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心理特点◆李普涛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和腐败行为,从宏观方面看是一种社会现象,从微观方面看又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因为任何形式的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都是在行为主体的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在其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因此,研究犯罪主体的主观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此同时,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和趋势:从总体看,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呈现高发态势;从案发环节看,案件涉及领域多元化,重点领域突出;从涉案罪名看,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以贪污、贿赂案件为主;从犯罪形态看,集体共同作案犯罪突出,且作案手段多样化。其原因主要包括:权力不断扩张且过于集中;村务信息不公开,村务管理不透明;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监管失效;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审计制度不健全等。预防和打击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作为一项长期社会系统工程,应坚持走社会化的综合治理模式,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廉洁教育;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完善基层监督制约机制;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性现代化多功能港口,近年来港口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呈上升趋势,港口治安环境不容乐观。港口地区刑事案件的特点是:侵财类案件占发案的绝大多数;外来人口犯罪比例居高,犯罪特点发生变化;犯罪对象呈专业化,犯罪手段呈多样化、科技化趋势;职务犯罪案件特征发生变化;案件管辖权交叉难以界定等。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加强港口地区的治安管理,要从多方面入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把检察工作融入发展大局中;协调成立港区案件联席工作机构,建立案件定期通报制度;完善港口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犯罪防控体系;建立完善单位被害人制度,保护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略论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及根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权力是职务犯罪的前题;公职人员理想信念的错位、思想道德素质的滑坡是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体制转型过程为职务犯罪提供了机会;社会分配不公是职务犯罪的心理动因;执法不严、监督疲软、打击不力让职务犯罪主体有恃无恐。根治职务犯罪的对策是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领导干部是重点。把追究责任提到议事日程,加大监督和打击力度,加快改革步伐,缩短体制转型过程,尽快实现改革目标,从深层次铲除职务犯罪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的职务犯罪侦查模式是“以供求证”。新形势下,尤其是新《刑诉法》的实施,使职务犯罪侦查模式从“以供求证”到“以证促供”的转型迫在眉睫。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但是,实践中少数侦查人员对该制度重视不够,少数案件中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资料的全程性、与讯问笔录同步性存在瑕疵。需要完善同步录音录像的操作规程,增强侦查人员的规范意识,保证录音录像与讯问过程、讯问笔录的同步性,加大制度执行的内部监督力度。遏制职务犯罪轻刑化路径是要强化对职务犯罪立案及侦查过程的监督、用量刑建议权强化对审判的监督、落实上下两级院对案件第一审判决同步审查机制及加强对刑罚执行阶段的监督等。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警察本身职业化程度以及制度性腐败等问题使得警察职务犯罪日益严峻,逐渐成为了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呈现出内容上多贪利与侵犯私权,手段上更隐蔽、专业性更强且颇具群体性,社会危害性进一步扩大等特征。针对新形势下警察职务犯罪的新特征,有必要加强预防机制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建立“观念反腐”与“制度反腐”的创新型机制。借鉴国外立法,促进我国《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衔接,建议取消贪污罪、受贿罪定罪量刑的具体数额标准,改为“概括数额加其他犯罪情节”的模式;将非特定公物纳入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将贿赂的范围从“财物”扩大至“不正当好处”;取消被动型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和行贿罪中“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适当前置贿赂犯罪的构成条件,只要实施要求、期约、收受贿赂的任一行为即构成受贿罪或行贿罪且为既遂;增设利用影响力行贿罪;对贪利型职务犯罪增设相应财产刑,对行贿罪增设资格刑。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汶上县的征地领域职务犯罪呈现出涉嫌罪名集中,犯罪主体学历偏低,共同犯罪突出,社会危害巨大等一些基本特点;此类犯罪原因复杂,主要有犯罪主体法制观念淡薄,相关法律滞后,权力缺乏监督,征地事务不透明等;预防此类案件,需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权力监督,加大打击力度,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的预防应当从一体化视角入手,创新性地进行体系建构。加强教育,内化认识,使其“不愿”犯罪是基础性前提;加强监督,减少机会,使其“不能”犯罪是关键;严密法网,通过多元化的制度建设与措施安排,使职务主体“不敢”犯罪是核心。建立“不愿”、“不能”、“不敢”犯罪的三防体系,通过三者彼此之间的良性互补和共同运转,构筑预防职务犯罪的强大堤坝,从根本上预防或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从厦门特大走私案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近几年来职务犯罪状况,从厦门特大走私案中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探析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并对如何从源头上予以预防和治理提出了几个方面的构想.本文认为,当前职务犯罪一个突出特点是大要案数量明显增多,犯罪金额越来越大,涉案领导干部级别越来越高,有的案件同时涉及多个部门或多个环节,从而形成"窝案"、"串案".遏制职务犯罪必须实行全方位的社会控制和综合治理,从腐败发生的机理出发,在立法上完善惩治犯罪的措施,同时要加强对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从内心提高自我约束力,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存在的职务犯罪问题,应采取加强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用;加强监督,强化内部控制;加强领导,加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联合,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合力等措施,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案件大多属于智能型犯罪,犯罪行为人在作案前都有一定的反侦查思维准备.作案后则会利用虚假或更改财务会计资料来掩盖犯罪发生的事实,给侦查人员查办此类案件造成一定的困难。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通过对会计资料勘验在职务犯罪中的应用进行重点研究,探索公安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利用会计资料勘验进行侦查的具体方法,为公安机关办理此种案件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作为腐败现象最极端的表现形式,职务犯罪近年来日益猖獗。当前,虽然国家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学界、实务界对职务犯罪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但有关职务犯罪的个别化、特殊化的研究,还显浅薄。当前职务犯罪的现状是:贪污贿赂等贪利性犯罪是职务犯罪主要的犯罪形式;案件具体情况逐步发生变化;职务犯罪向相关领域逐步蔓延。而防治职务犯罪的路径是:在立法上完善对职务犯罪的防控,从制度上建立高效的廉政体系,在战略上坚持惩治的原则,在战役上要立足兼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面临着“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诘问。实践中检察权不正当行使甚至违法行使的案例时有发生,建立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是检察权自我净化的重要举措。检察权内部监督的核心问题在于理顺并平衡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之间的关系,需要从检察一体出发进行制度考量。检察权内部监督的要素可以分为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前者包括职务犯罪侦查权、逮捕权、公诉权;后者包括运行主体、运行过程、运行结果。完善检察权内部监督机制应同时兼顾动态要素和静态要素。从静态要素上看,应构建纵向维度的上下级检察机关及上下级检察官之间的监督关系,横向维度的案件管理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对职务犯罪侦查权、逮捕权、公诉权的监督关系;从动态要素上看,应在运行主体上建立检察官的职业化管理体制,在运行程序上实现内部流程规范化,在运行结果上实现考核评估机制科学化,建立起立体化的监督网络。  相似文献   

13.
拆迁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管理问题集中爆发的一个焦点,而大多拆迁问题的背后都有涉及职务犯罪。为了探寻南京地区内拆迁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和发案趋势,我们选取了2008-2010年南京市检察机关查办的拆迁领域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大量的调研,努力探求犯罪的主观原因、体制机制漏洞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原因,针对这些致罪因素,从政府职能改革、从业人员教育、拆迁制度改革完善和惩防并举等几个方面提出治理对策建议,为南京地区拆迁领域职务犯罪的风险研判和有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职务犯罪轻刑化成为普遍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职务犯罪轻刑化主要表现为立案起点高,自首适用标准宽泛,缓、免刑率高及刑罚执行不严格.这一现象成因包括对该类犯罪的认识不到位、官本位文化的影响、因取证难使得自首情节适用率高、审判人员被干扰及枉法裁判、执行阶段标准控制不严等.遏制职务犯罪轻刑化路径要强化对职务犯罪立案及侦查过程的监督、强化用量刑建议权对审判的监督、落实上下两级人民检察院对案件第一审判决同步审查机制及加强对刑罚执行阶段的监督等.  相似文献   

15.
职务犯罪轻刑化成为普遍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职务犯罪轻刑化主要表现为立案起点高,自首适用标准宽泛,缓、免刑率高及刑罚执行不严格。这一现象成因包括对该类犯罪的认识不到位、审判人员被干扰、执行阶段标准控制不严等。遏制职务犯罪轻刑化路径是要强化对职务犯罪立案及侦查过程的监督、加强对刑罚执行阶段的监督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西部地区乡村干部职务犯罪呈高发、逐年递增之势。从检察机关所查办的涉农惠民职务犯罪案件来看,该类犯罪具有鲜明的特征:窝案、串案居多,犯罪手段多样化,发案地域普遍化,作案时间持续化,社会影响恶劣,但司法机关的处罚偏轻。经调研发现,造成乡村干部职务犯罪频发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财务管理混乱、约束失范、监督缺位、打击不力、待遇偏低等外在因素,也有其心理失衡、法制观念淡薄等自身因素。这就要求在治理该类犯罪时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既要构建完善的涉农惠民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乡村干部的腐败行为,还要司法机关加大查办和打击力度,以儆效尤,遏制该类犯罪。  相似文献   

17.
职务犯罪是指掌握一定权力的单位和个人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的犯罪活动。它包括贪污、行贿受贿索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和营私舞弊等犯罪行为。当前,我国的职务犯罪比较普遍,呈上升趋势;大案要案触目惊心,恶性案件骇人听闻;单位犯罪遥遥上升;公款行贿时尚风气;被提拔与犯罪同步进行;班子集体犯罪,罪犯一窝一窝;丈夫犯案,妻子子女齐犯罪;营私舞弊升级换代,假官员,弹冠相庆,滥用职权,玩忽职务等等,是当前职务犯罪问题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李嘉 《工会论坛》2011,(4):139-142
近年来土地犯罪案件频发,逐渐演变为有巨大负面影响的社会问题。本文创造性地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土地行政人员职务犯罪进行解读和剖析,意在开辟土地犯罪研究领域内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文章借助犯罪心理学领域中的犯罪行为形成之内外化机制分析方法,从导致土地行政人员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化机制(如不良风气、人格扭曲和合理化等三个方面)和外化机制(如大环境影响、虚假管理、监督缺失和相对人弱势)两大方面剖析了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层面成因,并在此基础上,试探性地提出了若干预防对策:加强行业内教育;净化社会风气;整顿行业行风,克服异化接触;下垂行政体制的变革;提高土地部门工资水平;公开政务,加快立法,从严执法,加强监管;建立健全被害人诉讼渠道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发票违法犯罪从案件类型看,普通发票案件逐年递增;从涉及范围看,地广面宽辐射蔓延领域广;从作案手段看,犯罪智能化反侦查意识强;从犯罪效应看,危害严重且引发其他犯罪.成本低廉、需求量大、存在监管盲区是其多发的原因.深入开展源头控制、深化开展部门协作、快速升级发票技术含量不失为有效遏制、打击发票违法犯罪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和犯罪 ,法律失去执行和监督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从近年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滋长蔓延的势头看 ,综合治理职权、加强法律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从建立法治国家的长远目标看 ,法律监督更是一个必须加强的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改革 ,完善监督法制”,高检也提出要“严格执法 ,狠抓办案 ,加强监督”。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怎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完善法律监督职能作用 ?笔者提出几点初步的意见。一、法律监督要明确其在监督体系中的定位在立法、执法和监督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