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印章印文检验鉴定实践中,首先面临的是判断印章类别的种属认定,此判定是进行印章印文同一认定的先决条件。原子印章和光敏印章作为实践中常见的两大类渗透型印章,仅仅通过印文形象特征来判定印章类别是否一致是困扰鉴定人员的一大难题。通过比较原子印章和光敏印章在印文图文特征、笔画露白特征、外壳边框特征、底纹特征、挤墨特征等众多细节特征方面的差异点,可以为渗透型印章的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签名印章是指以手写签名为式样通过各种方法复制而成的名章。手写伪造他人签名在案件中较为常见,从笔迹鉴定的角度就可以对其进行鉴别;但利用他人的签名制作签名印章,在文件上盖印,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很难从笔迹检验角度进行区分。文章通过对签名印章特征的研究,找出了签名印章印文与书写字迹的主要区别,并分别从签名印章的宏观检验、显微检验、笔画细节性特征检验和油墨成分检验四个方面论述了签名印章检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案在对检验对象的风格,作画时的用笔习惯等传统鉴定书画真焦的特点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在认真分析检验对象的构成要素基础上,对其印章印文,题款字迹,印文与裱画的先后顺序作出正确检验。  相似文献   

4.
把含有真实印文和签名的证据作为一个系统,依照证据形成的时间、空间顺序,由易到难对证据各个要素逐一鉴定,包括整体布局、印文盖印时间、字章时序、内容字迹与签名字迹形成时序、内容字迹的书写时间等,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对证据在整体上的真伪做系统鉴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检仪、显微镜对激光雕刻不同材质的印章在实验盖印介质上反映的印文进行特征分析,并结合印章材质的理化性质,发现不同硬度的材质印章反映出的印文有"中空"特征不同等差异,从而认定印章材质对印文特征的反映有一定影响,进而可以依此确定印章材质种类,且其有利于准确识别印章印文真伪性。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材质的蘸墨印章印文可变性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判断印文的盖印时间,从而间接确定可疑文件的制成时间。通过对蘸墨印章盖印的样本进行观察和比对分析,找出盖印印文上的可变性特征及历时变化规律,研究出一种鉴别印文盖印时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印章印文可变性特征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根据印章印文的可变性特征判定文件制成时间时,检材或样本印文盖印条件、印章使用情况及保存条件对印文的可变性特征影响较大,从而给判定印章印文盖印时间带来一定困难。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实际办案经验积累,分析总结出不同材质印章盖印的印文特征的分类及变化规律,为准确判定文件制成时间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文件检验实际鉴定工作中发现,印文特征的形成既与制作方法有关又与印章的材质有关。如果能够通过印文特征确定其检材印文与样本印文是两种不同方法刻制或使用不同材质的印章所盖印,就不难做出正确的鉴定结论。通过分析印文特征的成因,可以确定其所盖印文的印章材质及其制作方法,进而识别印文的真伪。  相似文献   

9.
印章在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或象征地位权力,或代表个人信用,随之出现的违法犯罪活动则推动了印章印文鉴定的产生与发展。与时俱进的印章制作工艺以及层出不穷的伪造变造手法不断地给印章印文鉴定带来新的困难与挑战,现行印章印文鉴定中阶段性特征变化规律体系的缺位也使印章印文鉴定实务工作陷入了诸多困境。基于此前提,提出初步建构印章印文阶段性特征变化规律体系之设想,为当前印章印文鉴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相关困惑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原子印章在使用过程中,其印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一系列富有规律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我们确定其实际盖印时间的基本依据。该方法不仅在原子印章印文形成时间鉴定活动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及适用性,而且对法官综合评断鉴定意见的审判活动也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犯罪现场勘查是多层次、多元素相互作用的复合体 ,是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在犯罪现场勘查过程中 ,我们通常对手印、足迹等传统上的物质痕迹比较重视 ,研究得较多 ,但对心理痕迹即对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心理特点重视不够 ,导致我们常常对犯罪现场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影响破案。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 ,旨在丰富犯罪现场勘查理论和促进勘查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它是笔迹鉴定中较难的一种。结合图片说明对摹仿签名笔迹特征的识别及其鉴定价值,以期在司法实践中,对提升鉴定人鉴定水平和能力,提高摹仿签名笔迹鉴定结论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印章行业存在着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利用伪造公章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异常猖獗,且呈现出上升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小的“印章”已经成为了许多犯罪的“源头”,给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带来极大的不利因素。而对印章业的管理存在着一些缺陷,要从立法和落实印章业经营者、公安机关、用章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及提高印章管理科技含量的角度,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耳纹作为一种科学证据在欧洲几个国家最早出现并得到应用,最近又进入了对科学证据要求最为严格的美国法庭.但是耳纹并没有成为普遍适用的证据形式.美国的多伯特规则对科学证据做出了详细的审查规定,耳纹证据面对<联邦证据规则>必然要接受一次考验.耳纹证据究竟能否像指纹、工具痕迹、笔迹检验等一样,成为法庭科学界公认的证据并得以广泛应用,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涉及耳纹证据的判例引发了耳纹能否作为科学证据使用的讨论,美国的科学证据规则对这场讨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河政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可以简称为“河印”关系。本文简要探讨了清代河道总督和沿河地方督抚的关系,包括东河总督与河南、山东二省巡抚的关系,南河总督与两江总督的关系;河员与地方州县印官的关系;对当代“河印”关系在黄河防汛层面上也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币拓水印方式识别可疑货币,操作简单,效果明显,适用面广,对于具有非凹版印刷的后加水印的假币均能有效识别,可弥补以透光检验水印方式识别可疑货币法之不足。而且,币拓法的检验对象还可进一步推广到可疑货币上除水印以外的其他所有本身应为凹凸结构但采取非凹版印刷方法印制的图文上面去。  相似文献   

17.
摹仿签名字迹属于伪装字迹的一种,是文字检验工作中一个重点和难点。新形势下摹仿签名字迹的手段有所变化。当前摹仿签名字迹从摹仿手法上可分为五类:复制摹仿、临摹、套摹、练习摹仿、记忆摹仿。由于摹仿手法不同,特点不同,对摹仿签名字迹必须采取相应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印章边框特征的产生原理及其种类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印章边框特征的反映性、特定性及稳定性,提出了应用边框特征检验印章印文真伪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鞋印是犯罪现场上最常见的犯罪痕迹,但在犯罪现场鞋印经常表现为残缺。分析影响鞋印形成的因素,对残缺鞋印进行认真观察,对其部位及特征进行准确刻画,并进行科学拼接和延展,实现对留痕鞋印进行准确分析,能够为刻画作案人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