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平是山西黄土高原上土生土长的作家。高高的黄土地给予他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同时,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又给他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张平的创作始终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写下了《抉择》、《天网》等一系列优秀的长篇小说。小说《抉择》直面现实,关注时代,以敢为人民代言的巨大勇……  相似文献   

2.
殊死较量     
导演、编剧和原小说作者张平,都没想到故事片《生死抉择》会在全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8月中旬以后,随便打开报纸或上一个网站,就可以看到这样的题目: 反腐力作《生死抉择》热映不衰 影片《生死抉择》在各地激起共鸣 《生死抉择》在沪票房收入已超过 1200万元,创近年  相似文献   

3.
《杂文报》(2000年10月24日)头版有两篇同《生死抉择》有关的文章。《回扣不怕“生死抉择”》就看反腐大片《生死抉择》竟有人在购买团体票时仍敢索要回扣发了一通议论:虽说团体门票给回报已是公开的秘密,一部反腐大片,也未能逃脱中饱私囊的侵扰,《生死抉择》的烛照,驱不走回扣的黑暗,荡涤不走心中的尘埃,怎不叫人掩卷长叹。《也是抉择》说的是文章作者感到奇怪的事:有的领导干部竟拉家带口坐着小轿车去领受《生死抉择》“警示教育”。某地首映,坐豪华小轿车的多达300余人,有副县级、副处级以上头衔的还不少,有的还带家眷。这…  相似文献   

4.
《时代潮》2000,(9)
今年五十有九的大导演于本正又因为令人瞩目的电影《生死抉择》大红大紫了一把,在采访他短短的几个小时里,不停地有邀请他出席各种座谈会的电话。他笑着说,真没想到。他敢拍胸脯说看《生死抉择》不会让你后悔,但没想到会在全国自上而下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拍过《日出》、《走出地平线》的于本正,说起《生死抉择》依然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这个时代更多的是风花雪月的故事,已经很少有人愿意掏腰包买《抉择》这样的书了。但,将它改编为电影(《生死抉择》)放映后,这部小说畅销了。人们被银幕上李高成的生死抉择感动得落泪——有一种激情在我的心里涌动。不觉得想起了宋人王令的一句诗:“子归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对《抉择》的作者张平的采访使我加深了这种感受。  相似文献   

6.
李霆 《前进》2005,(1):17-18
从1979年国家在山西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至今,跨越两个世纪的25年过去了。回顾四分之一世纪的历程,总结经验与教训,2004年提出的建设新型能源工业基地,是山西必然的、明智的抉择。一、必然的抉择2003年,山西省委、省政府组织力量,历时一年研究行业结构调整。先后出台了《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和《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其核心内容,就是传统产业的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进而使山西进入到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前进》2000,(11):4-7
一 根据山西作家张平的长篇小说《抉择》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正在全国各地上映,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成为大江南北的焦点话题和电影市场的全新景观。影院内外,好评如潮,出现了万民争看、众说《抉择》的喜人局面。全国票房收入已突破 12000万元,遥遥领先于同期放映的进口大片。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从新闻媒体到街谈巷议,无不交口称赞,认为这是一部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反映人民心声、展示共产党人凛然正气的优秀影片,是一部给人强烈震撼和深刻警示的反腐倡廉的文艺精品,观后令人震惊,促人警醒,使人振奋。影片既叫好又叫座,得…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加强《人民公安》杂志的通联工作,建议《人民公安》杂志设置"编者、作者、读者"专栏,及时刊发"编者的心语,作者的心得,读者的心声",切实架起编者、作者、读者之间的连心桥。60年来,《人民公安》杂志紧密结合公安队伍建设和民警文化需要,刊发了大量的融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优秀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深受警营尤其是基层民警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11月,华文出版社出版了《人民论坛》组织编写的系列丛书:有《第一言论》、《官场生态》、《大国"赶考"》和《大国的烦恼》四部。丛书选编的文章都是在《人民论坛》杂志上发表过的,作者都是来自中共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10.
持续感动     
我与《人民公安》杂志结缘,主要在1999年杂志改版以后。过去我仅仅是《人民公安》的一个忠实读者,而后我成了《人民公安》的一位虔诚作者。不光是读她的文章,而且为她写文章,这使我对《人民公安》有着另一样的情愫。短短两三年,我在《人民公安》上发表了近20篇文章,其中还有4篇稿子爬上了头条位置。我知道,读稿、写稿、发稿毕竟只是一个过程,时光的眼(?)眨,又有无数期杂志的新页码被翻了过去,许多的新文章会(?)文字。但因为写文章与《人民公安》结缘,却使我拥(?)这种感动,不仅仅是编者与作者之间的(?)的投入和热爱。这是《人民公(?)使我的笔尖能划出  相似文献   

11.
夏学銮 《人民论坛》2010,(2):124-125
<正>2009年11月,华文出版社出版了《人民论坛》组织编写的系列丛书:有《第一言论》、《官场生态》、《大国"赶考"》和《大国的烦恼》四部。丛书选编的文章都是在《人民论坛》杂志上发表过的,作者都是来自中共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1月中旬,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80余位获奖论文作者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全国公安管理研究会、《人民公安》杂志、《公安教育》杂志联合举办的“当代中国公安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论坛”征文颁奖会暨学术研讨会。这是在第20次全国公安会议召开前夕举办的一次全国性学术盛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改革与发展”是公安行政管理的历史性抉择,只有紧紧抓住历史的机遇,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不断改革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在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服务的领域,实现打击犯罪与服务社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周丽雯  黄英 《人民论坛》2012,(26):22-23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其讲话内涵,不难看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必然抉择;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认识深化的必然抉择;中国面貌翻天覆地变化表明改革开放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圈” 患     
自古以来,“权”这神圣之物总是衍生出许许多多缠绵悱恻的附庸,“圈”,便是较为显著的一种。在“权”的周围往往有一个“关系圈”、“包围圈”。如果说由权而生的“生活圈”溺害的主要是个人的话,那么权力周围的“关系圈”、“交易圈”侵害的则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影片《生死抉择》中省委副书记严阵对下属市长李高成有几段赤裸裸的道白:“官场中有很多圈子,你是我提拔的,你就是我圈子里的人,别人也都这么认为。如果你的行为不顾圈子的利益,就会被认为忘恩负义,被视为背叛。”“你不保护自己圈子里的人,反过来又指望谁来保护你?…  相似文献   

15.
<正>初次见你,是二十多年前。和《中国人大》、《人民画报》、《大众电影》等刊物一起,你——《人大建设》是那么不起眼,就像一群华丽、时髦的美女旁站了一个土气、朴实的村姑。当初我,也许还有不少人,对你是冷落的、不放在心上的。但是,朴素的外表挡不住你独特的风格和内涵。慢慢地,大家对你喜爱起来、欣赏起来。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也成了你的铁杆"粉丝"。当你应该来而未来时,我会坐卧不安;当来而未见时,我会莫名地失落。  相似文献   

16.
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向人民负责,这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更是一种高贵的政治品质。——摘自作者《采访札记》  相似文献   

17.
新书信息     
《小康》2018,(27)
正《陈志武金融通识课》作者:陈志武定价:68.00元湖南文艺出版社金融是工具,更是思维模式,你所追求的自由都从这里开始。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创业者,都需要认清财富本源,升级认知模式。《莫斯科绅士》作者:【美】埃默·托尔斯定价:79.80元湖南文艺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情感风铃     
情感风铃主持人:当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的一期《人民公安》,送到你的案头时,一份温馨又随着春天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你的身边。《灯下细语》你听到了吗?《书香一缕》你闻到了吗?《保健一方》你试过了吗?《明码电报》你收到了吗?《陋室铭》你看到了吗?──风铃叮咚的轻...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要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书信息     
《小康》2020,(12)
正《人民院士:我与共和国同龄》作者:吴娜等定价:58.00元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本书是由光明日报突出贡献知识分子联络办公室策划,并由吴娜等光明日报5位记者原创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作者:易赛键定价:48.00元中原农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