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几年.格尔木市面向全市公开选拔了30名科级领导干部.公选工作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要求,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格尔木市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正在稳妥有序地进行。这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的有关规定,把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渠道,大幅度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比例。综合运用公推公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遴选等多种竞争性选拔方式,结合实际,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3.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选拔任用干部的机制日臻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也越来越被认可,并得到广泛推广运用,使那些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公选走上领导岗位。但从各部门对公选领导干部的使用情况看,大多数存在着公选领导干部“公用”问题,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走到领导岗位后得不到重视或重用,往往是协助他人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前,以“双推双考”为主要形式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地开展起来。实践证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有效运用。通过公开选拔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遏制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达到从多数人中选人的目的,群众和社会对此都比较认可和拥护。但在公选实践中,存在着两种倾向,必须加以预防。防止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的做法。有的地方片面地认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职位多,数…  相似文献   

5.
《支部生活》2011,(1):52-5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的要求,把各类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2010年7月以来,云南省首次采取省、州(市)、县三级联合公选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此次公选经过发布公告、报名与资格初审、公开推荐、资格复审、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研究决定、任前公示和办理任职手续十个阶段,在23897位报名人员中,  相似文献   

6.
为扩大选人视野,拓宽识人渠道,北京市从1995年起开始开展全市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截至2008年,累计开展9次共选拔了164名局级领导干部和市属国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以下统称公选干部)。本课题组采取文献法、深度访谈、主题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公选干部成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文献分析了164名公选干部的基本情况;深度访谈了8名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加大了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探索力度,并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公考选拔"等主要形式的公选模式。其中,公开考试选拔是整个公选制度的基本形式。本文以公开考试选拔领导干部为依据,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成都市选拔领导干部逐步采用了公选方式,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都市19个区(市)县先后开展了16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公选领导干部170名。但从实践看,公选存在以下几个亟待完善的问题。舆论宣传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年来,干部的选拔使用,采取领导推荐、组织考察、上级任命的方式,现在采取自愿报名、公推公选、择优录取的方式,许多同志在认识上没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2005,(21)
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公开选拔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公开选拔工作必须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选拔任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干部或者其他人选。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不宜进行公开选拔。第四条公开选…  相似文献   

10.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正在成为我国领导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在我国尚处在探索阶段,各地基本上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有关公选的一些制度问题尚处在探索之中。本文拟就公选的职位问题和公选中的组织考察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江淮》2011,(3):4-4
这次公推公选是自1995年以来安徽省委直接组织的第十六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省委对此高度重视,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从服务科学发展的高度,精心谋划,大胆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社会各方面反响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地方动态     
北京朝阳:在公开选拔工作中注重“三分在选,七分在用”。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在推进公开选拔工作中,不仅注重选拔工作,而且更加注重对公选干部的培养使用,确保他们健康成长。一是岗前培训,提高公选干部的适应性。在干部上任前,脱产培训一周;在到公选单位任职前,普遍采取挂职半年的方式进行任前岗位锻炼。  相似文献   

13.
吕霜 《党建文汇》2006,(8):30-30
近年来,江苏省高淳县在总结以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明确“首次上岗看潜力,再次任用凭实绩”的竞争法则。以竞争择优作为选人的基本方法,以发展需求作为用人的核心导向.通过分类选拔、分权决策和分段竞争,对干部公选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完善设计和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背景】经省委研究决定,我省今年面向全国公开选拔36名领导干部和省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与以往相比,此次公开选拔层次高、规模大、范围广、方法新。36个公选职位都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高层次人才,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并在资格条件上作了适当放宽,选人渠道进一步拓宽。本次公开选拔工作从4月下旬开始,到8月下旬结束,按照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试、组织考察、讨论决定等工作程序进行,每个程序的步骤和内容在公选公告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李彦丰 《新长征》2012,(7):44-45
围绕去年乡镇换届和市乡机构改革两大主题,结合大安实际,我们积极探索后备干部选拔新机制,实行后备干部公开选拔,收到了明显实效。一、主要做法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吸收借鉴"公选"领导干部的做法,实行"零起点"竞争公开选拔后备干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发轫于公开选拔。公开选拔制度的核心价值——公开、公正、民主、竞争、择优,体现了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代表着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近20年来,公开选拔经历了从实践摸索、经验推广到制度推行的发展过程,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这必将推动公开选拔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赵世明 《廉政瞭望》2011,(20):58-58
从“公开选拔”到“选拔公开”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逐步进入常态化和制度化,已经涉及了民意调查、任前公示、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等环节.但是选拔过程还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选拔谁、谁被选拔、谁来选拔还只是少数当事人关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各地自2003年以来,积极试行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根据不同职位特点,采取不同的竞争性选拔方式。选配正职突出民意和业绩,更多采取公推公选的方法;选配副职着眼在更大范围内发现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主要采用公开选拔方式;选配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主要通过公推直选产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5月18日,山东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各大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了全省公开选拔拟任用的省直18位副厅级领导干部名单。一时间,不论在党政机关、大专院校,还是在厂矿企业、街头巷尾,“公开选拔”、“一推双考”成为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就在人们对5月18日公示的18位人选评头论足之际,5月25日晚,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又同时发布了一条消息:根据中央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指示精神,扩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成果,经省委研究,决定从这次公开选拔省直部分副厅级干部确定的考察对象中,再选拔17位同  相似文献   

20.
李耀进 《求贤》2006,(1):21-22
公开选拔干部工作,是我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搞好公开选拔工作,有利于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推进干部年轻化的进程,有利于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文件中对公开选拔工作做了明确规定,但要不断推进和规范公开选拔工作还必须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