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在中小型家族企业治理行为所占的成分有多大,决定了治理模式选择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把治理模式分为弱关系弱契约治理、弱关系强契约治理、强关系弱契约治理、强关系强契约治理模式4种,在设定以上变量的基础上,以中小型家族企业老板作为调研对象进行调研,利用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最新研究指出,家族意图是衡量企业家族化程度的一个重要维度,它的提出对家族企业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家族意图与家族企业治理之间的关系也随即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家族企业天然存在着两类代理人,为了实现家族意图,中国的家族企业家是如何权衡利用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两种治理模式,在家族成员和外聘经理人这两类代理人之间实现动态均衡,非常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外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外几种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家族企业的治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应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契约理论看家族企业代际传递中的权威散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族企业代际传递的核心是权威传递。从契约(合约)理论的角度看,公众公司和家族企业的权威体系构成,前者以正式契约形成的治理权威为主导,后者以非正式契约形成的管理权威为主导,由于权威在性质和来源上的差异,管理权威的传递难度要比治理权威大得多。影响管理权威的传递存在着众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完善社会工作服务的政府购买机制、促进社会工作机构的良性发展符合"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思想转型的内在要求。本文以"深圳模式"为例,对由发展初期以岗位购买服务为主,到共治时期的项目购买,再到对社区组织实施整合和统一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社工机构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关系的变迁进行研究。指出不同时期的政策指向影响了社工机构的自主性和专业性,其行政化程度总体呈现出强—弱—强的趋势,并对治理关系的改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应急管理实践中,主要存在协同治理、合作治理两种模式,而协同治理模式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在已有学术研究中,将协同治理、合作治理不加区分甚至视为相同模式的现象比较普遍。协同治理、合作治理虽然有密切联系,但二者在主体地位关系、治理手段和治理价值取向方面却存在明显差异,是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有别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治理,比较适用合作治理模式。实现合作治理模式需要从五个方面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企业治理可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决定企业内部决策过程和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的方法;外部治理则是以外部市场来约束企业,这些外部市场一般包括经理劳动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以及技术市场。不同的国家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所起的作用不同,同时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结构也有差异。总的来看,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治理模式可分为两类: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本文着重于这两种治理模式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指出,社区治理正向着开放式社区治理的模式演化,即大量外部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带动社区治理水平的提高.开放式治理是一种不同的治理理念、一种崭新的治理模式,是社区治理制度演化、变迁并日臻完善的结果,是一种高水平的社区治理形态.笔者进一步对开放式治理的概念、制度基础、特征、演化过程、意义和可能带来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各个方面的研究均有所涉及,但在理论层面尚没有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为此研究分析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关键要素特别是在产权的基础上分析其演进过程,对扩展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已迈上一个新台阶,基础设施与服务条件普遍增强,社区干部队伍的素养普遍提高,社区服务的精细化与技术化水平普遍提升,但城市基层治理依然保留传统色彩,居民自治普遍不足,集权化与行政化趋势日益严重,呈现着"强建设弱治理"的基本格局。然而,"强建设"并不等于、更不能代替"强治理"。城市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转型,重点应转向"软件"建设,着力推动治理理念与体制的进一步提升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发起的治理实践在行动方向上有两种倾向:强推动与弱推动;在行动结果层面,又存在两种面向:无效与有效;在行动过程中为确保有效治理,常常需要整合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各自优势。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综合运用规划政治、干部考核、小组机制、情感治理、一把手负责等策略,党政体系、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被整合调动,有效治理呈现出别具特色的双重实践逻辑。有效治理的双重实践逻辑,确保了政府行动的合法性,同时为制度自信与治理现代化提供基础性保障。  相似文献   

12.
治理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兴起对我国的理论界和政府改革实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政府重要职能之一的社会治安管理,我国提出和实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面临着治道变革的内在要求。这种治道变革首先要在人的思想观念和认识层面上把根植于中国计划经济背景下实质为综合"管制"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统一到现代治理理论的框架中来,然后才有可能在辩证否定政府或市场单一中心治理的基础上,实现多中心治理的治道变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在党的决议中提出坚持依法执政,这是我们党在转换执政方式上的重大而理性的抉择.依法执政范畴应从执政方式的概念和执政活动的过程进行综合阐释.对中国共产党选择依法执政方式必然性的解说,主要从执政合法性、执政规律经验和治国兴邦方略三个层面切入,然后分析论证选择依法执政方式符合执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法治演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城市基层党建存在社会参与不足、合作治理乏力的现实困境。基层党组织如何通过空间治理路径促进整体性党建发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当前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议题。通过构建"结构—过程—绩效"分析框架,从上海市J街道党建空间治理实践入手,探究空间治理实现整体性党建的实现机制。从而发现,党组织、政府组织和社会主体的多元行动者系统在党建公共空间网络体系建设和党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多种互动形态和内外互动路径,促进多元主体间的认知嵌入、情感嵌入和规范嵌入,进而实现整体性党建的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15.
城区是城市基层治理改革的节点。我国城区社会在由管理向治理转型中,面临着治理空间、治理信息、权力体系、利益结构和文化愿景的碎片化困境。在整体性治理理念下,房山区通过组团式发展、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构筑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等措施,对空间、权力、利益、文化、信息进行协调整合,逐步建立了具有高灵敏性、快回应性、广参与性的城区社会治理体系。与此同时,要通过有机整合、精准配权、理念创新来规避治理实践中的机械整合、模糊集权和治理内差等诱发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创新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相关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乡村治理面临社会阶层分化、治理主体缺位、党组织建设不完善等困境,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迫在眉睫。理论分析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的逻辑机理,发现:党的领导是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坚强堡垒、创新基层治理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客观要求。新时代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农村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多元共治已成为农村环境治理共识。现阶段政府主导下的环境治理公众参与在实践操作层面存在参与意识薄弱、参与过程模糊以及参与机制缺失等参与失灵困境。不同于政府主导下的环境治理公众参与,社区介入依托于社区自身具有的激励优势、民主优势与自治优势为公众参与提供有利契机,有助于化解公众参与失灵困境。农村环境治理实践中通过社区介入推动公众参与的经验诠释了公众参与的动力系统、运作系统与强化系统等关键问题。有别于西方社会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模式,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在政府推动下借助社区介入从宣传认同、公开互动与授权合作等方面提升农村环境治理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乡村社会由现代的逐步转型,乡村社会形态在变迁过程中呈现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相互叠加的异像,乡村的经济、社会、秩序、道德都进入破碎-重构的通道面临重重困境,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环节的乡村治理面临重重困境。乡贤文化依附强烈的地缘、血缘、亲缘关系而生而长,内涵着特定场域内的风俗、人情、道德、礼法、情感、习惯及信仰,是我国千百年来乡村治理经验与智慧的宝贵结晶。当代新乡贤因其在治理传统、身份特性、能力资源、行为标尺、品德垂范等方面的“有用性”和“可用性”,为解构乡村治理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债权人作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结构设置,这已经是近年来强烈呼吁的形势所在。以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讨论,在我国,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行性。同时,域外现行公司治理机制中债权人参与模式为我国将来的借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