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了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短缺之后,中国经济过剩的苗头已经浮现。过剩与短缺,为何中国经济总是如同摇摆的千秋?平衡之路何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机关后勤》2007,(8):12-12
6月11日,在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0日至16日)的第一个工作日,山东省省级机关积极响应省机关事务局的倡议,广泛开展了能源短缺体验活动,通过实际感受能源短缺给工作、生活造成的影响和带来的不便,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山东省委书记李建国,省委副书记、原省长韩寓群,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姜大明带头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3.
如何打破能源“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不少地区出现电力短缺现象,能源短缺的问题再一次暴露出来。从能源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来看,这种短缺并不是短期现象——我国118个资源型城市中,近40个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约占1/3。从1993年开始,我国成为能源净进口  相似文献   

4.
期刊选粹     
《经济学家》中国将打赢“能源短缺”之战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仍会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瓶颈。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也加大了对能源,尤其是电力和石油的需求。为此,中国政府首先加  相似文献   

5.
蔡金水 《北京观察》2005,(11):18-2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矿产品及相关的能源与原材料加工制品需求剧增,能源资源短缺问题正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最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把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为目标之一,把能源短缺列为重要课题,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国家支持甘肃建设河西新能源基地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不断增长,化石能源大量消耗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存安全。同时,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大量排出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6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关于2008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要求,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于6月16日在全省各级机关单位中组织开展了以“依法节能,争当表率”为主题、以“四个停开”为主要内容的“全省机关能源短缺体验日”活动,旨在通过机关工作人员切身感受能源短缺给工作、生活造成的重大影响和带来的不便,进一步增强资源忧患意识、依法节能意识和带头节约意识,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台声》2004,(12):44-44
随着中国工业化悄然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油电煤等能源的短缺问题开始尖锐起来,油价上涨,"拉闸限电",市长"抢煤"等现象开始搅动人们的神经。于是乎,有的人开始担心中国的工业化能否持续进行下去,国际能源争夺战是不是会激发世界大战等等。有这种担心没有坏处,但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因为我们拥有狙击能源短缺的杀手锏--市场  相似文献   

9.
《人大建设》2007,(12):54-54
张连城近期在《中国改革》上撰文认为,我国经济在波峰附近运行一段时间以后,会向下调整,进入收缩阶段:第一,从资源的利用程度看,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已经被过度利用,甚至劳动力资源也出现了结构性短缺。这对一个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大国来说是少见的。虽然我国目前可以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但国际资源的短缺状态也日趋严重。这从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幅度就可以看出。这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短缺已经难以支撑过高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0.
关注能源     
2003年以来,全国性的煤荒、电荒、油荒、运荒,一荒接一荒,让坐在经济快车上的中国人心里发慌。资源、尤其是能源的短缺,正在拖我们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能源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倍受各国关注.为了争夺日益稀缺和宝贵的能源,不仅人与人之间大打出手,而且国家与国家也战事不断;此外,大量地消耗能源资源,尤其是矿物燃料,导致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我国是个正在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能源短缺问题益显突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能源短缺对和谐社会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化解这一难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宝林 《前沿》2009,(2):105-108
风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国际风电产业发展呈现出风电装机迅速增长、风电布局分散化、技术升级成本下降的趋势。我国能源极其短缺,而风能资源又十分丰富,开发利用风能资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随着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政策的陆续到位,以及前期制约风电发展瓶颈的风电设备国产化率提高,基于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内蒙古地区风电产业发展逐渐步入了良性循环。迫于调整能源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内蒙古发展风电产业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经历过了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短缺之后,中国经济过剩的苗头已经浮现。过剩与短缺.为何中国经济总是如同摇摆的千秋?平衡之路何在?  相似文献   

14.
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各国围绕能源而进行的激烈争夺,加剧了我国能源的紧张程度.如何保障能源安全,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5.
《时事报告》2006,(1):5-6
新闻事实:根据中科院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中国现有的水资源只适合供养4.5亿人,现有的土地资源适合供养10亿人,已探明的能源储量资源也只能适合负载11.5亿人。对此,温家宝总理指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前进论坛》2009,(9):8-9
自中共中央提出推进新能源建设、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以来,不少地区在开发新能源,培植绿色产业体系、引导绿色消费模式方面作了有益探索。这些地方立足于本区域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现状。把促进经济增长和克服能源短缺、减少污染物排放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具有环境、经济、就业等综合比较优势的新能源和低碳经济,通过发展新能源装备和生产产业,培养新能源消费观念和能力,促进绿色经济增长,对全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楚梅  郭强 《今日上海》2010,(7):12-17
“地球村”的人们已然猛醒:一味厚着脸皮“竭泽而渔”向地球索取现成的资源会遭报应,既戕害自己的生存环境,又造成赖以发展的传统能源短缺。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示范:正视危机、行动起来、寻求机遇,走“低碳”之路。  相似文献   

18.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重要战略。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能源短缺与工业振米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节能减排问题,印发文件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晔 《前进》2009,(4):24-26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能源短缺成为制约增长的主要瓶颈,为有效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依托山西资源、产业、区位和技术优势,党中央做出尽快把山西建成强大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战略决策,由此极大促进了山西以煤炭为轴心的能源工业的发展。经过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山西能源工业逐渐发展壮大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为带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全国能源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刘耘 《中国发展》2010,10(6):89-89
陶瓷产业是我国传统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然而,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一直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之一,这种高碳技术带来的经济迅猛增长的背后避免不了是环境的日益污染和能源的短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