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会博览》2013,(30):31-31
●在手机店跟美女店员砍价半天,未果。忍痛买下。临走前,朋友不甘心地问道:美女,买了手机送点什么给我呗?美女一愣.弱弱地说:我送你出去吧……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联想     
最是那嫣然的一笑 在美国的中国男性移民中,这样的经验不算稀罕:路上,妙龄洋女子娉婷而来,她的美艳你不能不注目。在你意荡神摇的片刻,她微带娇羞,不胜甜蜜地嫣然一笑。然后,各自继续走路。对视的一秒,你感到什么?受宠若惊乎?相见恨晚乎?彼在勾引乎?机不可失乎?  相似文献   

3.
转眼之间,暑假就结束了。暑假中,同学们干了些什么呢?有的跟父母去旅游,放松了心情;有的参加社会实践,增强了对社会的认识;有的参加了兴趣爱好班,培养自己天赋的特长;有的则加强复习、查漏补缺,以期新学年能给老师和同学们一个天大的惊喜;有的去图书馆、游泳场、文化宫……我相信每一位同学的暑假都五彩缤纷,如梦如幻。  相似文献   

4.
吕游 《法制博览》2009,(20):66-67
没钱的时候想钱,有钱的时候想钱;钱少的时候想钱,钱多的时候还想钱……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想钱呢?  相似文献   

5.
底线     
李波 《法制博览》2008,(12):13-13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当今城市人的生活,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忙”。看看我们的周围,大人忙,孩子也忙;男人忙,女人也忙;当官的忙,老百姓也忙;上班的忙,下岗的也忙……好像不忙不足以成其为城市人。过去见面打招呼总是“吃了吗?”现在已改作“在忙啥呢?”“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算是好的,忙到太阳上山也并不新鲜。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抑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有时候,无知很可爱,无畏更可爱; 有时候.无知很残忍,无畏更残忍; 当三个平均年龄不到14岁的孩子用无知和无畏冲击法律底线.用几近残忍的手段将一个10岁的同村男孩杀害时.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什么?又给我们鸣响了怎样的警笛?  相似文献   

8.
去年国庆期间,《南方周末》评论做了一期特刊,广邀读者,一起想想“我和我的国家”,一起回答四个问题——我为国家做了什么?国家为我做了什么?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国家还能为我做什么?很多读者说,这是一生中第一次被问到这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给,还是不给?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去繁华地面时常会碰到。为此,我常常会感到几分懊恼,觉得这其实不应该是个什么问题——或者便是个什么问题,也其实与我无关,何至于自寻烦恼呢?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法制博览》2010,(20):22-22
有位编辑得知我生活工作极为紧张,问我忙些什么。我忙些什么?问自己,竟然答不出。全是因为同行的热情,误认为我临近退休,成了边缘人物甚或患“恐退综合征”,总是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工作.这就使我累得喘不过气来。有一阵由于碍于情面,竞连续五个星期日被邀请出席各种活动,一个也没敢拒绝。每个人请你出席的理由都很充分,得罪谁也不敢,只能一再地对不起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