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光路摄影     
上海是中国抽象艺术开展最早的城市,中国最早的抽象摄影沙龙也诞生在上海。眼前这组名为“非常摄影”的抽象作品,在不久前被光路社带进了汇聚时尚的上海恒隆广场。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生活》2011,(5):2-F0002
陈志刚,1964年出生,现任黑龙江省萝北县旅游局局长、鹤岗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萝北县摄影家协会秘书长。他酷爱旅游和摄影,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及欧、美、非等十多个国家,作品数以万计,曾参加第22、23届黑龙江省摄影作品展并获得优异的成绩。他个人投资成立了界江摄影工作室,组织区域内摄影爱好者共同探索发扬摄影事业。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前我迷上了摄影,每到节假日便背起相机拍遍摄影打卡地,拍回的照片与摄友们拍的大同小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原湖南省摄协主席蒋志舟拍摄的一组花瑶族纪实摄影作品,那些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才是我想要用摄影表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光影 《中国公证》2007,(12):53-54
当看到中国公证协会组织业内人员去新疆采风、举办摄影比赛的通知时,我的耳边就响起了“我们新疆是个好地方”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对新疆的认识虽然只限于维吾尔族人的载歌载舞、长年积雪的天山和丝绸之路,但那片神奇的土地一直吸引着我,令我向往。为了了解那里的地域人情,为了圆我的梦.我开始了新疆之行。因为摄影技术的缺乏,我也只有把此行的感受付诸笔端,作为永久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摄影的艺术形象是瞬间捕捉而成的,在创作过程中从艺术构思到艺术表现,往往是极其短暂的,特别在纪实性和时间限定性方面与其它艺术门类有着鲜明的区别。在摄影创作的瞬间中平衡好理智与情感关系,使理智和情感同步发展和深化,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摄影是一门艺术,它记录的是光影,反映的是瞬间,留下的是永恒,表达的是思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摄影来记录瞬间,一个单位的工作历程、工作成效也需要摄影来凝聚永恒。我走上摄影之路,既是爱好,又是工作使然。说起摄影与工作,还得要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讲起。  相似文献   

7.
贾永生 《政法学刊》2001,18(6):73-76
警察摄影是指警察用照相机拍摄与警务工作相关的影像的过程和以警察为题材的摄影作品。警察摄影按题材可以分为警察实用摄影、警察新闻摄影、警察艺术摄影和警察纪实摄影四大类。当前我国的警察摄影主要以警察实用摄影为主,对警察新闻、艺术、纪实摄影长期以来缺乏较为系统地理论研究和摄影教育。这是我国警察摄影教育中的一大盲区。警察摄影应该是全方位的警察摄影,警察摄影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摄影教育。警察摄影理论的完备应该成为警察摄影教育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犯罪嫌疑人照相是刑事照相的重要分支,犯罪嫌疑人照相主要用于在押犯登记,反映犯罪嫌疑人的相貌、体态特征,通缉在逃犯,查对前科,识别和认定犯罪嫌疑人等等。因此犯罪嫌疑人照相质量的好坏对于刑事案件侦察和刑事案件诉讼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关于犯罪嫌疑人照相犯罪嫌疑人照相因为其特殊的作用和目的,因而它不同于摄影界常用的“人相摄影”一词。它从属于人相摄影,但与人相摄影又有所区别:第一,拍摄对象不同。人相摄影广泛的适用于广大公民。而犯罪嫌疑人照相则仅局限于犯罪嫌疑人这个特殊群体;第二,拍摄用途不同;第三,表…  相似文献   

9.
刑事照相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遵照法律程序和办案要求,根据摄影原理,运用特殊的拍照技术,记录、显示、检验与犯罪有关的客体影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码摄影技术赋予了刑事照相新的内涵,大大拓展了刑事照相的空间。然而,事物都是辨证的,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局限,就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在刑事照相中的相比较,本文作如下讨论。在刑事照相的前期准备上,数码摄影较传统摄影更为简单。数码摄影只需准备数码…  相似文献   

10.
《检察风云》2013,(6):112-112
荷赛奖是世界性的新闻摄影比赛,1955年发起于荷兰,故又称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40年来,世界新闻摄影的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8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在新闻领域的各个要素中占有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图片对于受众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要远远大于文字,因此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研究就显得更具现实性和急迫性。本文将从伦理道德的概念、新闻摄影伦理事件的类型、新闻摄影伦理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规避等角度对新闻摄影伦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提高新闻摄影的艺术性,能增强新闻摄影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提升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本文论述了艺术性对于新闻摄影的重要性,指出了艺术性是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共同追求,阐述了增强新闻摄影艺术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煤矿,特别是小煤矿井下的刑事案件和重大事故频繁发生,使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蒙受很大损失,因此,井下案件、事故的摄影尤为重要,常常是提供真实可靠证据的主要来源之一。井下时常发生的案件、事故,如:盗窃电缆、破坏生产、瓦斯爆炸、火灾、重特大伤亡事故等。笔者近年来积累了一些井下案件、事故拍摄经验,在此仅与同行们共磋技艺。煤矿井下摄影必须事先做好各项安全准备。检查要拍摄地点是否存在超量瓦斯,如瓦斯超过规定严禁摄影。拍摄地点要保证良好的通风,因为闪光灯瞬间发光时,光亮大、温度高,产生的电压严禁使用马…  相似文献   

14.
罗顿 《政法学刊》2002,19(3):61-62
拍摄各种光滑客体表面上的汗液手印,一直是刑事摄影的老大难问题之一。数字摄影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的契机。用数码偏角摄影加后期影像矫正是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曾几何时,年轻时的摄影爱好被繁忙而繁琐的律师业务所尘封。当若干年后重拾旧爱,摄影便成了我执业之余的痴迷和放松自己的方式。在法务和摄影间跨界而行,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间交相转换,将旅行和摄影溶入生命的进程,既锻炼筋骨,又陶冶性情,更启迪思维。搞摄影和做律师,都需要思想、情感,都必须探索、积累,这正是我乐此不疲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蔡能 《犯罪研究》2009,(5):52-57
今天,数字摄影已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和流行。数字摄影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影像记录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使得摄影看上去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率了,这是人类新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数字摄影极大地颠覆了使用胶片记录和再现影像的传统摄影,它在带给人们方便和陕乐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那就是不断出现的假照片事件,使得数字摄影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照片的真实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目前所见的假照片案例大多集中在新闻媒体,但笔者以为,不排斥有发生在司法摄影领域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引起注意并呆职有效措施,以防患于未然。为此,笔者从技术防范和制度建设两个层面提出一些构想和建议,以供有关方面参考,目的是为规范司法摄影工作,防止假照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运用紫外线摄影技术鉴定字迹与盖章的先后顺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玉 《刑事技术》2001,(3):39-40
近年来,运用紫外反射摄影这一技术,对痕迹物品的拍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已在司法鉴定的物证拍摄中广泛运用。利用紫外线进行拍摄,根据照相机镜头和摄影感光材料在紫外线区域的敏感程度进行划分为:长波紫外线摄影区域,波长为320~400nm,峰值为365nm;短波紫外线摄影区域,波长为320~200nm,峰值为254nm。紫外线摄影的主要作用是将肉眼看不清或看不见的一些痕迹物品加以显现,从而达到能进行物证鉴定的目的。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和检案中,运用这一技术对文件、图表、票据等上的字迹与盖章的先后顺序进行检验,取…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监督》2009,(12):32-32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重庆市检察机关首届检察文化艺术节书画比赛暨“我与检察”摄影比赛,在红色的五月启动,结束于流火的七月。  相似文献   

19.
李爽 《法制与社会》2014,(2):180-181
摄影作品的本质是照片画面所承载的表达,是由构图、色彩和光线等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造型艺术,摄影作品的保护也止步于画面中的造型,如何判断摄影作品的构成以及侵权判定,关键在于理解摄影作品的表达,而这也正是判断摄影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的主要依据。在判断独创性时,应当就画面的造型是否体现了创作者对构图、色彩和光线的运用和选择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0.
梁志文 《法学》2014,(6):32-41
版权法以文字作品为模型,导致摄影作品的独创性和保护范围存在界定困难。摄影作品独创性的判定常常从照片(表达)出发,以拍摄过程中的创作性选择为替代标准,但拍摄技术本身并不构成独创性,而是体现为运用拍摄技术所实现的照片效果。精确再现被拍摄对象的照片应具有独创性,但被拍摄对象为平面艺术作品的除外。版权不保护摄影作品的被拍摄对象,因为它是不受版权保护的事实。主题创作型、再现型和抓拍型照片的独创性各不相同,其保护范围也应有所区分。依此,我国《著作权法》有必要对摄影作品予以重新定义,但没有必要移植非独创性照片的双层保护制度。此外,我国法院还有必要提高摄影作品的独创性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