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府际关系研究从关注纵向或横向府际关系逐步走向网络型府际关系研究。通过分析与讨论理想主义府际关系的特征,我们可以反思构建理想主义府际关系存在的现实障碍,并且在比较构建网络型府际关系的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
行政主体间性:府际关系研究的新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时代的我国府际关系路径繁杂,种类多样,涉及多元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政府机关时尤为突出.行政主体彼此不理解、缺信任,是府际争议发生的根源.后现代语境下的府际治理从新方向寻求理路,促成多元行政主体的磨合与角色互换,实现行政主体间关系的良性互动,这正是行政主体间性的体现.行政主体间性的目标和网络型政府不谋而合,正是一张张行政主体网络,凝结成了更宽泛的行政生态环境;行政主体间性促成行政主体间精诚合作和协商对话.行政主体间性,基于宪政角度打破了上级政府的话语垄断,延展了治理主体的涵盖范围和实现了多元共治,维护了多元行政主体的公共利益,是行之有效的协调和弥合府际关系争议的新理路.  相似文献   

3.
博弈论视角下的府际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弈论视角下的府际关系,既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在博弈中,如果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就会陷入"囚徒困境"。整合府际关系,使府际之间的博弈走出"囚徒困境",就必须树立府际双赢意识,意识到博弈的长期性,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构建奖惩、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省直管县改革形式上表现为纵向层级体制变革,但实质上是省市县府际关系的调整与优化.基于府际关系视角,运用文本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对2002-2016年22个省出台的129份省直管县改革相关政策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省文本总体上都能涉及府际关系中的财政关系、权限下放关系、公共行政关系,但存在趋同性和省域特色不明显问题,且府际管理缺失,府际治理理念鲜见.作为导引、规范和推进省直管县改革的蓝图规划,政策文本的完善,亟待拓宽府际关系主体、关系内容,优化关系管理;而文本内容的未来设计,应在加强中央导引下,结合省域特色及地方治理趋势,注重府际治理并提供细化的配套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前,西方对府际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都已比较成熟,但在中国,无论是上下级政府间,还是平级地方政府间都存在着不得不解决的困境.以横纵两个向度的政府关系为研究焦点,借助“竞争型政府”和“合作型政府”的概念,以及新制度变迁理论,以纵向“钱粮之统”和横向“地域之分”的历史演进过程为例,探究古代中国权力运行逻辑和府际关系设置规则,具体分析中国府际关系普遍存在着纵向的合作性有余而竞争性不足,以及横向的竞争性有余而合作性不足的制度性困境,在此基础上探讨何种制度变迁方式才能更好地解决当下中国面临的府际关系问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当前,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问题研究普遍倾向于将政府视为一个整体,而对城市政府内部治理结构及各政府行为主体间的关系问题重视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绩效。基于此,有必要厘清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中的"府际关系",分析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中阻碍"府际合作"的客观因素,进而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伙伴型"府际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0)
流域府际合作治理机制是流域跨界公共事务的府际合作治理的关键所在。从概念界定着手,梳理流域府际合作治理机制相关研究。国内学者从博弈论及共容利益理论分析府际合作治理的动因,对府际合作治理机制多集中于跨界水污染治理,大致研究方向分为流域区域利益补偿与利益分配机制研究,跨界流域联合防治机制研究以及流域府际合作治理协调机制研究。最后作者就流域府际合作治理有待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信任可以减少组织间和人际交往中的不确定性,信任在政府运作中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中国有五个政府层级,纵向府际间存在必要的信任。地方政府间能否进行必要的合作,取决于相互间是否有足够的信任。纵向组织间信任包括不同层级政府整体间的信任和政府部门系统内不同层级之间的信任,这两类组织信任是相互的和双向的。纵向府际关系里的人际信任包括上下级官员之间和官员之间的信任,组织间信任是普遍信任,人际信任属于特殊信任。横向府际合作以相互信任为基础。横向府际信任包括双边信任和多边信任,多边合作形成了政府网络。官员间的人际信任对于横向府际合作具有特殊的作用。府际关系里存在信任程度不足的现象,提高府际信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形成政府间的伙伴关系,建立府际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安全治理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府际关系”因素的影响.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中涉及到的“府际关系”包括市与区两级政府间的纵向关系、城市政府内部职能部门间的横向关系以及区域内平行政府间的横向关系.然而,政府自利性、分散型管理体制、合作动力不足、缺乏规则等都对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中的“府际关系”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进而会深刻影响到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绩效.基于此,有必要在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中,建构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府际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府际关系"是政府过程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内蒙古乌海市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国、地税联合办税模式,虽然只是发生在一个地方,仅涉及国税、地税两个部门的制度创新,但其在理论探索上的贡献,已经超越了税务行政本身的变革.乌海联合办税模式在构建"伙伴型府际关系"方面的主动探索,从纵横两个维度上,不仅为在实践中逐步化解条块矛盾,构建新型的横向"府际关系"和调整政府横向间的职能配置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在理论上深化中国的"府际关系"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信任可以减少组织间和人际交往中的不确定性,信任在政府运作中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中国有五个政府层级,纵向府际间存在必要的信任。地方政府间能否进行必要的合作,取决于相互间是否有足够的信任。纵向组织间信任包括不同层级政府整体间的信任和政府部门系统内不同层级之间的信任,这两类组织信任是相互的和双向的。纵向府际关系里的人际信任包括上下级官员之间和官员之间的信任,组织间信任是普遍信任,人际信任属于特殊信任。横向府际合作以相互信任为基础。横向府际信任包括双边信任和多边信任,多边合作形成了政府网络。官员间的人际信任对于横向府际合作具有特殊的作用。府际关系里存在信任程度不足的现象,提高府际信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形成政府间的伙伴关系,建立府际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对口支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帮扶政策,对口支援与对口帮扶、对口协作、对口合作组成了对口支援的政策系列。系列对口支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支援地区与受援地区之间人为的联系,这实际上扩展了府际关系的范畴。从府际关系的视角来看,系列对口支援政策建立了新型的央地关系,扩展了横向间的政治、经济联系,丰富了府际关系的内涵和形式。  相似文献   

13.
谷松 《行政论坛》2014,(2):65-68
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实现对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无障碍跨界流动,这与地方政府间因自利性而引发府际利益冲突并运用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造成的阻滞,构成了现阶段我国区域一体化实现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过程也是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建构和协调融合的过程。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主导与阻滞表现在:地方政府是区域一体化实现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地方府际间利益冲突是区域一体化实现的主要障碍;地方府际间利益协调是区域一体化实现的关键要素。基于地方府际间利益协调视角的区域一体化实现路径是:形成地方府际间的利益协调系统;运用内外联动的网络协调模式;构建地方府际合作的内生传导机制,优化地方府际间利益协调的基础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陕西省H县议事协调机构的实践,以案例的形式呈现议事协调机构在县域治理中是如何影响府际关系,并从理论层面对其运行逻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块块关系上,议事协调机构能够扩充县级政府的治权;在条块关系上,议事协调机构有助于加强县级职能部门对乡镇政府联系和控制;在条条关系上,议事协调机构使县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从分立走向互信。推进高质量与高水平的县域治理,议事协调机构需从强化运行制度保障、从严规范管理、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5.
灾害与政治间的联系已逐渐受到关注,而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构建尚缺乏系统性.受到灾害认知理念双向互动模式的影响,政治—行政研究领域逐步展开对灾害的政治学视域的研究.从灾害管理的政治理论视角、灾害管理的政治研究的学科身份及议题避责政治、府际政治、批示政治以及框架竞争政治可被视为中国灾害管理政治研究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6.
营造良好的地方政府间关系:基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地方政府间关系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关系到行政效率的提高,是政府适应日益复杂行政环境的需求。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用府际管理的模式来治理地方政府间关系,营造出适合和谐社会的新型府际关系。为此要解决和处理好府际冲突、利益补偿和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0)
现今区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学者开始意识到公共危机跨界传播,并认识到实现对跨界公共危机的府际合作治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区域公共危机治理研究、区域公共危机治理个案研究、区域公共危机的府际合作治理机制研究四个部分进行文献综述,为今后区域公共危机的府际合作治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臧雷振  张冰倩 《政治学研究》2023,(1):83-95+158-159
将组织或个体从既定行政级别突破常规编制的提升是中国政府管理体制中独特的现象,在此被界定为行政升格。行政升格是解决地方政府组织或个体发展空间受限、资源支持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的重要路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治理实践和政策工具。本文首先从不同维度下行政升格的发展现状出发,提炼其外显性特征与内隐性秩序,并基于其差异化改革趋向和政策扩散过程将其概念化为三种类型:自下而上—试点激励型、上下交织—扩散调适型、自上而下—扩散约束型。进而探究其调适府际关系的独特作用机制:即宏观上缓解府际关系结构性张力;中观上以空间同侪效应激励横向地方竞争、改善纵向府际协同机制;微观上弥合纵向政府间信息不对称,形成相互嵌构的府际关系调适网络。在此基础上管窥国家治理螺旋式上升过程中的适用性、渐进性、务实性和目标导向性逻辑。研究结论在理论层面展现出中国政府治理借助行政升格这一政策工具的灵活配置,超越韦伯式官僚制的固化,促进府际关系的生机和活力,蕴含独特的中国政治智慧,并为新时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国际化传播与理论化提炼提供新的素材和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9.
基于纵向央地关系与横向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府际关系网络模型,将我国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分为四种模式,即"单打独斗模式"、"貌合神离模式"、"柔性协调模式"和"上下协力模式"。四种模式体现为由央地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关系构成的府际关系在不断的冲突与共识中塑造区域一体化的不同作用机制。把握四种模式动态演变的规律,有利于明确现有区域一体化策略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使得府际争议的求解鲜有头绪。行政主体间性的提出基于行政主体范式和主体间性理念,应用于公共行政之府际关系领域。行政主体间性倡导理性、创制规则,尊重多元行政主体的独立性,破除行政级别窠臼以实现多元行政主体间的全方位交流和多元政府间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