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易承志 《理论探索》2012,(5):120-124
优化审判管理是提升法院司法工作能力、法院法治推进能力和法院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当前法院审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审判管理权力的行政化,审判管理模式的程式化,审判管理组织的分散化,审判管理流程的模糊化和审判管理方式的陈旧化等。优化法院审判管理,应重塑审判管理组织,完善审判绩效考评机制,再造审判管理流程,创新审判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各级法院的职能定位及其机构设置理应围绕其相应的审级定位这一逻辑原点展开,即“与审级相匹配”,或言“名“”分”相当。司法实践中二审职能与一审相混淆、上级法院与下级法院定位不够明确、上下级法院机构设置简单对应或对应不一致、政务管理和审判管理方面界限不够清晰等问题均有存在。以“审级匹配”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四级法院职能定位”为分析工具和评价标准,分析与审级不匹配、与层级不相当的问题,可为建构科学合理的与审级匹配的法院内部机构与工作机制提供助益,保障整套国家审判“机器”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3.
资讯集萃     
《中国应急管理》2011,(8):61-64
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做好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工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4.
《廉政文化研究》2010,(2):94-95
新的司法公开改革措施要建立健全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旁听报道庭审的规则:除法律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其他案件都应该公开审理。新的司法公开改革措施要求各级法院认真对待媒体反映的审判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媒体反映的法院审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时调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迅速,电子政务已成为提升公共服务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引擎。全国36座典型城市电子政务实践证明,我国电子政务已经取得的成绩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发展迅速、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等三个方面比较突出。与此同时,也存在政务服务软硬件供给水平有差距、社会公众深度参与不足、电子政务向智慧政务转型面临挑战等方面的问题。应通过以下三个策略优化电子政务发展,从而持续提升我国政务服务水平:统筹推进,打造一体化智慧政务发展新格局;优化管理,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服务,提升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6.
审判委员会作为法院的最高审判组织,对审判经验进行总结,对审判活动进行宏观指导,是其重要法定职能。但通过对C省法院审判委员会宏观指导职能的实证分析发现,由于制度性学理性资源不足、法院内部对审委会权力配置不到位、地方法院层级性权力限制、法院内审判资源和工作负荷分配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审委会宏观指导形式不明确,随意性强,职能作用弱化。在本轮司法改革当中,应当着力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制度机制构建、完善,实现审判委员会宏观指导职能的重置。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5,(3):66-67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委班子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天津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积极构建阳光司法体制,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让审判执行工作置于群众目光之下,用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深入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庭审视频直播、裁判文书上网数量均位列全市法院首位。开通官方互联网、微博、微信,对我院审判执行工作情况进行公开,是我市首家开通微信的法院。目前官方微博累计发布微博1274篇,粉丝量达82  相似文献   

8.
张凤翔 《学理论》2008,(13):44-47
近年来,哈尔滨市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主题,坚持“从严、求高、抓实”的治院方针,牢牢抓住审判、队伍建设这条主线,从完善制度和健全工作机制入手,从严教育、管理和监督司法干警,不断提高审判质量和工作管理水平,重新塑造了秉公执法的良好形象,开创了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9.
海事审判是我国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海事审判制度在审级设置、管辖等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海事纠纷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必须改革现有的海事法院审级体制,赋予海事法院对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职能,适度扩大海事法院的管辖范围,提高海事审判的专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书记员制度为保证法院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但随着中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深入和社会对法院的司法功能期望值的提升,书记员制度的缺陷也就明显暴露出来.书记员管理开始向单独序列的科学管理过渡,书记员的角色也开始由附庸型走向独立型.  相似文献   

11.
政务微博虽已初具规模,其影响也日益扩大.但在运营过程中,政务微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的困境:微博技术特征的先天约束、公共对话空间的难以构建、信息公开程度的明显不足、现有行政体制的内在障碍.党政部门要学会运营和利用好政务微博,必须对政务微博有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论坛》2016,(6):42-46
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为代表的微政务是当前中国政府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形式。微博、微信等本质上实现了介于广播和单播之间的定制化的信息网络,使各种来源的信息如同插件一样"嵌入"在公民的"信息微空间"中。"微政务"借此提供一种"嵌入式"治理模式。网络的延伸、政府与社会互动的增进,以及"微政治"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兴起为微政务提供了不同的发展主线,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对民生的直接关切、公私平台的融合以及各种治理途径的合作是微政务基本价值所在。同时,在治理中应注意微政务和微平台中包含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9)
政府绩效评估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政府工作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网上政务服务面临着新情况,如何通过对网上政务服务进行绩效评估来提高服务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网上政务服务绩效评估存在评估指标单一、公众参与度低等现象,文章主要基于平衡记分卡四个维度提出完善绩效评估体系的措施。关于政府网上政务服务绩效评估的研究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也可以为政府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政务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重要标志之一,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体现,是打造透明、廉洁、高效政府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政府行为的科学化、民主化。近几年,丹东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努力提高群众服务水平,竭力铸就便民、亲民、为民的政府形象。笔者通过对丹东市政府公开办公室以及行政服务大厅的调查与思考,对丹东市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务超市"在政府活动中引入了商业的模式,是政府原有体制设计和制度实施在社会转轨时期具体操作中遇到了多重困境而探讨出的一套理性制度模式,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顾客(公民)服务为核心理念的新公共管理范式下重塑地方政府的一个典范.它无论在价值取向上,还是在制度设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政务超市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政务超市是重塑公共组织的一个范例,是改变传统官僚制的DNA.然而,在缺乏系统性制度变革的背景下,政务超市同样面临困境,这就需要在推广政务超市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其实现限度和所需要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技术对于提升乡村政务服务水平具有显著效用,实现乡村政务服务的数字化需要基层政府依托乡村发展的实际和数字化治理思路谋求创新。一是以数据应用为基础,推动数字治理与乡村政务的融合;二是以破除信息壁垒为手段,实现乡村政务服务再造;三是以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推动数字化政务服务的落地。  相似文献   

17.
目前实践中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改革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基本上是围绕着以下框架进行:一是明确政务服务项目(提供什么服务),二是提升政务服务基本要求(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三是合理确定政务服务的主体(由谁提供服务),四是合理确定政务服务的对象(向谁提供服务),五是改进政务服务的提供方式(如何提供服务),六是加强政务服务的保障(如何保障服务的提供)。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9,(12)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步,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自2016年以来,江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一网、一门、一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亟待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为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提供新动力,为释放市场潜力活力提供新增长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助力。  相似文献   

19.
论文明确指出政务公开,对党的建设、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乃至对一个单位的业务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公共权力的监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论文阐述了当前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政务公开的内容和途径,以及当前推进政务公开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深圳法院一直致力于司法创新,自建院之初即开始了对司法改革的铺垫和尝试,其改革历经三个阶段的探索:以审判职能梳理突出审判专业化的改革;以工作机制创新实现办案规范化的改革;以体制突破寻求公信力提高的改革;在继续完善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前行道路上,深圳应该继续完善过程监督制度,实现精细化配套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