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要刊视点     
《求是》2004年第11期 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 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养,持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读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劳动就业的理论演变经历了从配第—克拉克定理到库兹涅茨法则、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其发展、多种理论观点的劳动力流动模型三个阶段,揭示了产业结构和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而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是复杂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伴随着技术进步,会使旧产业衰败、新兴产业兴起,并且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导致劳动力素质发生变化,人力资本投资增加,缓解就业压力;也会使城镇化水平提高,创造就业岗位;管理水平和制度障碍,使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进而使就业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化反馈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而就业结构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又反之制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式和途径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较深,急需根据产业结构布局进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就业引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建国60年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的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顺利转移而其家庭中的被抚养人口未能向城市转移,形成了农民工家庭的两部门生存格局.公共服务制度和农村财产制度与非农产业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要求不适应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制度原因.人口城市化的推进,需要改变约束非生产要素人口转移的财产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5.
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周济 《求是》2004,(11)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持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仅仅掌握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文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无论是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还是向城镇…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流动是任何以农业为初始状态的国家实现工业化所无法绕开的路径,它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调整的联系非常紧密,是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变化的主线。宁波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经过了5个阶段后,农村劳动力过剩与劳动力结构缺陷并存,亟待破题。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始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在全国的蔓延,我国劳动力成本呈加速上涨之势。基于2004—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得出,劳动力成本每增加1%,非农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下降16.21%,这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演进产生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剑  庞丽华  闫萍 《前线》2012,(5):24-26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就业结构变动。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居中、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的发展格局,导致北京市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的传统部门是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力。  相似文献   

9.
任勤文  孙月平 《唯实》2012,(3):46-54
在江苏省1990-2009年的宏观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三次产业结构及与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江苏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以及目前出现的矛盾,指出政府行为在调整二者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政府应调整其行为作用方向,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南山区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遇到了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趋尖锐。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就业机制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因此,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步伐,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今后宁南山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呈现出本省产业结构的新特点,面临总量矛盾不减,结构性矛盾加大,两种矛盾交织并发的严峻形势。要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调整劳动力结构的思路,在所有制结构变化中实行政府保护性就业,重点做好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史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供求量平衡和就业结构协调的过程。在劳动力充分供给条件下的发展中国家,均衡则特殊地表现于农业劳动力有序转移,并有效地配置于现代化部门。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和劳动力供求总量平衡问题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 我国农村拥有9亿多人口,4亿多劳动力,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即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到本世纪末还要新增近1亿个劳动力。这就是说,在本世纪内有2亿劳动力需要安置就业岗位。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数量、素质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由于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充分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繁荣南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词典     
结构调整 亦即经济结构调整,是指对国民经济各要素之间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进行重新组合与优化的过程。目前,结构调整主要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一方面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报告及三中全会迈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中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加快乡镇企业和其非农产业的发展,为交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为今后农村劳动力传移、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指明了方向。正确的认识、研究和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前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本文就福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作初步探讨。一、在业人口产业结构变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6.
"十五"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宁夏就业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受人口总量、生育率及生育政策的影响,"十三五"时期宁夏的劳动力供给压力依然较大,必须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促进就业数量的增加与就业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必然结果,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也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区际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相辅相成,劳动力流动和资本流动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是相反的,劳动力流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一个国蒙内部的区际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包括"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九省二方"在内的我国省区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存在劳动力流动规模大、趋势强、资本反向流动、产业结构趋同化等特点和问题.在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要顺利实现"泛珠三角"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需要合理引导区际要素流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总量的扩大,我国农村社会经济亦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结构变动不协调,城市化进程迟缓,大量劳动力滞留农村,城乡社会发展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此做出分析,提出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总量的扩大,我国农村社会经济亦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结构变动不协调,城市化进程迟缓,大量劳动力滞留农村,城乡社会发展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此做出分析,提出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