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救助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为贫困群体因病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的人群提供救助的一项救助制度,既是医疗保障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医疗救助是对医疗保险最有效的补充,也体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要求。宁夏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从2003年开始建立,已实行5年,不仅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也为全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完善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城市贫困居民的医疗救助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2005年3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建立城市医  相似文献   

3.
顾昕 《学习与实践》2006,(8):104-110
由于医疗保障不健全,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下降。2005年,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开始在全国推开。在试点中,绝大多数城市沿袭了扶贫济困的思路,着重对少数因大病致贫的家庭给予接济。少数城市则采取了综合型医疗救助模式,致力于为所有贫困人群提供医疗保障,让他们有能力看病治病。后一种模式注重维护贫困人群的健康,帮助他们提升自己改善生计的能力,是一种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思路,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极为有益,值得提倡。推进这一模式,所需财政拨款不过约108亿元,完全在各级政府的财力可承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杨建平 《中国民政》2011,(11):40-40
"先看病、后付费"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救助模式,对解决贫困对象有病不敢看、不起病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国家对医疗保障事业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在贫困对象中实行"先看病、后付费",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5.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是指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建立基金,对患病的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医疗费用补助的救助制度。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是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最困难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是最后保命的"底线",彰显公平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看病难”、“看病贵”既是中国普通老百姓 的困扰,更是衣食有忧的贫困群体最主要的困 扰。在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完善,全民基 本医疗保障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之前,选择 一个现实、实际的救助模式,对贫困群体犹如 雪中送炭,对建立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来 说,则是一项重要的配套工程。为此,笔者就 现阶段城市医疗救助模式的选择提出一些不成 熟的建议,供设计者与决策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民政医疗救助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缓解或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增强自我保障和生存能力上起到了“兜底”的防线作用。近几年来,湖南省石门县在原有医疗救助体系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大胆探索城乡医疗救助立体化救助模式,将各项制度互接,将操作平台拓宽,将救助理念提升,达到了有效缓解广大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理性看待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和完善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建立符合国情的医疗保障制度既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严峻挑战,也是需要认真探索的崭新课题。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从形式上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四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彭钊 《前进论坛》2008,(4):39-40
自1994年开始,国家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改革尝试,初步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我国已逐步形成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但客观地看,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相似文献   

10.
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和救助机制,是医改解决群众大额医疗费用负担的重点工作。2012年1月,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意见》(民发〔2012〕21号),在全国273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在试点开展、机制创新和救助时效等方面取得了不同进展;同时,受限于医疗救助资金规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尚未发挥应有作用,亟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大病保障政策的发展根据保障对象和保障内容的不  相似文献   

11.
让公共服务惠及穷人:中国城市医疗救助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580个基层实施单位的调查,全面分析了我国城市医疗救助体系实施情况,结果发现,其实施以事后救助模式为主导,但这种模式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相当一部分地区限于大病救助,这一做法不利于提高贫困人群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并且不同地区在启动经费和行政经费的安排上苦乐不均。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提出:在我国要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权益,提高困难群众健康水平,实现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如何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这些年来,我省在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面,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无不交口称赞。但仍然存在救助面窄、标准偏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后义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目前没有医疗保障制度安排的主要是城镇非从业居民。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以下简称试点)。  相似文献   

14.
《协商论坛》2011,(5):23-23
案由:基本医疗保险、未成年人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先后启动,从制度上实现了全民医保,而我省也初步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重点,以商业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但目前全省的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十分完善,一是商业医疗保险发展水平滞后。大部分中低收入者未参加各保险公司推出的健康保险。  相似文献   

15.
《宁夏政报》2013,(22):38-40
宁政办发[2013]14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少数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患者的医疗急救保障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15号)精神,现就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6.
二○一三年九月十八日宁政办发[2013]10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已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群众看病就医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仍有极少数需要急救的患者因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等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为解决这部分患者的急救保障问题,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15号)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医疗救助是社会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于1965年的美国医疗救助制度,在国际社会独树一帜,被美国人视为国家健康保障系统的基石。从受益对象、服务项目、筹资机制等角度全面介绍这一制度,分析其运行四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以期为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江西政报》2007,(16):17-1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后又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目前没有医疗保障制度安排的主要是城镇非从业居民。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以下简称试点)。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规范引导,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渝北区人口87.7万人,其中50万人生活在农村。2005年以来,该区在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方案,改进医疗救助的方式,加强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使农村困难群众能够享受到"小病能治,大病有救"的医疗保障,充分发挥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吕春 《人民论坛》2012,(20):154-155
弱势群体医疗保障问题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的难点,其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医疗保障和救助资金明显不足等。构建弱势群体医疗保障机制,需要采取健全医疗保障法规、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大保障资金投入力度等措施,进而逐步解决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