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案”虽然过了近七年,但在我们这个历史上缺乏程序法治思想而现阶段正准备将行政程序法典化的国度,再回头从程序的角度探讨该案件仍不失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行政法学,也不仅仅在于法院受理了这个案件后引发人们强烈要求改革我国现行的学位评审制度,更重要的是法院一审判决向我们宣示了这么一个具有普适性的道理:行政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作出影响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必须受程序的制约,程序必须有且正义。本文不是从实体上讨论刘案,笔者关注的是刘案给我们带来的程序方面的启发和思考。笔者集中认为,刘案的一审判决有助于实现程序正义。笔者最后扼要地提出高校在作出影响学生权益的决定时必须建立一套非正式审讯制度,而让被决定者充分地参与、申辩和对质,这应是非正式审讯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正> 七、案件审讯案件审讯是司法机构对案件的诉讼双方当事人进行的讯问,是诉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审讯,通过查对证据,才能对案件作出判断。秦司法机构在受理案件后和作出判决前,一般都要经过审讯。秦统治者对案件审讯作了一系列规定。 (一) 原被告双方到场云梦秦简《封诊式》共收录治狱式例23个,除《贼死》,《穴盗》两案的作案人在逃,有待捕获,《经死》一案的自缢尚待查清之外,其余二十个式例均提到了原告人和被告人(有些原告是官吏和治安人员)。其中《告臣》、《黥妾》、《告子》、《疠》和《毒言》等还记载了对  相似文献   

3.
从“老干妈”一案反思我国商标注册与保护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干妈”一案,反映了其凸显的商标注册与保护的诸多制度问题与缺陷。实行外观设计版权保护制度、建立商标注册查询制度、确立严格的“申请在先”原则、完善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的协调保护是解决制度缺陷的关键。该案也反映出在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条件下,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企业应合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潜在利益”。  相似文献   

4.
孟桂芹 《法制与社会》2010,(32):254-255
刑事诉讼中,口供是一种很古老的刑事证据。诉讼伊始的审讯问案,其目的当然是获取当事人对有关案件事实的陈述和核实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在审讯问案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嫌疑人口供。《唐律·断狱律》中曾有规定:"诸应讯囚者,必先审查辞理,反复参验犹为能决,事须讯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嫌疑人最了解案情真相,所以其供述最为可靠,这是当时执法者普遍认同的观念。对口供的过分倚重必然导致刑诉过程中的刑讯逼供。刑讯逼供为我国封建法律所认可。虽然已为现今我国法律所禁止,但实践中这种审讯方式依然存在。如何在立法及司法中进一步遏制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现象,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新的审查逮捕工作方式操作程式是“一书”(《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简称《意见书》)代“一录”(阅卷笔录)、“一表”(逮捕案件审批表),《意见书》高度浓缩了审查逮捕工作程序,提高了审查逮捕工作的科学知识含量,是实现审查逮捕工作方式改革的关键环节。写好《意见书》的关键是写好证据部分。笔者认为,写好《意见书》的证据部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熟悉案情,统览全卷阅卷是审查案件的必经程序,是制作《意见书》的基础,阅卷质量决定着《意见书》的质量。因此,在制作《意见书》之前,必须认真阅卷,吃透案情,把握住案情的方方…  相似文献   

6.
2002年12月20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重庆市律师协会和西南政法大学共同主办的“内地与香港诉讼制度研讨会”在重庆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司长梁爱诗率60多名香港法官、律师等法律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研讨会。开幕式后,香港法官和律师按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庭的诉讼程序现场模拟了一次知识产权案的庭审(即“模拟法庭审讯演示”),庭审结束后,与会人员就其诉讼程序进行了研讨。据了解,“内地与香港诉讼制度研讨会”是香港特区法律界向内地法律界演示特区诉讼程序,增进两地法律界在诉讼问题上的交流合作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7.
王勇 《福建法学》2001,(4):45-48
一、金枪鱼案与海龟,海虾案案情简介 (一)金枪鱼案情简介 海豚是一种珍贵的海洋生物,在东热带太平洋地区,海豚和金枪鱼存在一种奇妙的共生现象,而墨西哥渔民普遍使用一种“袋状围网”。这种网在捕获金枪鱼时,导致许多海豚丧命。于是在1990年10月,美国根据自己的国内法《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令》(以下简称MMPA),发布禁令,禁止从墨西哥进口金枪鱼,包括鲜鱼和金枪鱼制成品,并且拒绝接受墨西哥的申辩,坚持实施禁令。  相似文献   

8.
佚名 《政府法制》2009,(18):44-45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内许多电视台都播出过一部14集电视连续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其情节纷繁复杂、跌宕起伏,颇为吸引人,让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一时间家喻户晓。“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发生在晚清同治末年到光绪初年之间,但其实此案终结后不久还发生过一桩“王树汶案”,该案除了没有男女情事外,其案情发展的纷繁复杂和罹案者的冤深似海都比前案有过之而无不及。清末民初的陕西人李岳瑞所编撰的野史笔记《春冰室野乘》中专门记述了该案的大概始末,读来令人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9.
于强  胥精华 《人民检察》2005,(12):51-53
侦查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办案人员一句话可以“败一案”,也可以“成一案”,甚至可以“挖一串”、“破一片”,这足见讯问策略中语言技巧的重要性。可以说,侦查工作的关键就是破案,而能否破案是能否滚动发展的关键,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审讯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犯罪信息公开制度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规定,每个人都享有隐私权,任何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必须以“合法”和“必要”为前提。2019年初,在加拉格尔系列案的上诉程序中,犯罪记录披露措施是否违反《公约》第8条规定成为英国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该案判决中,英国最高法院虽然支持了前科被披露人员的请求,驳回了上诉,但是,法官们对于犯罪信息公开制度是否符合合法性和必要性标准却存在明显的分歧。通过对该案的基本案情、主要争议点、英国最高法院法官的不同意见的分析,可以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犯罪记录登记和查询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盛行的辩诉交易制度引起了中国司法界的兴趣。起因是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审理的盂广虎故意伤害一案。该案被媒体称为中国“辩诉交易第一案”。据4月19日《法制日报》报道:面对证据收集困难或办案成本高昂的刑事案件,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试用新审理方式——国内辩诉交易第一案审结。该案基本案情为:被告人盂广虎因车辆争道与被害人王玉杰等人发生争执后撕打,致王玉杰重伤。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因案修例,即基于某一司法案件对《大清律例》中的相关条例进行修改。这是清代司法实践中一种常见的法现象。《大清律例通考》《读例存疑》等考证类释本和《驳案汇编》《刑案汇览》等描述类案例集,分别以法律文本备注和刑事案例陈述的形式,记载了因案修例的诸多实例。结合因案修例的各方面特征来看,它属于清代法律的一种司法创制机制,带有典型的传统中国特色。清代统治者通过此种机制从司法案件中抽象出成文法则,进而实现法律文本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均衡。对于当前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因案修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其对明确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路径和方向,以及完善“由案到法”的衔接机制、指导性案例的审核机制、类案判断机制、指导性案例的退出机制等,具有积极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草供未可全信》一文,出自清人汪辉祖《佐治药言》书中第十则.作者佐幕三十年,治事廉平,大善色听,决狱有"神明"之称."草供"为何"未可全信"?汪辉祖认为,在运用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这"五听"的折狱方法中,"辞听"(即看犯人的供词)仅仅是一个方面;而且记录口供的人,难保没有意误、笔误、错漏或因别有用心而作弊的.加之审讯的官员往往因"惮烦"、"畏难"而"心急用刑".因此,凭据刑讯和鞫讯得来的"草供"定罪,恐怕还不能反映案情的  相似文献   

14.
阮雪芹 《海峡法学》2015,(1):112-120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设置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完善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也使未成年人相关程序立法的相对独立性得以实现。然而作为现代少年刑事司法重要原则的分案处理制度,新刑诉法却所涉不多,如何分案缺乏一定操作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分案处理制度在各地实践中存在着不同做法,也尚有不少实际问题未能解决。因此,检察机关在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分案起诉制度进行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审讯八法     
审讯是一门斗争艺术,集证据战、心理战、逻辑战于一体,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我们将办案实践中摸索出的审讯方法归纳为八种,即过细法、调动法、迂回法、突袭法。造势法、攻心法、矛盾法、打弱法,简称审讯八法,下面分别予以介绍:一、过细法。所谓过细法,要求审讯人员在汛问时对具体案情要问细。问深、问透,并要求被讯问人具体、明确、详细、正面回答。过细法的作用有二:首先,利于侦查阶段案件的审查与突破。如卢某受贿一案。根据举报线索,卢荣利用职务之便,曾收受某单位金戒指等物。我们审讯卢某时,卢某矢口否认受贿事实,声称…  相似文献   

16.
叶林 《法人》2005,(9):101-101
“淮厦出租公司改制案”案情并不复杂,涉案金额也不算大,但却显现了国有企业改制经常出现的各类主要问题。淮厦出租公司改制出现波澜,很大程度要归因于企业改制程序不规范,进而引发了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议。  相似文献   

17.
吴劲 《法制与社会》2012,(7):129-131
诉讼迟延或“积案”是几乎存在于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一种令人烦恼的现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法院所接受的诉讼数量与诉讼类型与日俱增,而现有《民事诉讼法》所设置的诉讼制度已无法满足现实社会对司法的需求.面对堆积如山的存案与长期难以缓解的“案多人少”的矛盾,最高人民法院在借鉴国内外民事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革,并于2011年3月17日正式下发了《关于部分基层人民法院开展小额速裁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小额诉讼程序通常是指从民事简易程序中分离出来的对诉讼标的额更小的案件所适用的更加简易化的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的设立旨在克服民事诉讼在效率上的比较劣势.  相似文献   

18.
每次审讯中不同的审讯人员对不同条件、不同事实、不同犯罪嫌疑人的审讯会出现各种状况与形态,对此侦查人员只能就案论案,因人施策,实践中审讯也无千篇一律章法,不过审讯的策略与方法则是可以借鉴与利用的,我们应该在日常的审讯中将审讯常模提炼、总结、充实,最后达到专业化审讯常模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根据走马楼西汉简中的新出材料,有关秦汉时期“狱”的诸多问题依然存有讨论的空间。据此,以长沙走马楼西汉简中出现的“狱”为考察对象,并结合几批已刊秦汉简牍资料,可以发现,“狱”的本义当是争讼之义,而《说文解字》将其解读为狱所,当是据其本义引申的结果。秦汉时期“狱”的规模因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秦代的狱治中有县狱和都官之狱,两汉中央官署中都设有中都官狱,走马楼西汉简中出现的“廷狱”可能是有廷的狱所,“宫司空狱”主要负责鞠狱、覆狱。这些狱的内部多有诸如狱府、狱曹、狱门、扩门之类的管理机构。而“狱”的吏员配置则因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狱史、狱丞、狱掾等狱吏名称,职能大小近似,但使用的时代和区域或许有所差异。另外还有各类治狱属吏,他们都是秦汉狱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人员。  相似文献   

20.
董美玉 《法治纵横》2011,(17):78-78
本刊石河子讯 36岁“熊猫血”产妇奇弘等血13小时死亡一案,本刊去年12月以《“血祸”与“血惑”》报道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广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