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景教是有确切历史记载及证明的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别。景教属于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聂斯托利派曾被基督教判定为"异端",进而被西方世界所排斥,主要在东方世界传播,因此被称为"亚细亚孤儿"。6世纪时景教率先传入新疆地区,唐代和元代时获得较大的发展,随后在明清时期湮没无闻。景教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千余年,通过不断与中华文化的交流融合,成为中国化的基督教——中国景教。景教的中国化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与人文基础上,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在明朝天启年间开始传入台湾,在清代得以发展,日据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光复后开始恢复,至60年代发展出现停滞现象。台湾基督教在传播中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如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而传入、传教的曲折起伏、教派众多、以经济物质辅助传教、独立教会的崛起等。  相似文献   

3.
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要地分析了发展经济学50年来的演变过程、变化原因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一般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作者认为,发展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经济发展理论主要以结构主义为主导思想;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理论主要以新古典主义为主导思想;80年代末为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理论主要以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对口支援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资源横向转移与跨界合作治理机制.自20世纪60年初首次出现,70年代末正式提出后,对口支援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形成了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网状支援格局.本文采取历史分析的方法,将对口支援政策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分为萌芽与铺垫(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提出与成型(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巩固与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阶段.在经历了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重大工程定向支援、以汶川特大地震为代表的灾区对口支援两次扩展后,对口支援逐步由初期的厂厂包社发展为目前对边疆地区的对口支援、对重大工程的对口支援、对灾害损失严重地区的对口支援三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及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早期阶段.翻译作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必要条件和初始环节,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和准备过程.从马克思主义译入中国的翻译主体、目的、内容、过程和特点等可以看出,翻译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的特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奠基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一切从头开始的开创性事业之一。本文从新中国成立前后至50年代末、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末到1976年等三个历史阶段的国际风云变幻中,凸现毛泽东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外建交与对外经贸并举叩开世界大门。他面对疾速变幻的国际环境,以对外建交为前提,以对外经贸为基础,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冲破重重困境领导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西方领导理论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从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的领导特质、领导行为、领导权变的传统领导理论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的新领导理论阶段。随着领导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领导理论的研究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理论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政商关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考察.第一阶段是所谓"八零体制"下的政商互动,时间约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前期,这一时期最大的变化是通过政商关系的运作,逐步打开中国的市场经济.第二阶段是"九零体制"下的政商互动,时间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1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主要的发展是国家与市场相互磨合,形成稳定的政商互动模式.这一模式一直延续到党的十八大召开.第三阶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发展走向全新飞跃的阶段.展望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政商关系变革,再落实一轮"政府主导"的发展方略,创造比二战后"东亚奇迹"更大规模、超越世人想象的"中国奇迹".  相似文献   

9.
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中国共青团初创时期的传播政策与传播活动可以发现:共青团的早期传播活动与少年共产国际的传播活动有密切关联;共青团在传播中有统筹的安排与明确的策略;在共青团的领导下出现了两个成熟的杂志--<中国青年>和<中国学生>.共青团传播史是20世纪中国新闻传播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周边环境对于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周边安全战略的制定就是对于维护国家周边安全的宏观筹划。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周边安全战略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的,期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周边安全战略作了重大调整,即从维护和巩固政权,发展到服务国内的经济建设上来。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在未来周边安全战略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增进与周边邻国的相互信任,有效解决与邻国的争端,积极参与周边热点问题的解决,构建与周边主要战略力量的建设性关系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