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11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美共和党赢得国会两院控制权。4日,美国中期选举落下帷幕。此次中期选举,对众议院所有席位(435个)、参议院36个席位以及36个州长职位进行改选。选举结果显示:在参议院民主党取得46席,共和党53席;在众议院民主党取得186席,共和党244席;民主党赢得州长17位,共和党州长31位。共和党赢得国会参议院控制权,同时还保住了众议院多数党地位,这意味着至少在今后两年内,美国国会将呈现共和党一统天下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2.
即将到来的美国2006年中期选举是2008年总统选举之前最重要的一次选举。其结果将决定美国国会的政党分野和权力布局,而且将影响2008年总统选举的议题设定和民调走向。截至目前,本次中期选举呈现出三个特点:选民普遍对现任议员不满,大部分选民思变心切;共和党的支持率下降,相对多数的选民表示支持民主党;布什总统的民意支持率明显偏低。伊拉克问题和国内经济问题是本次中期选举的中心议题。从目前的选举形势来看,民主党方面将略占优势,整体选情呈现“驴攻象守”态势。  相似文献   

3.
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出现值得关注的新变化。首先,民主、共和两党之间以及民主党内双重极化同步加剧,不仅导致拜登所代表的政治中间主义路径无法构建推进其国内改革的政治共识,反而使自身陷入执政困境。其次,围绕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的政治斗争白热化,进而形成“中选大选化”的畸形态势并使报复性政治大行其道,进一步恶化了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再次,共和党的“特朗普化”趋势进一步确立,由特朗普背书的共和党内反建制力量在美国政治中的影响力日益上升。这些变化将对2022年中期选举之后甚至更长周期内的美国政治产生深刻影响,即政治精英进行选举动员的方式步入新阶段,两党整合方向呈渐行渐远之势,“文化—认同”因素超越“经济—阶级”因素成为美国政治演化的首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伊拉克问题的独特影响,美国2006年中期选举可谓是一次外交决定内政的选举。民主党的全胜使得这次选举成为1994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中期选举,它不仅决定了美国国会新的政党分野与权力布局,而且对美国的外交内政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外交方面,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国会的外交政策理念将呈现右倾趋势;伊拉克政策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微调,但不会出现戏剧性的剧变;对华政策也可能出现一定的波动。内政方面,其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内经济政策、非法移民政策与国内社会政治思潮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2006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民主党全面获胜。这反映了美国民众对共和党的不满。未来两年,布什政府单边主义政策将进一步收敛,在伊拉克、伊核、朝核等问题上的政策可能有所调整。民主党掌控国会,将影响美对华政策,但对中美关系的总体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6.
2002年11月6日,令世界关注的美国中期选举终见分晓,共和党在此次选举中大获全胜。在众议院,共和党获226个席位,比规定的218席多出8席;在参议院获51席,重新赢得多数;改选的36个州长席位共和党获得26个。在关注美国中期选举之余,笔者更关注的是美国华人在这次中期选举中的表现。本文首先简述在2002年美国中期选举中华人参政取得的成绩,然后从种族政治参与的理论视角对当代美国华人参政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就未来美国华人参政的途径进行探讨。一、华人在中期选举中的表现参政,即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和公民团体试图影响政府决策活动的行为。其主要…  相似文献   

7.
2002年美国中期选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晓 《国际观察》2003,(2):14-19
去年年末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其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共和党打了漂亮一仗,不仅重新掌握了参议院,而且也增强了其在众议院的多数党地位。文章对这次美国的中期选举共和党之所以获胜的原因作了分析,而且就这一结果对美国政治和政策议程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获得国会胜利 ,美国政治格局因此呈现诸多新特点 ,再现一党把持府会的政治版图 ,但尚不足打破两党僵持的政治格局。民主、共和两党争斗仍将是美国政治格局和 10 8届新国会的常态 ,将对布什政府的内外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11月7日,举世瞩目的美国中期选举终于尘埃落定.时隔12年之后,民主党首次"完胜"共和党,不仅夺回久违的国会参众两院多数席位,而且还在州长和州议会选举中占优.①此次象驴之争的结果未出人们意料,共和、民主两党在国会的攻守易势和权力转换,可谓多年来美国政治版图的巨变,无疑会直接对未来两年的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和内外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并一定程度上折射出2008年大选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0.
从1994年中期选举起,共和党开始了新一轮"保守主义革命",至2004年美国大选,美国保守主义确立了一统天下的政治格局.然而,在2006年的美国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却大获全胜.共和党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腐败、丑闻和无能、选民对布什和伊拉克战争的失望,根本原因则是共和党铁杆支持者的分崩离析.由于民主党人同样也面临着种种的未知挑战,加之佩洛茜议长和布什总统两人均采取极力向"右"靠拢的姿态,美国保守主义浪潮似乎还看不出将会衰退的兆头.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有较大影响,以总统任期为序,可概括为5种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某种规律性的波动。本文在分析美国总统选举政治框架下美国外交政策模式,以及1972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中美关系的作用规律基础上,从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视角,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后,奥巴马进入"跛鸭期",在国会参众两院都被共和党控制的情况下,舆论普遍预期奥巴马未来两年的施政将面临极大困难。但是美国的政治制度决定总统在外交领域比内政上有更大的独立行动的权限,有能力不受政治的困扰而有所作为,即使在任期的最后两年也是如此。在较近的历史上,里根就是一个典型,其在任最后两年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不小成绩;克林顿与小布什也不同程度地都是如此,"跛鸭期"中外交比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的美国中期选举被看成美国选民对共和党政府伊拉克政策的公决,民主党的胜利被认为是对布什政府现行政策的否定,因此,布什政府包括伊拉克政策的内外政策将面临调整。就中美关系而言,选举结果影响有限,不至于改变中美关系大局。不过,这次选举虽然改变了美国政局和某些政策走向,但美国主流政治中间偏保守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选举大体上可以分为初选和大选两部分。初选旨在选出两党各自的总统候选人。随着美国社会、政治的发展,总统初选已经成为美国民众影响政治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凝聚本党人气、形成本党纲领、调动选民热情,以及锻炼总统参选人都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美国的总统初选从1月3日艾奥瓦州基层党团会议开始后,历经2月5日“超级星期二”,已经有过半数的州产生选举结果。从目前形势来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已呼之欲出,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最早将在3月上旬产生。  相似文献   

15.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员都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选两名,50个州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大约50万人选一名,共435名,任期2年,届满全部改选。国会每两年一届。州长任期不一,有的2年,有的4年。由于国会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其中一次同四年一度的大选即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1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重掌众议院。2日,美国举行中期选举,结果共和党在众议院的435席中赢得243席(原为179席),获得68年来最大胜利,民主党降至192席(原为256席);在参议院改选中,共和党增至47席(原为41席),未成为多数党,民主党降至53席(原为59席);在50州中有37州州长改选,共和党州长增至30个(原为24个),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两党政治框架下,宗教、族裔因素通过政党认同影响总统大选.透过2004年和2008年两次选举,既可看到宗教、族裔因素的作用,也可看到二者的变化.对少数族裔的争夺将是未来美国总统选举的关键,民主党目前形势有利,但面临内部平衡、协调的挑战.由于人口结构快速变化,美国政治面临族裔关系紧张和政治极化加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论美国选举团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举团”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独特产物 ,它深深影响着 2 0 0多年的美国总统选举 ,保障了美国政府政权的平稳交接 ,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与国民性民主原则相悖的缺陷 ,致使选举人票数不能正确反映实际的选民票数。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选举团制度及与此相联系的美国总统选举政治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需要改革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大事综览     
2002年11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美国举行中期选举。5日结束的美国中期选举产生了第108届国会。共和党在众院赢得228席,增加5席,巩固了在众院的多数党地位。在参院选举中,共和党获得51席,增加2席,而民主党只获得47席,从而使共和党在参院中由少数党成为多数党。此外,在参与改选的36个州长职位中,共和党也在26个州获胜。这是自1934年罗斯福总统之后,新总统首次在中期竞选不仅没有丢掉席位,而且赢得了参、众两院,这必将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共和党在此次中期选举中获胜的原因,美国众议院民主党领袖迪克·格普哈特6日在接受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认为,“9·11”事件是这次选举获胜的重要因素,这一事件使得美国民众愿意支持总统。美国人民直到现在仍未从“9·11”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相反,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对国家安全和反恐斗争投入了所有注意力,对总统  相似文献   

20.
姬虹 《国际观察》2003,(5):46-50
本文以2002年美国中期选举为例,对黑人的政治参与做一分析,旨在说明种族不平等和种族歧视在美国政治领域的表现是极其严重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谓积重难返,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