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两岸关系曲折发展过程中,作为非正式治理渠道“民间交流”看似“绵绵之事,无赫赫之功”,但是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开启了两岸交往的大门,推动两岸关系走上正常轨道及两岸交流的密切化,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填补了公权力真空,发挥了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化解两岸政治危机以及维护两岸和平局势,增进两岸人民相互认知和情感等作用。尽管民间交流并不能完全代表两岸关系的全部过程,更不能取代公权力间的合作,但只有两个公权力合作而没有民间交往,两岸的关系是不可能有扎实的基础的,在某种程度上,民间交流具有两岸公权力不可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政治伦理是研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道德准则、政治与道德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本文从政治伦理的角度解读、分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相关理论。建构两岸关系的价值目标体系与两岸交往伦理、互动规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中的两大政治伦理创新。探索两岸关系的政治伦理问题,对于深入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实质、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年是两岸未来关系的构建者,两岸青年的交流意义深远。两岸节事交流活动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搭建了桥梁,但也存在资源配置错位、内涵挖掘有限、交往缺乏惯性等问题,不利于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基于两岸青年参与视角,可从优化组织运作体系、推动民间社团交流、提高公众交往体验三个维度入手,提升对台节事活动的效果,为维护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党际交流是政治交流和政治互信的基础和核心。当前两岸经济文化往来密切,两岸关系有序、稳定、盘性发展。大陆虽寄望共同努力巩固政治互信,但两岸政治的机制化协商还远未形成。两岸高层党际交流时机方式的不成熟,不等于理论上、基层党务实务上的不探索、不思考、不接触。本文从战略定位、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发展途径、发展阶段和发展影响六个方面,在理论、战略及实务上对闽台、两岸党际交流进行了前瞻性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交往呈现出交往方式多样化、交往范围全球化、交往动机复杂化三个新特点,这构成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生与发展的现实背景,并对人们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分析这些特点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偏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偏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落后四个主要问题。而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教育的方法论,正凸显其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运用这种方法论,在社会交往视角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变革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将社会交往理念和规范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交往关系,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内涵,将社会交往教育列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社会交往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两岸交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而公共外交作为对外交往领域新出现的思维和模式,有助于分析两岸交往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同时对新世纪的大陆对台交往的战略布局也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陆政治发展与台湾政治发展同属中国政治发展的一部分。受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两岸的政治发展模式风格迥异,台湾形成的是一种西方式的民主政治,而大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两岸政治发展模式在政治发展的条件方面、政治发展的特点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两岸政治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国家统一是民主化的重要前提"。只有实现国家统一才能实现两岸民主政治的良好发展,两岸应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对方的政治发展经验,应携起手来,早日实现国家统一,探索出一条双方心悦诚服的政治发展模式,使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快速进行,引领世界政治文明之风骚。  相似文献   

8.
两岸“三通”问题是两岸关系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一直是两岸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实现两岸全面“三通”,不仅是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两岸能否迈向统一的必由之路。研究两岸“三通”问题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两岸“三通”基本实现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现实价值进行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太阳花学运"是各方面深层次影响因素长期累积、台湾部分势力利用反"黑箱"机会推波助澜的结果."太阳花学运"背后隐藏着多方的政治角力:国民党意欲扭转"执政"困境,民进党希冀取得选举优势,"第三势力"期望扩展政治空间."太阳花学运"对台湾政治生态、两岸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为实现两岸政治关系的稳定发展,大陆必须构建从利益共享到制度整合再到群众情感交流融合的更为细致、有效的动态机制,并适度调整对台政策.大陆应有限而有效地"让利",调整两岸关系的利益传导机制;建立多渠道的协商平台,改进两岸关系的信息传递机制;加强两岸青年交流,构建两岸青年的情感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交往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与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普遍化、系统化、社会化的交往关系体系。在现代交往中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走向统一,在现代生产力、交换关系、占有关系的协调统一中,在现代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过程中的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复合效应的存在,交往活动的负面效应日趋明显,南北问题有所加重,人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借鉴伽达默尔的人本主义哲学诠释学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思想,分析了海峡两岸对两岸政治协商起点产生分歧的认识论原因。笔者认为,对两岸政治协商起点的设定,不应是一个时间节点,而应是一个时间段。两岸政治协商的起点应是: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后期,中国境内不同政治势力展开政治路线竞争并导致中国内战,由此而形成非和平的政治竞争延续的两岸政治对立关系。对两岸政治协商起点的设定,应达成这样一种效果,即双方能在一国两制框架内求得历史视域融合并获得重叠共识,从而促成两岸正式开展政治协商以结束政治对立、终止内战状态。  相似文献   

12.
由于福建与台湾具有独特的“五缘”优势,闽台之间人员交流交往历史悠久。人员联系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的基础。出入境管理对闽台人员的交流交往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闽台人员往来情况看,出入境管理离形势发展的需要,离两岸同胞的期望还有距离,仍有发展和提升的空间。更加紧密的联系,需要更加密切的交流;更加密切的交流,需要更加宽松便利的出入境政策。为适应两岸形势发展需要,福建出入境管理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促进闽台人员往来,加强两岸同行交流,共同维护两岸同胞出入境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和平发展要有新思想,开创新局面要有新思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新事业和新创造,需要新理论新政策,两岸应怀有一种超越地域间政治矛盾长期对峙的新视野和新智慧,在多极化、多元化世界政治范围内重新进行思考、定位和选择.一方面我们要照看到两岸发展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不纠缠于历史,要有创造性的视角和眼光,更多的朝着未来或朝着两岸民情、民意去转变,超越某些政治狭隘和短视,排除西方敌对势力的阴谋干扰,着眼于中华民族长远的政治利益,着眼于两岸政治所共同追求的人民福祉和幸福,着眼于未来去重构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累积互信与尊重,培植共同利益,形塑共同价值,高屋建瓴重构未来,不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20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历了复苏、复兴、高涨和稳定发展四个阶段。尽管受政治因素的制约愈来愈大,但两岸经贸关系依存度逐步增强,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这不仅对两岸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亦对两岸政治关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87年11月1日,在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良久呼唤及两岸人民渴望团聚的呼声感召下,台湾当局终于做出有限制开放到大陆探亲的决定。自此,海峡两岸长达40年的隔绝局面逐步化解,两岸同胞尘封已久的接触与交往得以实现。在日趋频繁的民事交往中,两岸人民的通婚比例逐步增高,仅1997年,通婚人数即增至12 408对,且年均增长率在40%以上[1].如此迅增的通婚潮,引起了两岸法学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探寻两岸结婚制度的异同与整合,则成为保护两岸民众婚姻权益的先决条件和有效途径。一、结婚的要件(一)实质要件基于立法…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上,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已备受关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不得不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主客二元思维,转而寻求建立以交往实践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从获得交往体验到交往方式的互动,直到最终确立交往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交往实践机制就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我国对台的一项基本政策,有效地回应了长期割裂的两岸关系现实。它为完成中国现代化任务以及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政治环境;它是和平共处原则在处理台湾问题的灵活运用和新的创举:它为海峡两岸提供了政治整合以及政治权力分配的思维路径;它体现了两种不同民主制度共存的可行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它为两岸政治秩序提供了和平发展的构建模式。“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为构建两岸和谐发展和统一关系,将继续发挥重大的框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具有两岸语境、概念边界和政治逻辑的观念系统,两岸政治话语可以从类型划分、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三个维度建构两岸关系研究的新视角。基于政治话语和政治文化的内在联系,当前的两岸政治话语被视为两岸政治文化差异格局的产物。两岸政治话语的未来命运取决于两岸能否在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进程中创造出现代文明基础上的新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两岸交流沟通的不断深入,两岸在政治文化上趋向于向世俗化方向发展,这一过程体现出务实性、理性化、参与性、民意性、通俗性以及和谐性等特征。本文从政治文化之体系、过程、政策等层面就政治文化世俗化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作出分析,认为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利大于弊,是发展趋势,是两岸关系和平、和谐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政党政治是世界各国最普遍、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作为国内、国际上重要政治力量的政党,它们之间的交往,特别是执政党之间的交往,会给国家关系带来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党际关系,既是建立良好的国家关系的必然要求,又能促进国家关系的健康发展;相反,政党之间,特别是执政党之间关系的恶化会影响国家关系的健康发展。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党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发展同其他国家政党的关系,对外党际关系是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在对外交往的实践中,在不断总结党际交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步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