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09篇
政治理论   2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暑去秋还,中秋节到。中秋节的主要民俗活动是祭月、赏月。出于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祭月的习俗很早就在我国流行《,礼记》中就记载了有关祭月的活动。在台湾,中秋节的民俗活动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独特有趣。台湾同胞习称月亮为“月娘妈”,对月亮十分崇拜。每到中秋之夜,几乎家家户  相似文献   
2.
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主办的“21世纪亚太经济发展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7月24日至25日在厦门大学克立楼举行.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台湾的邱义仁、萧全政、陈忠信、林忠正、郭正亮等学者,来自北京的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台湾研究会的学者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经济学院、政法学院、历史系以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计30多人.正式提交会议的论文16篇,其中台湾学者6篇,在会上报告的有12篇.  相似文献   
3.
中华经济体与台湾经济的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区域化的潮流中 ,中国大陆经济与台湾、香港经济经过 2 0年来经贸关系的发展后 ,已初步形成一个市场和一个经济体。这个经济体将逐步成熟。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台湾经济进入 2 1世纪后 ,处于衰落状态。其原因虽然与国际经济不景气有关 ,但其内部政经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台湾经济今后要能继续顺利发展 ,根本出路在于顺应中华经济体的发展趋势 ,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和经贸关系正常化 ,借助大陆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 ,增强与东盟的经济关系 ,才不会趋于边陲化  相似文献   
4.
2003年台湾经济态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3年至 2 0 0 4年台湾经济 ,处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期间 ,朝野政界都集中精力于“选战”之中 ,台湾经济处于自发运转时期 ,并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2 0 0 3年台湾经济态势可概括为“内冷外温” ,比 2 0 0 2年稍好一点。 2 0 0 4年台湾经济态势 ,台湾当局预测比 2 0 0 3年更好一点。但是 ,笔者认为2 0 0 3年和 2 0 0 4年台湾经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其增长源主要在于出口贸易的增长 ,而出口贸易的增长 ,又主要依靠对大陆的出口增长。因此可以说 ,台湾经济的荣衰 ,两岸经贸关系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在东南亚地区节节败退,但仍苟延残喘进行垂死挣扎,一面在海上布设水雷封锁抗日盟军船队,一面纠集一批24岁以下的青年组编自杀机和自杀艇,袭击海上的抗日盟军舰船,拦截抗日盟军飞机,给抗日盟军带来了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6.
林长华 《黄埔》2013,(6):94-96
在台湾,有个很受重视、独具情趣的传统节日——冬节。台湾民间习称“冬至”这一天为“冬节”,非常看重这个热热闹闹的冬节。在台湾同胞心目中,过冬节犹如小过年,故有民谚:“冬节大如年”、“年夜没返没某(妻),冬节没返没祖”,意思是出外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争取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相似文献   
7.
林长华 《黄埔》2014,(6):131-134
正常言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然而,有着峡水相连的台湾和闽南,不但方言相同,而且风俗相近。自古以来,两岸渔家人在同一航道行舟,在同一海区捕鱼,有着许多共同而奇趣的渔俗。扬善颂恩的传说故事在台湾和闽南渔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里的鱼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深得人们喜爱。我国特有的中华白海豚,自古以来就是  相似文献   
8.
林长华  陈涣 《侨园》2011,(4):27
在中国潮剧界以及潮剧爱好者当中,"陈华"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今年7月是陈华先生逝世35周年,笔者打开历史的硬盘,回放这位中国著名潮剧作曲家、演奏家对潮剧艺术的孜孜追求和赫赫贡献的动人片断。技压群芳陈华,又名仙花,1916年生于福建东山岛东陂村一个贫穷艺人家庭,其父陈高加是当地提线木偶潮音班班主兼教戏先生。陈华自幼耳濡目染,对潮剧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进私塾念了两年后,7岁就随父学戏和习操器乐。由于勤学苦练,技艺提高很快,13岁到云霄县"三春香"潮戏班当扬琴手,17岁当领奏,开始显露艺术才华。少年时代的陈华勤奋好学,对潮剧器乐无所不学,主要乐器的演奏技艺样样精通,他尤擅吹奏唢呐。一次,在福建诏安县梅州参加"五班斗"(赛戏),他一人用4把大小不同的唢呐吹奏《得胜令》等乐曲,换气自如,技巧叠出。时而花香鸟语,时而狼嗥马嘶,博得阵阵喝彩,从此声名鹊起,四乡八里的戏迷们争睹"仙花师"绝技。旧社会戏班清规戒律甚严,他初操领奏时暂为"二手",须替"头手"  相似文献   
9.
林长华 《黄埔》2014,(3):92-94
树冠如巨伞,枝丫若游龙,气根似髯须,像一位饱经沧桑、老态龙钟的叟者,这是笔者给榕树描绘的“肖像画”。榕树虽然没有鲜花的艳丽和芬芳,却是闽南和台湾文人墨客喜欢抒情寄意的对象。粗硕的树干,宽大的树冠,浓密的树荫,屋前村后,榕树最能勾起人们的乡思。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无数美食家赞美杭州西湖鲤与松江四鳃鲈。而在我国台湾省,虱目鱼以其肉质细嫩营养,滋味鲜美,号称“台湾第一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