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震 《今日浙江》2013,(8):50-51
新世纪以来,我省以生态省建设为龙头,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相继提出了"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等一系列战略目标,这三者一脉相承、互为一体,是我省环境保护实践和认识的重要结晶,昭示着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脉络和方向。"绿色浙江"代表了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浙江"是生态立省方略的目标归宿,"美丽浙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表现。厘清这三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浙江",发展生态文明,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逼、人心所向、出路所在,是我省当前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实践课题。建设"生态浙江",符合世界文明发展规律,顺应绿色发展潮流。放眼人类文明发展史,迄今已经历  相似文献   

3.
我省以中共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不断推进生态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针对我省生态省建设  相似文献   

4.
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们到安吉县就"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深深感到: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城镇与乡村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一、制定科学规划,描绘美好蓝图,更好地发挥激励、引领和导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安吉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立县,生态环境良好,农村  相似文献   

5.
李惠宁 《传承》2010,(30):58-59
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深度剖析生态文明所蕴含的哲学意蕴,在认识上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主动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去。  相似文献   

6.
6月5日至9日,福建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听取省发改委和省经贸委汇报的基础上,分两个组赴漳州、龙岩和泉州、三明,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建设两个专题开展调研。调研中,代表们踊跃建言,为我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出意见建议。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福建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福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既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基础,更有人民群众的共识和党委、政  相似文献   

7.
<正>我省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长江)和大湖(太湖、洪泽湖)并临海的省份,水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显现。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进器和关键技术指标,关系到人民福祉和长远发展。近年来,我省各地对水生态的保护意识和重视程度日益增强,通过实施水源涵养清淤、生物植被等常态化、持续性地生态修复,水  相似文献   

8.
沈环轩 《群众》2014,(9):11-12
<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尤其重视制度创新,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效应正在显现。设立生态红线区域2013年8月,江苏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此后,又制定出台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和《江苏省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暂行办法》。"一个规划、  相似文献   

9.
陈一新 《今日浙江》2010,(13):20-22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是在我省处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推进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会听取了赵洪祝同志代表省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深刻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0.
刘旭芳  王明安 《传承》2014,(8):84-85
工业文明必将被生态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呼唤生态城市。生态文化引领城市永续发展,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其基本框架是"一条主线、二大内容、三个主体、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浙江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不仅是理念的提升、思路的拓展,更是实践的突破、制度的创新。浙江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和机制体制创新,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注入了"浙江元素"。  相似文献   

12.
徐震 《今日浙江》2013,(1):50-51
生态文明是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自2002年起,浙江省委先后提出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引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三位一体",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王斌 《群众》2022,(1):60-61
<正>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擘画"强富美高"宏伟蓝图,赋予我省建设美丽江苏的重大使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未来五年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并对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有力推进美丽江苏建设作出总体部署。江苏各级公共机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美丽江苏建设大局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在前列,全省公共机构应奋勇争先,展现更大担当、书写更好篇章。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们城市发展管理思维的挑战,应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为平台,优化城市规划决策流程框架,制定北京市低碳生态城区建设标准,对目前传统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作出目标及方法上的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观念。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要根据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充分发挥对全国其他城市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示范作用,从而致力于推动低碳经济、建设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15.
全面理解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建设须臾不可分离。它是三大文明建设面临生态危机后的必然抉择,没有生态文明建设,三大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终究难成现实。生态文明建设并非独立于三大文明之外再建设一种新的文明出来,而是在三大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来建设。生态文明予三大文明建设以"生态化"的引导、规范、限制和制约,确保其发展的"生态化"和可持续性,同时,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之间还相互支持和补充。它们的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着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现实和人民的需求,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意志和宪法规范的统一.通过着重研究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宪法归因的缘由;以宪法文本为支点,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宪法中的生成脉络,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宪法表达中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置于宪法文本视域下探究其价值意蕴所在.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宪法法律的保障,发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指引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球生态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强调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广大的山区既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均衡化的主战场,在全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磐安作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欠发达山区县和全国生态县,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源于主体对工业文明及其负面影响的反思性构建,主要涉及如何认识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定位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与身份。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但这种认同并不必然带来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定位。现实存在的诸多消极的社会认同,如旁观者认同、受害者认同、自利性认同等,虽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却从深层次上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来讲,以个体主义和工具理性为内核的社会认同,不可能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应基于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构建和培育以整体主义和生态理性为内核的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本文从认知、情感、行为、利益四个层面,探讨了重构生态文明理念认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以来,海南全省上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基本遵循,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行先试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积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十四五”是党中央赋予我省建设自贸港战略新定位、新使命的开局五年,站在新起点,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切实扛起责任担当,继续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以思想破冰引领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海南自贸港建设。  相似文献   

20.
邓清辉 《新东方》2013,(3):15-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五指山市地处中部山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基本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五指山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当地百姓的幸福和发展、关乎全省的生态质量和永续发展,意义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