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副名结构(程度副词+名词)作为目前汉语中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已经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是有条件限制的。一般来说,那些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和具有性状义的名词比较容易进入该结构,词语之间的组合从根本上说是词义之间的组合。副名结构以其简洁、生动、幽默、含蓄等独特的语用价值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语言动态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周树江 《求索》2008,(6):197-198
名动转类词指名词在句中被兼用或活用作动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运用现象。它以名词之形行动词之实,体现了语法功能的转换和概念语义的合成。名动转类词的语用标记性使其在言语交际中展示出特定的语用效果。名动转类词的语用效果是一种认知体验,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中得到阐释。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的语言,在犯罪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中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拟订犯罪计划、传呼联络暗号、订立攻守同盟、编造流氓黑话、书写有关信件、杜撰挂勾暗语,等等,无一不需要使用语言——或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使用语言的行为,在语言学和心理学中称之为“言语”。因此,研究犯罪中的言语现象,揭示并利用其一般规律,从而准确有效地进行犯罪言语识  相似文献   

4.
论警察言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言语是指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为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并争取良好的社会效果而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言语活动(完整的名称应当叫警察的口头言语)。警察言语,通俗地说也就是警察的话语交际,这一现象属于言语交际学解释和描述的对象。语言学家们已经公认,言语是一种对策,是应付社会交往的策略或方法,这似乎已点出了“说话”的实质意义,但是对于警察来说,言语行为还体现着一种责任,而同  相似文献   

5.
何丽 《求索》2008,(2):62-64
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严格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是潜存在人们脑子里的语法体系,属于个人现象;言语则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行为,属于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事实和心理系统。结构主义学派为求得抽象同质的语言系统而忽略现实中异质的语言现象以及欠全面的研究方式均会导致研究的瓶颈和障碍。现代社会语言学在对结构主义学术范式否定的基础上把研究重点放到了被长期忽视的“言语”上。本文力图通过分析社会语言学和其它学派的关系,更深入的综观和思考社会语言学派,并阐释社会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得以形成。人们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又产生了言语。言语识别是以语言文字为检验对象,运用语言学、侦查学和技术科学的知识和原理,判断言语人的地域属性、社会属性和发声习惯的一种应用技术。言语既是社会现象,又是个人现象。言语识别可以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及其他涉案人员现场遗留的言语信息的分析判断,确定或缩小侦查范围,分析案件性质,为确定侦查方向、范围提供依据,对侦查破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具有口头语言的一般特征,言语人通过键盘录入文字、传输文字信息、阅读文字内容的方式交流,是一种文字化的语言。对网络语言这样一种口语化的书面语言进行言语识别,主要是针对网络书面言语材料进行的特征识别。只要网络对话内容比较丰富,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言语特征识别确定说话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生活地域等。  相似文献   

8.
夏萌 《前沿》2012,(19):167-169
本文从英语名词化角度对英汉翻译中的名—动词类转换现象进行了分析.以Halliday语法隐喻理论为依据,分析英语名词化现象,阐述了名词化结构是动作的“隐喻式”体现,其内在机制是动作再现.通过分析描述名词化结构汉译过程中动作再现的不同情况,尝试总结名—动转换的规律,揭示出升级翻译会引发词类转换.  相似文献   

9.
龚敏律 《求索》2012,(5):117-119
中国当代作家面对语言,往往呈现出一种复杂矛盾的情感状态:一方面试图冲破语言带给他们的历史记忆创痛,在作品中书写语言暴力带给人的命运悲剧,以此反思中国的具体历史情境;另一方面,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语言暴力记忆的深刻影响,致使语言本身带有"文革"痕迹,也使得语言存在着阴柔化、复制性、单调粗糙的缺憾。本文试图探究中国当代作家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言语暴力叙事类型,探究他们在言语暴力叙事背后隐含的创作主旨和文化意图,以及与中外文学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马京 《思想战线》2003,29(1):55-60
语言人类学的学科定义以及语言实践、言语行为、指引性和参与性等理论方法的研究视野加深了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把语言视作一种交际工具、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文化实践 ,即一种行为形式的语言观 ,使得这门边缘学科能够创造性地继续影响它所吸收养分的人文社会学科 ,同时对我们理解语言对于人类的意义有其独特的贡献。语言人类学是人类学背景下的语言和言语研究 ,是把语言作为文化源和言语作为文化实践的研究 ,是语言学的一种人类学阐释。  相似文献   

11.
警察交际口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察交际口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类型 ,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它不同于一般的口语交际 ,而有着自身的言语特征 ,即警察语言的可接受性、逻辑性、灵活性、策略性、言语交际对象的对抗性及不合作性。为了使语言达到得体的目的 ,警察语言必须遵循以下修辞学的原则 :合境原则、礼貌原则、警察言语与交际对象的相互协调原则、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12.
“变异”又称为偏离 ,语言学界所说的变异是指对语言通常用法的变异。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守语言的规范。另一方面 ,为了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又常常突破语言的规范 ,变异地使用语言。主要从言语表达、音行、词语、标点符号等方面论述这种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3.
马敏 《理论月刊》2004,(11):54-57
道歉是当代政治中的新现象。缘于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及情境因素的复杂影响,“政治道歉”包含多种言语行为和现象,由此引起多样性阐释。实践中的政治道歉是一种权力技术与策略,用以达成不同的政治目标。同时,它也凸现出“政治负责”的当代政治价值观。随着暴力政治正当性的终结,以话语权斗争为中心的语言政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政治道歉标识了这一时代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裸X”词族的衍变及其语言经济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裸X"词族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们不仅频现于言语活跃的网络社会,更扩展到平面媒体,呈现泛化的特征,对我们的社会用语产生了重大影响。用经济学中成本、效用的原理对"裸X"的泛化做出进一步解释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语法化理论是西方语言学界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语法化研究是近年语法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汉语的实词虚化、跨层结构的词汇化等,都涉及这一语法理论。语法化到底存在哪些机制,各家说法相差比较大。本文主要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学界公认的几种语法化机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白谎和黑谎     
学习一种语言,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实际上也是在学习一种化。今年暑期,我参加了一个外教英语培训班,再次感受到语言学习的化魅力并惊叹于中西方化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不少学者对"领有名词移位"这一现代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不尽相同的方案。生成语法学界的徐杰、韩景泉、温宾利、陈宗利和朱行帆都认为这一现象是表领有的名词短语是从句末更大的名词短语移到句首(即领有名词提升移位)造成的,但他们的处理方法又各不相同。本文以徐杰的首创分析为基点,将后来几家分析与之对比,发现徐杰的首创分析可谓是最全面的分析,迄今依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思考--以中国宪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泉 《思想战线》2004,30(3):26-29
法典修改是一种修辞现象,又是一种言语行为,更是一种语用修辞活动。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双重结构论)与陈望道"修辞学的功用观"均对法典修改有积极意义。中国宪法文本修改这一修辞现象和言语行为表明,法典修改可作为语用学与修辞学"联姻"的一个中介。考察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理据,有助于推动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有助于语用学、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肖唐金 《求索》2014,(9):174-177
名词化是表达经验与概念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信息包装、认知图式等特点,其使用具有理据.民族文化汉译英拼音表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名词化特征.拼音表达可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拼音表达可体现汉译英语篇的意识形态,有助于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但在使用时应注意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指出:“劳动促使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和发展,促使思维的物质外壳——语占的产生和发展,也促使意识内容的日益丰富。”为什么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怎样?本文就此问题谈谈粗浅看法。一、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往,交流思想,以达到彼此了解。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恩格斯曾指出,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到了彼此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产生语言。语言是从劳动当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而劳动都是带有社会性的,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