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威  陈凯明 《人民检察》2023,(20):48-52
区块链技术凭借不可篡改等特性,与刑事诉讼的证据要求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在司法取证、存证、流程监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各地兴起区块链司法应用热潮的同时,存在应用目的不清、错置应用重点、跨链标准不一等问题。比较海峡两岸关于区块链司法应用的规定与实践,可明确区块链对于司法应用的价值所在,得出合理化的应用场景。通过有关“鉴真规则”的构建,探索保障上链前后数据真实性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概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一种由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组织形式,其权力和决策机制分散化,由参与者共同决策。当前,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犯罪存在两种基本类型,表现为黑客攻击、非法交易、洗钱犯罪、虚假ICO、庞氏骗局等不同的具体犯罪形态。对于利用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实施的犯罪,我国刑法在否定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犯罪主体地位的同时,承认其作为犯罪工具的定位。在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犯罪的刑法规制中,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不同成员的刑事责任认定、利用去中心化组织实施犯罪中的帮助行为正犯化、作为犯罪工具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合理处置等值得深入探讨。同时,为了更好地应对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犯罪带来的挑战,有效防范与打击此类新型犯罪,还需在法治层面完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犯罪的刑法规制,同时在技术层面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相似文献   

3.
玄璇 《中国审判》2020,(2):61-63
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美国司法者对法院应用场景的思索。他们认为,在未来,法院可能会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电子记录的保存、更新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包括法院判决、逮捕令和前科记录等。同时,其援引各州和地方法院的具体实践,探讨区块链技术对刑法、不动产法、家事法、商法等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数字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司法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全国法院司法区块链平台提高了数据核验、可信操作、智能合约、跨链协同的基础技术能力,拓展了区块链的作用领域。当前司法实践中区块链应用存在底层能力相对薄弱、应用场景相对单一、数据监管相对不足、跨链融合有待探索、区块链法律风险防范相对缺失等问题,需要发挥立法、司法、执法的联动作用,不断拓展区块链存证验证应用,推进智能合约应用建设,加大跨链业务协同应用,强化区块链配套保障,发挥区块链不信之信的应用价值,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低成本信用创造、分布式结构和公开透明等特性的价值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物联网、医疗、供应链管理、金融等各行各业中新的应用不断出现.但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基本上还是空白.本文介绍了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探讨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现实困难.  相似文献   

6.
作品与载体的复杂关系决定了版权规则的特质,版权史即作品载体的技术史.传统信息网络在促进作品传播的同时,也导致作者对作品的控制力丧失.区块链技术在版权领域的应用不能仅停留在工具层面,作为能够平衡传播力与控制力的作品载体,区块链的哈希加密、智能合约等技术应用,可以解决传统信息网络中无法落实自动保护原则与难以遏制网络版权侵权...  相似文献   

7.
郭洪平 《方圆》2021,(7):24-31
号称“币圈第一大资金盘”,利用“区块链”技术、以虚拟货币为交易媒介,大肆进行网络传销。短短一年时间,发展会员200余万人,层级关系高达3000余层,涉案金额148亿多元……2020年9月26日,江苏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对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一起披着“区块链”外衣的网络传销案作出判决:被告人陈浩、丁华清、彭义先、袁莉等14名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告人陈滔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依法判处上述人员二年至十一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涉案赃物、赃款及孳息、犯罪工具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相似文献   

8.
区块链因其突出的时间戳、非对称加密、分布式账本、去中心化信任、智能合约的优良特点,受到了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重点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以区块链为视角,分析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基本情况,阐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法律风险,并对基于区块链金融的法律变革方案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区块链金融稳定、长远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涉众型经济犯罪在当前社会中时常发生,2018年"P2P爆雷事件"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危害,而在之后各种以网贷、理财产品为名目的集资诈骗行为仍不断危害着社会。涉众型的经济犯罪不仅波及范围广、受害人多,而且涉及金额大、爆发集中,一旦出现相关案件情况,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冲击。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安全系数高、多主体维护等特征,将区块链用于涉众型经济犯罪领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因此文章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涉众型经济犯罪领域,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比特币依托区块链技术在全球席卷风靡,该领域犯罪呈“井喷式”爆发态势,已对传统司法构成法律和技术层面的双重挑战。在对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五年来涉比特币犯罪案件进行分类梳理、个案切入、系统探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掣肘司法办案的短板要素,聚焦拓宽电子调证、资金追查的实践思路,探索解决价值认定、行刑衔接的实务难点,从激活科技辅助办案的内生动力、提升精准打击犯罪的力度实效、凝聚全流域有效监管的共治力量等维度全面破解该刑事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