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击外逃贪官,追缴外逃资金是重中之重。先用民法追缴外逃贪官的腐败所得,再用刑事程序引渡外逃贪官,则可大大减少外逃贪官带来的损失。民法在国际反腐败斗争中的巨大潜力,将会成为除刑法之外惩治腐败的又一利器  相似文献   

2.
王剑虹 《求索》2007,(10):92-94
近年来,我国贪官携款外逃的现象有逐年上升之势,如何将外逃贪官绳之以法及追回流入境外的腐败资产是反腐斗争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我国已正式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给我国通过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惩治外逃贪官及追回腐败资产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相关缺席审判制度的缺位却使得有关的腐败资产追回机制难以实现,所以有必要在兼顾公正与效率的基础上,建立针对外逃贪官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3.
遏制贪官携款外逃已成为反腐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全球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将对我国腐败分子外逃行为起到震慑作用。我国应尽快以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完善腐败犯罪构成要件 ,在立法层面加强公务员管理制度以预防职务犯罪 ,建立《公约》框架下的引渡贪官和追缴机制。  相似文献   

4.
贪官外逃是指触犯我国贪污贿赂犯罪有关罪名的国家公职人员,为逃避我国的法律追究,从我国内地潜逃境外并且伴有资金外逃行为的现象。我国贪官外逃一度形势严峻,并且呈现出一定特征。刑事法律在追逃和惩治外逃贪官时要综合运用刑事政策、刑事程序和刑法规范,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追缴外逃赃款,谨慎适用死刑,并且增加罚金刑的规制和适用。  相似文献   

5.
数字     
王彪 《人民公安》2013,(20):5-5
540亿 据媒体报道,2000年至2003年,归案的潜逃境内外的贪官人均携款约430万元。2007年至2012年,追回赃款总计540亿元左右。金融行业内负责人或者主管人员外逃.成为贪官外逃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6.
2003年4月20日,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携家属逃往美国.那里,有她在担任温州市副市长期间置下的高级房产.像杨秀珠这样利用职权狠捞一把、然后逍遥法外的现象在时下已不罕见. 2002年1月18日,新华社披露了一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000多名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携公款50多亿元在逃.其中,有的已潜逃出境."职务犯罪嫌疑人负案外逃的增多,构成了当前经济犯罪和腐败现象的新动向.海外追逃,也因此成为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行动.  相似文献   

7.
据200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追逃会上公布的资料,有超过4000名中国外逃贪官在国外“自由主义”的天空下接受“荫护”,我国涉腐贪官外逃形势严峻。而我国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法规制定的视野不够宽,惩治腐败的法律呈现非系统化,反腐败机构具有非独立性等等。要构建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必须树立国际理念,法律制定要与国际法规相契合,积极探索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便利路径,完善国内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捞了就跑,跑了就了。”最近几年,国内以及某些外派机构官员腐败犯罪后,为逃避打击,往往携卷巨款潜逃海外,“誓将去汝,适彼乐土”。职务犯罪嫌疑人负案外逃的增多,构成当前经济犯罪和腐败现象的新动向。海外追逃,也因此成为共和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行动。  相似文献   

9.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000多名贪污贿赂嫌疑人携公款50多亿元在逃。贪官外逃,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和腐败现象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
张蕾 《小康》2012,(7):35-37
正贪官外逃问题,也是中国反腐败领域的焦点和难点问题。虽然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被遣返回国后受到了法律制裁,但这并不意味着贪官失去了国外的避风港在中纪委工作了20余年的何平,见证了中国打击外逃贪官的每一幕。始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贪官外逃问题,也是中国反腐败领域的焦点和难点问题。2012年5月18日,逃往加拿大十多年后被遣返回国的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但这并不意味着贪官失去了国外的避风港。中央纪委监察综合室纪检员何平表示,由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反腐败力度的持续加大,打击贪官外逃问题备受关注。据悉,2003年上半年,内地共有6528名党员及党员干部失踪,8371人外逃,1252人自杀,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外逃3908人,占外逃总数的近一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陆建华强调,打击腐败、打击贪官外逃的关键在国内,也就是说国内在惩治腐败分子腐败行为的时候,能不能做到及时准确而且有力度,以往由于信息系统不完整、相关处罚的法律法规不完整等问题,对有些灰色的东西、模糊的东西没有及时惩处,所以让腐败分子有机会外逃。( 1月30日《新快报》)2003年八千贪官外逃…  相似文献   

12.
这个国庆节,外逃贪官们的日子可不好过。9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批准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正式生效,使我国成为该公约147个签署国之一。这对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打击腐败行为,以及寻求外国政府的司法协助,奠定了法律基础。10月1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谈判工作特设委员会第七届会议在维也纳确定并核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草案。草案将正式提交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并于今年12月在墨西哥召开的高级别政治签署会议上签署。这两个公约对外逃贪官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特大号的坏消息,但对我国乃至其他国家的政府和民…  相似文献   

13.
贪污受贿死刑,废还是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有关资料报道,近年来,携巨款潜逃国外的在国内原身居要职的职务经济犯罪分子已逾数千人,而缉捕回来接受国家法律制裁者却寥寥无几;追回的外逃资本更是不及数千亿元之零头。这样一来,此类携巨款外逃的贪官不但没有回国受审,反在国外过上了安逸而舒适的“自由生活”,由此引发的  相似文献   

14.
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反腐败的国际合作”议题中方主席、北京大学法学院储槐植教授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期有望通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在中国构建一个国际反腐的合作网络。"目前,腐败呈现出有组织、跨国化的新趋势。因此,提高反腐成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决不能过高地估计国际合作的作用。在开展反腐败斗争中也不能过于盲目乐观。首先贪官外逃已经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被动,等贪官出逃后再抓回来,又无形中加大了反腐败的成本。由于国际通行的“死刑不引渡”原则和“双重归罪”原则等,都给引渡工作带来困难。而且,引渡…  相似文献   

15.
贪官外逃问题始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据2004年商务部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逃官员数量约为4000人,携走资金约500亿美元。如今,随着媒体再度对贪官外逃事件的大量报道,其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赖昌星被遣返回国了,对外逃贪官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不幸的转折点。它表明,外逃贪官的好日子不多了。但是,要把外逃贪官全部缉拿归案,最大限度地追回外逃资金,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相似文献   

17.
贪污腐败犯罪是全球的公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贪官携款外逃已成为腐败犯罪的一个新动向,也是当前跨国犯罪的突出问题。为惩治跨国腐败犯罪,国际社会加强了国际刑事司法合作,《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签订正是这一国际合作的法律体现。作为缔约国,中国应以《公约》为标准,对相关刑事法律进行修改与完善,以适应有效惩治腐败犯罪和追缴外逃赃款的现实需要以及进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条约法义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批准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成为其缔约国.从我国反腐败及追究外逃人员责任的角度看,公约对我国生效后,必将推动我国与其他缔约国在国际反腐败工作中的合作.但并不是说有了该公约,我国缉捕外逃人员工作就会顺利开展,关键在于我国要以该公约为契机,将公约上的一些原则体现在我国国内法上,从而修改我国相关法律,为我国开展国际司法合作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能够更好地追究外逃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陈斌  崔凯 《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49-152
外逃腐败案件的国际性决定了对此类案件的直接追诉非常困难,我国应当合理利用国际公约,掌握追诉的主动权。基于腐败案件的特殊性,对外逃贪官资产的追回应当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学者们建议通过缺席审判制度、独立民事诉讼等方案来追回外逃腐败资产,但从法经济学和诉讼法学理论的角度,改造我国现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应当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萃岚 《今日广西》2010,(22):45-46
回眸2010年,我国反腐败斗争战果累累,卓有成效,一大批贪官应声落马,受到应有惩处,人民群众无不为之拍手称快。以笔者观察,以下十名获刑贪官,罪恶昭彰,堪称其中“佼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