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度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风向标""晴雨表""指示器",是人们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把握事物发展趋势的客观标志和必经途径。大到宏观上的治国理政,如何统筹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小到微观上如何处理好具体工作中急与缓、长与短、  相似文献   

2.
1995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抑制通货膨胀。要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争取大幅度降低商品零售价格,需要把握好“度”。所谓“度”,指的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变不会引起质变,超过这个界限,量变就会引起质变。度是客观存在的。无视事物的度或主观地超越这个度,都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一、通货膨胀的“度”通贷膨胀有它的度。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在经济正常发展的国家都难以避免,而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体制全面转轨时期,更是难以避免。许多经济的、非经济的因素都会影响到通货膨胀的产生。如果通胀不“适度”…  相似文献   

3.
凡事物都有一个度,也叫“临界点”。一旦事物突破了“度”或超越了“临界点”,就会发生质变。“物极必反”即谓此。生活中我们常说的掌握火候,注意分寸,留有余地,有所节制,说的就是要把握好人生的临界点。大凡一个有作为的人,一定是有能力、有魄力者。而这种能力、魄力又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不注意把握限度,就会伤了自己,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魄力与专横,自信与自负,沉着与寡断,坚韧与固执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造物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呈现多变性。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保证人们的思想始终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变化,则是关系“生命线”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生命线”的生命力在于正确把握工作的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度就是事物保持其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范围。正确把握度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质,提出指导实际活动的正确准则,避免犯错误。思想政治工作是教…  相似文献   

5.
不要过量     
有一个人,到别人家里作客。主人请其吃饭,开始,他说饭菜淡而无味,主人便往菜中加了一点盐。再吃后,觉得味道很美。于是,他心里萌发了一种想法“:这味道之所以美,是因为盐的缘故。加一点盐,味道就变得这么可口,要是再多加一点,岂不更美?”回家后,这人便直接吃起盐来。结果,不仅没一点味道,而且吃后口里非常难受。盐反而令他觉得恼火。这则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从哲学上讲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什么是度?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界限。那个人吃盐之所以没有达到味美的效果,就是因为盐在菜中必须…  相似文献   

6.
李继武  胡洪涛 《探索》2001,1(2):83-86
所谓同一事物度的关节极限的不确定性,是指在外部条件变化时,事物的质未变而其度的关节极限与这种极限框定的量所表现出的扩张和缩小的规定性和变动性.同一事物度的关节极限的不确定性,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同一事物度的关节极限不确定性的直接根据,在于度是一种保持其质的多维而不是一维的数量界限;但从更深层本质上看,却又根据于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属性.掌握同一事物度的关节极限不确定性的理论具有重要的认识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阿荣 《新湘评论》2006,(6):59-59
“无风不起浪”是中国的一句成语,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的发生,总有个原因。我们常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正是说明了这一道理。凡事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一切事物的出现,必定会有它出现的一定的原因.一定的道理,世界上不会有一种事物是毫无一点原因而凭空存在的。事实上的确是这样。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会面临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关键在于对度的理解和把握。哲学上的度是指某种事物保持质的规定性的数量界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尺度、分寸、火候。在度的范围内,量的变化不会引起事物质变;超出了度的范围,就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改变。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在这些群体性事件中,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经济利益的诉求与维护民主权利的要求,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不合法的手段,多数人的合理诉求和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群众的自发行为与少数别有…  相似文献   

9.
副职要善于唱好“主角”况晨光副职在职务上是“配角”,但在工作上要善于唱好“主角”。这里所讲的“主角”,不是说副职在工作上可超权越位、盲目乱干,而是指副职在工作上要隐显适度地发挥好主动性和能动性。一、要善于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唱好“主角”副职在全局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13.为什么说由质进入量是认识的深化? 任何事物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是质和量的统一。人的认识由质进入量,才进一步全面地认识了事物。客观事物的质和量是统一的,人们在实践中区分事物的质和认识事物的量也是统一的。区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开始,是观察量的前提,就是说首先要确定它是什么,才能观察它的大小、轻重、高低、深浅等等。人们的认识从质进入量、则是认识的深化,就是说在区别事物的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量,才能对事物以及它的质获得清晰准确的认识。在人们未对事物进行量的研究,找出决定事物质的数量界限以前,  相似文献   

11.
<正>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六条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宣传思想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最主要的是掌握革命理论,讲真话。具体来说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下五点。一是树立求实求真的观念。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实实在在、不虚妄、不张狂、不哗众取宠;求真就是要调查研究,找出事物的规律,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到说真话、做真事。二是按照客观事物本来面目去宣传,按照师生思想实际有  相似文献   

12.
“无风不起浪”是中国的一句成语,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的发生,总有个原因。我们常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正是说明了这一道理。凡事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一切事物的出现,必定会有它出现的一定的原因,一定的道理,世界上不会有一种事物是毫无一点原因而凭空存在的。事实上的确是这样。如果一件事的发生,或一种事物的存在没有一点原因的话,我们一定会对它的发生或存在而感到奇怪,进而去追究它是因为什么而出现或存在的。“无风不起浪”这句成语告诉我们这样一条辩证法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都不是与…  相似文献   

13.
肖德安 《党课》2011,(22):64-65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准确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修身思维和舍己为人、无私为公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与热点引导、典型宣传被称为新闻宣传的“三大件”。新闻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 (尤指新闻从业人员 )在了解相关社会事务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新闻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表达舆论,影响公众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搞好新闻舆论监督,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唯物辩证法认为,“度”是客观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界限,也就是说,当量变达到一定的“度”时,就会引起质变。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任何新闻事实都有一个量的渐进性变化,到达一定界限产生质变的过程。这个界限就是舆论监督所要把握的“度”。当新闻事实处在量变…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每天要不断反省自己,以“正”其身。今天,我们的共产党人更应“每日三省吾身”,在党的纪律的约束下,对照党章的规定、国家的法律、人民的要求一遍遍、一回回地反省自己、解剖自己,从而知道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做...  相似文献   

16.
秦国文 《新湘评论》2008,(12):28-29
认识事物,主要是认识事物的个性,了解事物的特点,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去我们讲如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什么总是强调“虚功实做”,就是因为宣传思想工作的确具有“虚”的特征、“虚”的特性、“虚”的特点,而把“虚”字做活、做实,正是这一矛盾特殊性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时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秦国文 《学习导报》2008,(12):28-29
认识事物,主要是认识事物的个性,了解事物的特点,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去我们讲如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什么总是强调“虚功实做”,就是因为宣传思想工作的确具有“虚”的特征、“虚”的特性、“虚”的特点,而把“虚”字做活、做实,正是这一矛盾特殊性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时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有一句含义深刻的话:“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句话,是颇有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根源,是促使我们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与时俱进”对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以及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与时俱进”,首先必须认清什么是“时”、什么是“进”。笔者认为,“时”,可以说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各方面的质所显示出来的综合点。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时”是由某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环境、时势、文化、人员等…  相似文献   

19.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毛泽东在收到诗友柳亚子因没有安排工作而写的一首带有牢骚的诗后,作的和诗中的一句.意思是劝柳亚子要看得远一些.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深入,工作有的是做.并要柳亚子放宽心。  相似文献   

20.
得失寸心知     
从少年时代就一心想当作家,没料到爬了十多年格子后却意外地走上了宣传思想工作岗位,而且干得认真而专注。一些文友见面就问:“报上咋不见你的作品了?”我说:“搞宣传工作呀。”他们大都不屑地说:“那有什么意思,枯燥无味。”我的回答是:“用心一而妙趣生,干咱这一行就别图名图利。”的确,选择干思想政治工作就意味着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就意味着要坚守清贫与孤寂的精神煎熬。一位老宣传曾这样说,搞宣传思想工作就是用燃烧自己生命的膏油去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