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网络问政时代的到来,使地方政府面临网络舆情引发的公信力危机。以哲学和公关学知识为基础形成的交叉研究方法——公关哲学,开创了网络舆情危机及其应对之策研究的学术新法。地方政府如果能够运用公关哲学为指导,科学施行网络舆情危机公关,则能化危为机,有效提升地方政府自身在社会公众和媒介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进而重塑地方政府良好的组织形象。  相似文献   

2.
与政府部门或个人有关的突发事件极易成为舆论中心,引发喷涌状的网络舆情。由于网络舆情应对体制、机制存在缺陷,部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网络舆情缺乏正确认识和基本应对方法,因此在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中普遍存在着应对不当、处置不力、引导无方的问题,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在互联网与网络舆情深度互动的现实背景下,以创新思维,健全联动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引导机制和管理体制,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不仅是重塑政府形象的必要,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具体表现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政府网络形象建构带来机遇和挑战,当前地方政府网络形象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要从提高媒体公关意识、完善政府网站职能、提升政府网站信息传播能力、加强政务微博微信建设做好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等方面构建地方政府网络形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损害了政府形象。要处理好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地方政府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切实做到"为民";其次要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通过信息公开化解危机,重塑良好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受到意识形态和文化因素的影响,面临着诸多困境。由于境外舆论场中大量虚假和带有煽动性的不良信息的影响,加之宗教极端势力利用网络媒体的隐蔽性进行渗透,增加了舆情引导的难度。做好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引导,应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建设,通过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和重点增强媒体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引导,来加强民族地区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通过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力度和舆论引导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通过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网站的舆情引导,并做好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压缩境外敌对势力的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网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信息传播的虚拟性、开放性、便捷性,使政府形象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从规范行政行为、保证政务公开、关注舆情动态、健全危机管理机制、建设高素质的网络传播队伍等方面,科学地塑造、维护、修复政府的网络形象,避免形象危机事件,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可和尊重,树立起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深刻地影响了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的治理环境,给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应从树立大数据思维以促进政府舆情危机处理固有思维变革、建立大数据下的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监测与预警系统、构建基于大数据基础上的信息公开与沟通联动体系、完善基于数据驱动的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急处置机制等方面,来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子政务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是当前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加强,同时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已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发生的危机,最适合在网络虚拟空间里解决。电子政务视角下网络舆情危机的治理模式表明,构建基于网络监测系统的舆情研判机制、健全基于网络平台的危机舆情公关机制、建立基于政务协同系统的危机舆情应急联动机制将会有力提升政府对虚拟社会的治理能力,为构建网上网下和谐舆论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网络舆情应对已成为现代现代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对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并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和应对策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压力下的政府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舆情备受关注。网络舆情可以给政府形象带来负面作用,也可以带来正面作用,政府应对网络舆情面临各种问题和压力,只有通过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多管齐下,才能应对压力,将网络舆情为民、为政府所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在给政府的社会治理提供新手段的同时,也给政府执政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必须从提高政府治国理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加强网络信息监测、净化网络舆论环境与建立舆情危机应急机制入手,着力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引导能力与危机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公共危机事件产生的网络谣言为辐射中心,通过构建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影响程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研究其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程度。据此分析出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变量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并反映其变化规律,为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理论支撑,以利于政府和网络监管部门及时地,准确地做好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互联网平台让消息放飞了翅膀。公安机关在负面新闻和网络舆情控制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做好舆情监测、舆情预警、舆情分析、舆情应对和传统媒体应对,公安机关才能有效化解危机,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如何应对网络涉警舆情危机,不仅是当前公安机关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也是衡量现代警务机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网络涉警舆情危机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可能影响实体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政府的权威性和公安机关的公信力产生严重影响。公安机关必须对其予以高度重视,要从社会和谐发展大局和政府及其公安工作全局加以审视和考量,抓住现实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敏感点,积极采取措施,科学、及时、有效应对网络涉警舆情危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和危机。  相似文献   

15.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带来网络舆情具有更突出的非理智成份,经常表现为不加约束的情绪发泄,偏激的语言、甚至是谩骂,极容易损坏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造成政府面临信任危机。面对网络舆情对执法环境的负面冲击,政府急需转变观念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6.
纵观涉警网络舆情的发展概况和形成因素,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具有同质性和放大性并存、正面性和负面性兼具、非理性和难控性交织等特征,针对当前公安机关较易出现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和警务危机的大环境,如何提高公安机关的话语介入能力,增强公安机关的话语权,提高自身应变技能,改进完善处置策略,已经成为化解涉警网络舆情的当务之急,这也直接关系着公安机关的组织形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网络舆情影响的不断扩大,其在群体性事件应对处置中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因此,公安机关更好地认识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分析研究网络舆情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范围和传播过程的规律特点,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对提升政府的执政水平和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反腐作为我国制度反腐的重要补充,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和参与意识的觉醒,网络反腐舆情逐渐成为一颗"隐形炸弹"。科学应对网络反腐舆情、引导社会舆论,对检验政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以政府为主体,讨论了政府应对网络反腐舆情和远离"塔西佗陷阱"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文章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政府在网络反腐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深化舆情认知、转变政府工作方式、强化系统分工和优化聘任与问责等举措对重塑政府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远离"塔西佗陷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舆情复杂多变,舆情危机出现的频率增多。舆情危机的发生暴露了部分地区应对舆情的不足,存在舆情应对理念过时、能力欠缺、预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政府和主流媒体作为应对舆情危机的主体,应当树立现代化的传播思维,健全全媒体式的应对体系,掌握科学有效的引导方法,凝聚社会共识,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的网络舆情在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在政府形象塑造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从而影响着政府公信力。政府应转变行政思维和理念,规范信息公开制度,实行行政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正确对待网络监督,完善监督体系,使网络舆情能为提高政府公信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