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妈我爸我老师从小就教导我要干一行爱一行。我热爱我的演艺生涯,尽管我没什么要当国际巨星的伟大理想,但我仍在努力地完成我接演的每一个角色。在我心中,她们都生活在这世界上,在你我中间……——李小冉  相似文献   

2.
1996年,我大学毕业,回到了我的家乡——一个内地中等城市,那时,我的父母早已为我在一个政府部门安排好了一切,我在市政府部门当上了一名公务员。如果让我评价自己,我很自信,在大学四年中,我一直都是同学中的佼佼者,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当了校广播站的站长,经常主持学校里的各种文体活动,并且在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中担当了主持人的角色。就在那次艺术节上,我认识了担当女主持人的静雅,她成了我的女朋友。毕业后,我的女朋友静雅也跟随我来到了这个城市,在市报当上了一名记者。我在市政府秘书处做秘书,这是个最接近权力的岗位,刚刚做这份工作的时…  相似文献   

3.
正我站在永兴岛遥望北京阳光照在蔚蓝的海面,也照在三沙永兴岛最著名的北京路上。我的心像正午的北京路,滚热,发烫。尽管路牌上写着距北京2680公里,但我愿意掏出一把尺子,把它丈量。啊,我的心与北京如此地靠近,仿佛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北京,没有我的楼房,也没有我的情人。为什么我一次次地站在永兴岛把你遥望。三沙,有我的亲人、恋人,有我的祖屋和祠堂。它包裹着我的爱恋,也埋藏着我的忧  相似文献   

4.
博客与排泄     
一天夜里,我也在新浪开了博客。引发我开博客的并不是我想赶热闹,图虚荣,而是因为防盗贼。因为我的几篇文章被人抄袭给发表了。私下里我想,我把文章放在我的博客里,向别人标明这是我的儿子,你不能动,动了我会找你。我在我的博客开篇里写下了这样的话:“各位心灵朋友:欢迎光临我  相似文献   

5.
我的名字很土。我的名字是随意撒落的一粒种子。我从苦难中飘泊而来。我的名字,给了我一个在世界中的标志。我出生在河北省枣强县一个很长寿的家谱里。"其"字辈都是我的父辈;"义"字辈都是我的弟兄。我的名字是一个有弹性的空间。我哭、我笑、我悲、我喜,我的名字在我的生命里浮浮沉沉、明明灭灭。我的名字和户口薄、身份证我的名字和很多远远近近的面孔我的名字和一些简单的事物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山西女孩,今年二十岁。我在家乡做时装模特儿,做得很好,有一个和我同居三年的男友,他家在当地很有实力,所以我和他相处的几年里得到过他经济上很大地帮助。但是他后来又爱上了一个比我漂亮的女孩。这是促使我离开他到北京来发展的原因。 以前我以为凭着我的年轻美貌就能很快找到一份我所喜欢的职业,但我很快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我的条件在当地当模特还可以,但在北京我根本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除非去当坐台小姐,可以不要工作能力,但我决不会那样去做。我租住在地下室开始找工作,我发现自己除了漂亮什么都不会,从前和男友在一起还养成了用钱  相似文献   

7.
翔舞的风     
<正>我梦见我在风里。这是我所向往的,因为我喜欢这种扶摇的感觉。我更喜欢一个人站在风里,特别是在我思想最无助的时候。昨夜,我走在风里,在旷野之上任凭风的来袭。那是东北平原,似乎是科尔沁草原,我不记得了。远处有树,是那种高大挺拔的白杨树。风在吹,像无数只奔跑的鸵鸟;然而叶子不响,我只是看见风在翔舞。  相似文献   

8.
《台声》2020,(6)
正黄育青,来自台湾高雄,2017年来厦门,现任厦门市海沧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的队长。我在海沧已经3年了,在这边认识了很多乡亲,这些乡亲就很像我的长辈,也有一些是我的朋友,让我觉得我在这里有第二个家的感觉。我觉得我在这边生活,希望能保护到我身边的人。  相似文献   

9.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刚刚走进社会的青年,20岁的我被分配到一所中学任教。由于我性格较为内向,在同事面前总是无所适从,特别是在领导面前更加不知所措。我生怕这样会坏了我在同事和领导心目中的形象而惨遭下岗。于是,我整天忧心忡忡,唉声叹气,感到每一天都危在旦夕,我就在危在旦夕的感觉中痛苦地挣扎。我曾经对生活有美好的憧憬,但在面临真正的生活时,我感到有很大距离,于是,我怕,我恐惧!我周围的同事们其实都很好,把我当“小弟弟”一样地看待。但我总觉得进入不了他们的圈子。有时我想,我是不是应该离开校园,到外面去闯一番,但又想,校园…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里的孩子,听隔壁的邻居说,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可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我总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上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将母亲的病逝全部怪罪在了父亲的头上,母亲肯定是受不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11.
很长时间了,我被感情困扰,虽然我明白放弃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但我放不下。我26岁结婚,28岁离婚,原来的丈夫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叛了我———他与我的一个要好的女友发生了关系。离婚3年多了,我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寻找一个新的感情起点,不管是朋友介绍,还是社交活动,种种方式我都愿意参与,我不想孤独。去年的八九月间,我与阿坚在网上相识。我不相信网恋,开始总是很小心地维护单纯的友谊,用语言和邮件了解对方,彼此鼓励,那段时光真是轻松美好极了……我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我怕再受伤害,但又需要一个依靠,在不可压抑的美好感觉中,我爱上了他…  相似文献   

12.
邓笛 《中国减灾》2011,(2X):58-59
<正>我在大街上走着,步履匆匆,因为我快要迟到了,但是我想不起来是被什么事耽搁了。我注意到我手中拿着一只香蕉,可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拿着这只香蕉,只是隐约觉得这只香蕉对我十分重要,而且肯定与耽误我的事有关。然后,在一个拐弯口,我碰到了艾丝尔姨妈。这应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我已经有20多年  相似文献   

13.
在西藏,大爱成了我心目中的一种境界,爱与被爱没有差异,也不存在分别。于是我一路上边告诉藏人“我爱你”的手势边为他们拍照。第一次知道这个手势,大概是在我9岁的时候,一个美国人摊开我的小手掌,把我的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压在掌心,微笑地轻轻告诉我:“ILoveyou!”那时候,我似乎明白“我爱你”,除了言语还可以用手势来表达。其实,那时我并不懂得爱。来到了广袤的青臧高原,除了一座座山以外就是一座座山。那时候我意识到,那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在哪里?感谢西藏的人们,现实的荒凉点燃了我对爱的渴求和向往。我爱你,大爱无声!——梁小昆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双画家的眼睛,我把从画中悟到的东西运用到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中去。 我喜欢这种前进中的状态,有时候我也天马行空,那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天马行空,我懂得掌握这个分寸。 我怀着孩子一般的好奇心去窥视生活中所有美的东西。有朋友问我怎么与年轻人混在一起时,我说,因为他们的朝气会感染我,让我开心。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女孩穿着“Layefe”的服装跟男朋友散步,便偷偷地跟在后面看了好一段时间,欣赏自己的衣服,这是件很开心的事儿。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姑妈带我去了普陀山,站在普陀山的最高处福顶,我情不自禁地张开了双臂。虽然我没有翅膀。就如同我没有听力,但是,在我的想象中,我能够飞起来,一定能飞起来。 我今年22岁,哥哥大我两岁,我们都是先天性耳聋的孩子。听姑妈讲,父亲文革时在化工厂下放劳  相似文献   

16.
认识莞儿是在省游泳馆,那时我还在西南财大读研。那年暑假我没有回家,在省博物馆附近的一家公司里作兼职文员。 那天,我去省游泳馆游泳。游泳池里靓女很多,而且性感程度非大街上、酒巴里的可比。我无意欣赏,那时的“女孩”或是“女人”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 我游了约一个小时,准备起身。突然,我听到了一个女人发出的尖叫“哎呀,我脚抽筋了!”。我回头寻觅,发现叫声来自我的身旁。我快速游过去,搂着她的腰,用力往池边拖。  相似文献   

17.
我的轮椅梦     
我是一个18岁的花季少女,甜甜的微笑总是挂在我脸上。可恨的脑瘫夺走了我生活中的许多乐趣:我的腿站不稳,走路摇摇摆摆像一只"丑小鸭",不能像健全孩子那样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奔跑。在这18年里,我多么渴望有一辆轮椅能帮助我行走啊!可是全家都反对我使用轮椅,怕我真的坐在轮椅上再也下不来了,于是我在妈妈的搀扶下顽强地锻炼走路。  相似文献   

18.
《人大建设》2008,(9):56-56
编辑同志:2004年,我亲戚在信用社贷款5万元,期限为1年,我为该笔贷款提供了保证担保。借款到期后,我的亲戚没有向信用社归还贷款。在担保期内.信用社也没有要求我承担保证责任直到今年4月,信用社的工作人员找到我,让我在一份催款通知书上签字。说是要我配合完善手续,不会让我承担责任。当时我碍于面子,也听信了信用社工作人员的话,  相似文献   

19.
我丈夫陆文星和我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四十周年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良好的祝愿。 我初次与友协建立联系是在1956年。自那时起,我三十七年来每年都一至两次访问中国。今年我自然还要再度访华,尽管我不能有幸在今年五月与我在友协的所有朋友相聚。  相似文献   

20.
我来宁波前已在巴黎学过一年汉语,我一直盼望着有机会去中国实践一下,恰好我的专业是船运技术,去年我幸运地联系到宁波的一家中国公司里任职。我与其他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不同的特点在于,我不是在外企或中外合资公司供职,而是在地道的中国内地公司里打工,全公司只有我这一个老外,我所在的中国单位发给我每月2000元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