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生活会上,一位同志针对领导的错误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会后这位领导不是认真反省思过,而是恼羞成怒:“这小子当着上级领导和这么多人的面揭我的短,丢我的‘面子’,以后也别怪我对他不讲情面”。类似这种要“面子”不要真理,要“面子”不要原则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何谓“面子”?“面子”即脸面、情面也、不愿丢“面子”,这本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可问题是应该怎样理解和看待“面子”。有了过错,是勇于认错,改过自新,还是文过饰非,死不认错?这不仅是怎样对待“面子”的问题,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高低和党性原则强…  相似文献   

2.
舒瑜 《理论探讨》2006,(2):117-118
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使他们获得和失去面子又有着与普通群众所不同的特点。当权力成为刻意追求面子或谋求一己私利的手段时,就会在挣面子中无形的失去面子;当权力成为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目的时,就会在打破少数人利益的均衡中得到更为宽泛意义的面子。因此,领导干部对权力的使用方式也就转化成为他们对面子资源的选择。现实中,面子的获得和失去由于无法通过一致性的行为标准来衡量,且带有较大的灵活性,领导干部也很容易在“挣面子”和“给面子”中导致自身行为的偏差,因此,必须对他们的面子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要“面子”,并不一定是坏事。面子者,人格、品性、尊严之谓也。因此,在骂街粗口里,“不要脸”常常是对挨骂者火力最猛的攻击。 “人有脸,鼠有皮”,对于丧失人格、尊严者的批判,早在二千多年前便已开始。《诗经》有云:“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便是对不要“面子”者的严厉而又比较文雅的批判。时至今日,这种“无仪”、“无礼”、“无止”的丢脸事,仍时时  相似文献   

4.
瞭望哨     
《瞭望》1999,(44)
缘何饿死也不扫马路为了更好地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南昌市最近在全市范围内面向下岗职工招聘三千名环卫人员。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只有150人报名。就是在这150名报名者当中,有人得知是干环卫工作后,还气愤地说自己是被单位“骗来的”,表示“宁可饿死,也不扫马路!”何以“饿死也不扫马路”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面子上觉得过不去。一些下岗者过去在国有企业或者是比较体面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现在则要从事扫马路的体力活,被熟人看见了,面子上不好看,心理上有障碍。二是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总以为自己曾是国…  相似文献   

5.
“回头”,就是回到原来的地 方,包括重操旧业,重归 于好,等等。但这种“回”,不是倒退,不是消极,不是无能,不是屈从,不是失败;而是一种进步,一种迈进,一种成熟,一种务实。因为这是“吃一堑,长一智”的觉悟,是从生活中体会到的真谛,是在工作实践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经过比较之后的一种正确选择,是不为面子、外因所左右的实事求是。事实证明,凡能“回过头来”的人都以自己的行动证明这一选择的正确。  相似文献   

6.
刺耳话、牢骚话、过头话是不 少领导干部极为反感的表达 方式。孰不知,这“三种话”往往就是问题的根源、矛盾的症结。因此,领导干部要善于听“三种话”,从中发现了解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一要从“刺耳话”里找问题。对讲“刺耳话”的同志,不要冷眼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给个台阶下”做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个给台阶下的艺术。如果台阶设计得巧妙得体,会使较难的思想问题因有台阶下而得到解决。所谓设台阶,是指在工作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根据工作对象的心理需要!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设计一条使工作对象保全体面的*路道*.从而使思想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入人都有个面子,特别是思想工作对象在特定的思想矛盾或人际纠纷中,往往为了顾及面子而固执一死理一,使原本简单的思想政治工作复杂起来,处于尴尬的相持境地。这时,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顺势设计一个得体的台阶,就会使思想工作对象就阶下坡…  相似文献   

8.
莫勇波 《理论导刊》2006,(12):15-17
当前各地政府的“形象工程”已经蜕变成所谓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式工程”、“扰民工程”、“伤财工程”等等,严重影响了地方社会的发展。要治理这些蜕变的“形象工程”,必须从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政府领导的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官员问责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决策体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武高寿 《理论探索》2004,1(4):19-20
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提法改变了哲学的主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党和政府及时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要落实和贯彻好“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对此 ,有必要从康德的“人是目的”说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王敏 《党政论坛》2006,(10):38-40
中国古先贤老子,其代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故“道德经”。“道经”讲的是宇宙观,“德经”讲的是道德观。老子认为“在天为道,在人为德”,为官从政的领导者要顺乎天道,要修养道德,特别要有“上善若水”的境界。上善即最善,指最有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11.
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 ,江总书记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上 ,以世界的眼光 ,战略的思维 ,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的政治内涵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也是指导我们具体工作的根本原则、工作标准和工作动力。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确保党校各项任务的完成是新形势下工作的主题。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精心培育与时俱进的新境界人总是要…  相似文献   

12.
"两个转换"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剑  邓坤金 《学理论》2009,(2):78-80
“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教学体系”与“学生能力——素质体系”之间的矛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矛盾。要解决这一基本矛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就需要创新教学体系,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以及从“教学体系”向“学生能力——素质体系”的转换,即实现“两个转换”。  相似文献   

13.
"换位"思考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言外之意是要多站在别 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我们故且称之为换位思考。其实,换位思考是一种极好的工作方法。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注重和善于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捉高自身的工作效能,增强自身在下属中的威信,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相似文献   

14.
郭灿金 《各界》2011,(11):63-65
蔺相如由于在“完壁归赵”和“渑池会”上的敏捷反应和勇敢举动,在某种程度上让赵惠文王保住了自己脆弱的面子。于是你让我有“面子”,我让你有“里子”,赵惠文王从“渑池会”上归国之后,决定重奖没有让自己颜面扫地的蔺相如——蔺相如一步登天,晋级上卿。  相似文献   

15.
宋琨  郝超  康金燕 《学理论》2009,(4):179-180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被称为“医患矛盾”,医疗体制虽然不断进步完善,但医患矛盾却呈现上升的趋势。本文从医疗单位、医务人员本身和患者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现存的问题对“医患矛盾”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为“医患矛盾”的化解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反腐倡廉中,广州市委提倡领导干部要经常“照镜子”,看看自己是否“五官端正”。“五官端正”是指领导干部要做到“眼不花、耳不偏、嘴不馋、手不伸、腿不软”。这是前不久广州市纪律教育活动月中提出的。 具体而言:“眼不花”就是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明辨是非的政治眼光,在权惑面前不眼花,在名惑面前不失志,在利惑面前不乱意,在色惑面前  相似文献   

17.
意忘形”一词源于《晋书·阮籍传》,说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即高兴得忘乎所以,失去常态。推及“得志忘形”就是一个人当了官,有了权,自以为“高人一等”,“老子天下第一”,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什么坏事都敢干。结果,反误了卿卿性命,正应了颠得越高,摔得越痛的道理。其实,“得志”后是否“忘形”也是检验一个人的试金石,有言道:小人得志太猖狂,就表明了人们对得意忘形者的人格鄙视。所以,我们每一个“得志”者,都要老老实实地做一个不“忘形”的人。摆正个人与党的关系,摆正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康兰波 《学理论》2009,(14):51-53
在哲学上“信息”可以被理解为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信息时代的实践是“物质实践”与“信息实践”的辩证统一。“物质实践”是实践的物质方面,是实践活动围绕事物“直接存在”而展开的方面;“信息实践”是实践的信息方面,是围绕事物“间接存在”而展开的方面。信息时代使以往在实践中居于矛盾次要方面的信息实践逐渐上升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标志着人存在方式的变革。“信息实践”不仅能较好地反映这种变革,而且还揭示出人只有改变对待实践的直观态度,克服在存在方式上的盲目性,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云南保山市施甸县水长乡水长村共有村民4347人,党员197名,辖16个村民小组。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烤烟、蚕桑、生猪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近年来,随着辖区内水长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本村失地农民逐渐增多,各种矛盾集中呈现,群众“靠田吃饭、传统种植致富”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如何转变工作方式,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让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 ,正确处理农村“两委”工作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际工作中 ,“两委”关系不协调有深刻的根源 ,要正确处理“两委”关系 ,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强化教育 ,大力提高农村“两委”班子及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 ;强固农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 ;坚持党的领导 ;健全制度 ,规范“两委”工作运行和协调配合 ;完善程序 ,增强农村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性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大幅度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