸡、游园联欢、放气球、放"贡菲"(飞火灯)、文艺演出、体育表演等活动项目,使节日增添了新的光彩。每当节日到来的时候,汉族以及居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全国大大小小的节日和庆典约有上百个,其中政府规定性节目约10个左右。此外,各州现任苏丹州长的生日,都是本州的节日;各民族也有各自的节日,如华人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印度人的九宵节、盗火节、万灯节等,以及达卡山人的丰收节、伊班族的犀鸟节等。全国性节日除少数有固定日期外,其余的具体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统一公布。  相似文献   

11.
林长华 《黄埔》2013,(3):90-92
菖蒲旺生,粽子飘香,又到情趣盎然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别称有20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甚  相似文献   

12.
十二月     
《台声》2005,(11)
4初四苗年这是黔东南和广西等地苗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期在冬月的第一个卯日。解释翘起大铜锣,举行踩芦笙、斗牛、男女社交等活动。14十四哈尼族老人节农历十一月十五举行。节日时,小伙子们上山挖松树栽于寨中坪地,妇女备酒敬全寨老人,大家围树奏乐跳,祝贺老人寿比青松。18十八钴脏节贵州东部苗族的缉私节日,各村寨举行的日期不一,一般是三年一次,多在冬月择吉日进行。主要活动为砍牛祭祖,场面壮烈。22冬至冬至 “冬至”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称冬至节”。古时有祭天、送寒、吃团圆饭等习俗。傈僳族阔时节 傈僳语“阔时”是“新年”的意思。过…  相似文献   

13.
玛格乐节“玛格乐”系克木人语言,意思为“丰收”,“玛格乐”节即丰收节,是克木人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每年公历十二月至第二年一月举行节日活动,各村活动时间前后不一。克木人认为,人、动物、植物、生产工具等世间万物都有灵魂。到年底的时候,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收回归仓,为了纪念祖先,不让祖先和故人的亡灵回到村寨伤害人类;同时,为了把稻谷、玉米、蔬菜等的灵魂和镰刀、锄头等生产工具和田地的灵魂叫回来,期待来年生产获得丰收。所以克木人普遍地举办“玛格乐”节节庆活动。每到“玛格乐”节到来,克木人身着节日…  相似文献   

14.
9月20日,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将迎来一个盛大的节日—首届“平遥国际摄影节”。节前,我们专程采访了山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平遥国际摄影节”组委会主任申维辰。记者:什么是国际摄影节?申维辰:(以下简称申)国际摄影节是世界各国通过举办节日的方法,大量汇集所在国的优秀摄影图片和摄影师,按一定周期进行的、大范围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图片交易形式。在美、欧以及世界各大洲都有许多非常著名的摄影节,我国至今还没有举办过这种性质的活动。国际摄影节不同于一般的摄影展览。出于交流和交易的…  相似文献   

15.
水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悠久的文明史的民族。在水族民间文学艺术宝库中,丰富多彩的水族民歌历来引人注目,不少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被收入了各种民歌选集之中。特别是水族双歌已为从事水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的同志早进行研究,俱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水族双歌,尤其是寓言性双歌,在各兄弟民族的民歌中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有的说:“双歌,是水族寓言性的说唱文学”;也有的认为“水族双歌是由水族民歌向说唱  相似文献   

16.
《今日民族》2008,(1):66-66
“阔时”,傈僳语即新年或过新年的意思,“阔时”节是傈僳族传统的节庆活动。节日活动有民族歌舞、射箭、溜渑等民族特色项目。中国·怒江傈僳“阔时”旅游文化节,是在傈僳族传统节日“阔时”节基础上提升打造的怒江最盛大的节日,  相似文献   

17.
在水族绚丽多彩、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宝库中,有一类鲜艳夺目闪耀着水族特有光彩的故事传说——水族动植物故事。水族动植物故事虽然从形式上看有故事、童话、寓言神话等不同的表现手法,但从内容上看则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故事、童话、寓言、神话等的主角都是动植物,从而形成了水族民间文学中的一个隽永清秀、丰富多彩的独特品种。 民间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  相似文献   

18.
一哈尼族是个有众多节日的民族。其中重大的节日就有十月年、六月年、正月年、祭龙节、尝新节、“里玛主”节等。哈尼族绝大部分居住在云南南部红河下游与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由于山区造成的差异,方言土语的不同,支系的繁多,就使得各支系过节的时间、形式和内容乃至节日本身都不尽相同。但是,一些重大的节日是基本相同的,“六月年”就是这样一个节日。哈尼族的“六月年”,云南红河地区称“苦扎扎”节,是该民族一年一度重要的传  相似文献   

19.
怒族仙女节     
在怒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丙中洛山顶上的钟乳石前举行的仙女节节日活动。仙女节主要流传在云南的贡山县一带,是怒族最隆重、最具特点的民族节日。仙女节的传说凄美动人:相传在很久以前,由于怒江上没有桥,两岸的怒族人家常常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众多古代传统节日中,天穿节、观音会、碧霞元君庙会、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寒衣节等节日都是以女性为核心人物的节日,这类节日以其来源传说或礼仪习俗表现了对某一女性的礼拜和祈祝.在这类节日中,亦包涵了古代中国对女性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修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