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高科技浪潮迅速席卷全球,众多科技型城市先后在一些发达国家诞生,使科技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全球新技术革命和“科技立国”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增强城市与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中国城市的发展也将和国家的命运一样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世纪之初的历史时刻,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北京要成为国家重要的创新城市,其自主创新能力居国内前列,科技创新将成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并成为科技成果交易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6,(3):55-56
罗来军、傅帅雄在1月6日的中国社会科学网上发表文章说,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陆续转移到城市,其中部分人员成为城市中的新增贫困人口,造成城市“新动态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兴汉 《唯实》2004,(1):80-82
在经历了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人口大批郊迁带来的城市“空心化”退潮之后 ,近年来 ,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城市建设主张———“新城市主义” ,回归都市核心区的呼声日益成为国际流行的城市发展主旋律。过度的“郊迁”会带来城市中心区的衰败与萧条 ,这勿庸置疑 ,但是 ,一味地主张“回归” ,势必又会产生城市中心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 ,两个“极端”都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 ,当今中国 ,“建筑时代”刚刚到来、“郊迁”浪潮尚未兴起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 ,重视居住文化中的城市情结 ,坚持旧城…  相似文献   

4.
城乡关系大体有两种形态,即城乡融合与城乡分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城”与“乡”浑然难分。近代城市在市镇基础上逐步兴起和发展,政府对城、乡实行了分治政策。近代中国的城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开埠城市,一种是传统城市,开埠城市首先迈入了近代化的大门。中国近代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城乡关系由融合转向分割,“文明的城市”与“落后的乡村”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产生的原因深刻而复杂,对当代及后世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城乡关系大体有两种形态,即城乡融合与城乡分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城”与“乡”浑然难分。近代城市在市镇基础上逐步兴起和发展,政府对城、乡实行了分治政策。近代中国的城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开埠城市,一种是传统城市,开埠城市首先迈入了近代化的大门。中国近代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城乡关系由融合转向分割,“文明的城市”与“落后的乡村”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产生的原因深刻而复杂,对当代及后世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旧中国出现火车与铁路是清末洋务运动“师夷技”的结果,虽然出现的缘由似乎有些被动和迫不得已,但客观上的确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相随出现的车站不仅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也俨然成为一座城市的“门户”。  相似文献   

7.
我们白银市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曾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但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挖掘,现已成为全国18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面对“矿竭城衰”的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项目带动发展接续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道路。2004年,我市被香港投资贸易促进会评为“中国投资热点地区”,在首届中国城市博览会上被提名为“中国品牌特色城市”。在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在结构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是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有机载体。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进步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历史上曾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近年来,三亚市委、市政府紧紧扭住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不放,从三亚的区域、资源优势出发,着力在铸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品牌上下功夫,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国家级荣誉称号,为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三亚自然风光优美,气候条件好,地理位置独特。山…  相似文献   

9.
李春艳 《奋斗》2004,(7):18-19
“经营城市”在我国的探索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大连市为典型代表。现已在全国铺开,并汇集成一股潮流,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世纪现象”。宋法棠书记在省委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城市设施多元化投入、市场化经营,搞好城市资产经营,做好以地生财,以城养城,滚动发展的文章。”在当前,经营城市,既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又是建设美丽富饶黑龙江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05,(6)
按照邓小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江泽民“发展高新技术,实现经济飞跃”的题词精神,遵循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城市发展理念,西安高新区以世界科技园区为榜样,参照硅谷模式,以市场为基础,以创新为特色,以科技产业为主导,自1991年创办以来,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科技西安的打造者、现代西安的建设者、人文西安的创新者,成为西安最大的经济增长极,成为国家五个重点高新区之一,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考察认定为六个“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和地区”之一,并被西安市民评为20世纪西安的十大历史事件之一,被社会各界和有关媒体喻为“关中第九景”。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南部崛起了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东莞市。它不仅因160多年前发生“虎门销烟”揭开中国近代史第一页而闻名于世,更是由于30年来创出“东莞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而举世瞩目。中央领导评价东莞“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分析东莞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总结东莞成功的实践经验,对于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刚直辖时,重庆是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15年来,通过开展“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等环境整治工程,重庆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成为全国目前唯一获得“生态中国城市奖”的省级城市。  相似文献   

13.
智勰 《学习导报》2011,(22):11-1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开车没有骑车快、城市成了停车场”成为当下流行语。拥堵,大城市病的头号顽疾。据统计,全国667个城市中,约有2/3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因交通拥堵导致中国有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的财富。城市在发展,但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人们发现,空气越来越浑浊,交通越来越拥堵,生活越来越沉重,“大城市病”像病毒一样蔓延,侵蚀着人们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11日,世界银行公布了一项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调查结果:在对我国120个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以及内外资企业的投资吸引力、政府效率等方面进行城市竞争力排名之后,厦门名列第五,与杭州等城市一起进入“金牌城市”之列。在此之前,厦门还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等奖项奖牌。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厦门经济特区所建立的一套具有自己特点的发展模式值得认真总结。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邓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才是…  相似文献   

15.
徐超 《学习月刊》2014,(14):43-43
在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规避和消除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就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课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恩施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但是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保持良好。恩施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还被网评为“全国最适合养肺的七大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江泓 《求是》2005,(6):44-45
潮州市是广东省最东端的沿海开放城市,物产丰饶,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独特。改革开放给潮州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今的潮州,不但是“中国著名侨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且还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中国潮州菜之乡”和“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 近年来,为了推进像潮州这样的沿海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必须努力做到 “六个更加重视”:更加重视做强区域特色经济品牌,更加重视整合丰富文化资源,更加重视发挥著名侨乡优势,更加重视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更加重视拓展新…  相似文献   

17.
王洪宝 《奋斗》2020,(3):44-45
一段时间以来,“夜经济”不仅越来越被人所熟知,成为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更是被称为中国经济新兴活力源。“夜经济”日益繁荣,体现出的是消费者对高品质、多样化消费的需求,也对消费服务场景的拓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推动“夜经济”不仅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带来产业发展机会,更可以从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角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18.
张延昆 《前线》2012,(7):64-65
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对于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大力践行“北京精神”,紧紧围绕“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的目标,切实将顺义区建设成为具有核心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综合新城。  相似文献   

19.
小城市的发展质量决定着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高低.找寻“小城市病”治理典范,探索“小城市病”的治理经验意义深远.石狮市作为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福建省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在“小城市病”防范与治理方面具有典型性和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关心的主题,建设森林城市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石家庄市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市委、市政府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宜居、绿色省会的高度,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2010年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