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坚实有力的道德支撑。这就要求充分发挥道德的特有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精神基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标杆;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全社会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3.
王奎英 《前沿》2007,(6):87-89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本文就和谐社会对道德建设的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及构建和谐社会道德体系的途径、方法等问题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秦琳 《前沿》2013,(8):111-112
本文提出:诚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为联系,密不可分。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民主法治建设、和谐社会的道德构建的时代要求,同时和谐社会构建需要诚信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5.
罗桂全 《桂海论丛》2007,23(3):20-2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探讨法治文明与道德文明各自的特性及其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二者的互动规律及和谐关系,进而说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相互统一的,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郝利红 《传承》2011,(15):44-45
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从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要求入手,分析道德建设功用,最后提出继承与创新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蒙冬梅 《传承》2008,(4):64-65
知荣明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道德旗帜,重构荣辱观念,对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发展,重建中华民族的道德基础,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知荣明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道德旗帜,重构荣辱观念,对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发展,重建中华民族的道德基础,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公平正义是民主法治得以实现的重要表现,是民主法治的必然结果;诚信友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道德要求;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任何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都是安定有序的,任何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也是充满活力的。  相似文献   

10.
和谐军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军营对加强军队道德建设提出丁新的要求。和谐军营中的道德构建,要在确立和谐军营的道德标准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和谐军营道德观念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道德建设,营造一个具有良好的伦理秩序和道德氛围的社会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本文试从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和谐社会理应具备的道德基础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2.
王冠 《人民论坛》2013,(10):211-213
改革开放以来,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成为中国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辨析意志自由和道德自律的关系问题,分析道德自律弱化的趋势和原因,加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琼林 《传承》2008,(18):76-77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和谐理念,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道德秩序的关键在于切实地在全社会树立起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新道德坐标,并使之内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耦合的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下行政道德制度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玉霞  宋明爽  慈爱芹 《前沿》2007,(9):139-1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在世界各国新一轮行政改革中,加强行政道德建设,保持高标准的伦理道德规范,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提升和完善社会价值目标和原则,以和谐的社会秩序和社会伦理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文章从行政道德的一般理论入手,针对和谐社会对我国行政道德建设提出的挑战,探索完善行政道德制度化的途径,并展望其未来。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和谐理念,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道德秩序的关键在于切实地在全社会树立起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新道德坐标,并使之内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耦合的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16.
黄修卓  唐鹏 《前沿》2006,1(5):80-82
诚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最具价值。诚信是和谐个体的道德之本,是“三个文明”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谐社会也是一个诚信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7.
诚信友爱——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红霞 《前沿》2006,23(6):159-161
“诚信友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诚信友爱从道德层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重要条件,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为指导,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诉求、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中诚信危机问题的解答等方面,阐明“诚信友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社会道德的需求、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  相似文献   

19.
公正是人类社会普遍承认的崇高价值。在多元化社会中,公正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价值共识的核心。公正在道德价值共识中的核心地位既体现在价值体系的理论构建中,也体现在调节现实道德生活的重要作用中。在道德价值体系中,公正价值优先于平等、自由、秩序和效率。在现实道德生活中,公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基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追求。  相似文献   

20.
王晨光 《群众》2006,(3):47-47,5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的核心,以人为本精神不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