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医命案尸体的检验分析是法医学的首要任务。命案尸体的检验和现场勘验直接影响着破案的进程。为此,作者对50例命案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命案尸体的法医学检验特点及其鉴定时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蝇蛆对被害者死亡时间的推断作用极大,南昌地区因其气候特点及近几年的变化,尸体上蝇蛆繁殖周期及尸体骨化时间与以住法医学文献所载时间明显缩短,尸检时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3.
浅谈法医学科在公安院校教学中的地位及教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医学是刑事技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医学物证在暴力案件中,如对杀人、抢劫、强奸、投毒、伤害等刑事案件中对当事人死因、死亡方式(性质)、死亡时间、致伤物的判定及推断起着特有的关键性作用。公安院校开展法医学教学应当根据公安工作特点,注重形象教学,使学生熟悉掌握各种暴力性死亡尸体的征象,现场当事人死亡的判定及在伤亡现场发现、提取和保存法医学物证的基本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4.
法医学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死者的死亡原因,特别是在猝死的案件中,由于死亡过程较短,常常被家属怀疑是他杀案件,这给法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虽然大部分通过全面系统的尸体解剖可以发现致命性的损伤或者疾病,但仍有一部分不能发现明显的致命性损伤或疾病,这成为法医工作的难点。笔者试图通过两例胸腺增生的尸检来分析影响个体死亡的因素。一、案例资料案例一:死者王某某,男,34岁,2005年8月16日晚与一女子入住市某酒店10-06号房,次日13时该女子发现王东舵死亡遂报案。现场物品摆放整齐,无明显翻动痕迹。尸体位于靠窗户侧床铺上,呈俯卧位,死者鼻…  相似文献   

5.
死亡时间的推断(PMI)一直是法医学领域最重要且复杂的课题,为此人们应用各种手段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根据骨骼、牙齿推断死亡时间的可靠性已经得到大量实验结果的证实。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法医学中根据牙齿、骨骼等死后变化情况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进展,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骨骼、牙齿的死后变化与死亡时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尤其对于腐败尸体,有望成为今后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人死后,尸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称为死后变化,由于变化所呈现的现象称尸体现象。按死后现象出现的早晚不同,可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是指死后24小时以内尸体未腐败时所发生的尸体现象。对于确定人是否死亡,死亡时间、死亡性质、有无移尸等,具有很重要的法医学意义。常见的早期尸体现象有:肌肉松驰、尸冷、尸僵、尸斑、局部干燥、角膜混浊等。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专门研究寄生虫和昆虫的专家巴哈卢汀医生最近向新闻界透露:研究表明,苍蝇能协助法医从尸体上鉴定死者死亡的时间。从苍蝇的出现、尸体的发现地点,以及周围环境情况,可以鉴定出死者毙命的大约时间。而苍蝇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成长阶段,可以指示尸体的腐烂程度。  相似文献   

8.
法医学上的水中尸体检验,是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中尸体检验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时准确地查清案情,稳准狠地打击罪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问题。水中尸体与陆上尸体相比,具有漂移性和不同形态的腐败等的特点,客观上给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水中尸体的检验是法医学上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提高对水中尸体检验的技术水平,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4月 2 8日晚 ,租住南宁市某出租房内的广东籍男子刘某突然死亡 ,由于正是“非典”流行 ,且死者又是从疫区来南宁的 ,因此 ,该案引起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当晚 1 0时许死者与家人通电话报平安 ,1 1时许家人再打其电话时就一直无人接听 ,因此他的突然死亡在其家人中也产生了很大的疑问 ,强烈要求查明其死因 ,且提出要原籍公安厅派人来处理 ,后经多方工作及考虑 ,最后决定委托广西第一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广西金桂司法鉴定中心”检验鉴定 ,我们受该中心的聘请 ,也直接参与了该案的现场勘查与尸体检验。现场为一套两房…  相似文献   

10.
尸僵(rigor mortis,cadaveric rigidity)是指人死后,各肌群发生僵硬并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僵硬状态的现象,其发生主要是骨骼肌、心肌和不随意肌的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的不可逆结合。尸僵作为重要的尸体现象之一,不仅是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还可以反映死亡发生时尸体的位置和姿势,对某些刑事案件的侦破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国内外学者对尸僵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对尸僵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法医学检测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一、案例资料熊某,男,55岁,系某机械配件厂的工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某天中午上班用手电磨打磨过程中突然倒地死亡。家属认为死者系工作中触电身亡,向厂方提出巨额索赔。双方在调解意见未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委托公安机关做尸体检验。  相似文献   

12.
扼死、缢死在法医工作中常见,而扼死后伪装自缢的案例很少见,本文作者在20年来检验200多起命案中仅见此例,现对此案进行分析讨论。一、案例资料简要案情:陈某,女,38岁,其丈夫报案称:早上起床后,到厨房洗脸时,发现其妻上吊在厨房的楼梁,后叫邻居来人将尸体取下停放在其房中床上。请公安局派人检验尸体。调查获知,死者生前与其丈夫经常发生口角争吵、并受其丈夫虐待。案发前的晚上邻居未听到打闹争吵声。取下尸体前,绳索套着颈前和左右侧下颌角处。现场勘查:现场位于死者家的厨房内,厨房的灶具、锅盆无异常移动,厨房门顶向内数第三根楼梁悬挂…  相似文献   

13.
法医学鉴定,是法医学鉴定人运用法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司法机关送检的目的和要求,对涉及刑事、民事诉讼中的尸体、活体及有关的物证和书证进行检验分析,做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法医检案中,钝力打击腹部导致肠管破裂而无急腹症状较为少见,且常因腹部损伤轻微而在检验中忽略。笔者曾检验一例,现报告如下:一、案例资料1、简要案情死者邹xx,男,43岁。在某年8月30日晚上饮大量酒后于次日凌晨去偷鸭子。失主们发现后用拳脚将死者打了一顿。死者随后在路边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后自己步行回家继续睡觉,当时神志清楚。晚上家人发现死者已死在自己独居的院子中。2、尸体检验尸检见死者仰卧在院中地面上,身边有破碎的小木凳。上身裸,下身穿一内裤。尸斑不明显。尸僵形成于下颌关节。左、右额部及眉间见表皮剥脱,其内见一纵形…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14日中午,辖区某镇边防派出所民警在处置一起聚众赌博案件过程中,一名男性违法人员逃窜时不慎从二楼楼梯上坠落至一楼地面,送当地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发生后,家属认为死者是被执法民警推打下楼致死,遂纠集不明真相的群众数百人到派出所聚集,要求派出所交出凶手由他们处理,扬言抬尸到所内停放。接到上级指令后,作者立即会同港口区公安、检察机关侦技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勘验,但死者家属拒绝公、检机关法医对尸体进行检验,企图拖延尸体处理和事件解决进程,并威胁要到市委、市政府甚至自治区党委、政府上访闹事,以此向党委、政府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消息和参考数据。方法将83例交通事故死亡的案例资料,按照死者性别、年龄、死亡原因、事故发生时间及地点、事故车辆类型等相关参数,进行法医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男性死者明显多于女性死者;死者年龄多见于30~60岁;案发时间以12~14时、18~20时最多,以秋、冬季节较多;死者主要交通行为方式分别为驾乘摩托车占39.5%,步行占23.6%,骑自行车占13.1%;肇事车辆主要为小轿车、货车、摩托车,分别占27.6%、26.2%、25.0%;案发地点以主干公路为主;死亡原因83.1%为颅脑损伤死亡。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强城乡道路建设,加强机动车管理,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在法医检验中,复合伤给确定死亡性质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实际工作中遇到尸体存在多处、多种暴力性损伤时,要想到可能是复合伤,进行检验一定要细致,以免造成误判。  相似文献   

18.
一、案件资料2008年4月23日晚上11时许,某县村民韩某(男,70岁)所住的房间发生火灾,村民将火扑灭后发现韩已经被烧焦。接警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赶到现场;死者家属一致认为韩某是意外失火死亡,并以书面形式要求公安机关不予检验尸体,县局民警只照了几张现场相片。时隔一年,死者女儿认为韩某被文某(韩某的上门女婿)所害,便上访到市公安局。  相似文献   

19.
在法医检案中,以电击的方式自杀者时有遇到,而自制开关装置固定于上下肢的方式则罕见。必须通过缜密勘查现场、详细检验尸体以及调查死者生前有关情况,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定性。  相似文献   

20.
死亡原因有三个因素,即疾病、暴力和生理因素,三个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分清主次和相互关系,该类尸体的死因分析,有时成为罪与非罪、罪责轻重的关键决定因素,在处理疾病与暴力并存或者疾病与损伤关系不明的尸体时,必须认真检查、系统的解剖检验、病理检验,进行论证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死因结论。笔者通过最近3年主检的3起疾病与损伤关系共存的尸体,分析该类尸体在检验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找出共性,从而为以后该类尸体的检验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