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类是通过五官吸收知识的,其中吸收最多的就是眼睛。根据实验,人类所吸收的全部知识,83%是来自眼睛,11%是来自耳朵,其余包括鼻子、嘴巴等所获取的知识仅为6%。因而,文字对于人们学习知识、训练思维的影响占据着天然的优势。汉字是建立在象形字基础上的表意方块文字,最大特点就是它像图画,识读汉字其实就是看画展。从汉字的特性来看,汉字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程奕 《求实》2009,(Z1)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并沿用至今的表意体系文字。古老的汉字以其强盛的生命力,承担着记载、传承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功能。汉字的表意性,尤其是汉字的形体特征和独特的构造法,为我们从中探寻历史文化的生动印记提供了可能。军事现象作为人类社会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在汉字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同语言一起,是人类认知世界、相互交际和社会联系的重要工具。文字的产生和使用,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世界上的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并以其各自的特色,共同构成纷繁复杂的语言文字大世界。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不仅具有极其独特的形体结构.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它以其绝无仅有的特征和品格.独矗于世界文字之林。因此,正确认识汉字的性质和功能,深入理解汉字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对增强民…  相似文献   

4.
董雪松 《世纪桥》2012,(1):110-111
徐通锵先生在他的《语言论》一书中指出"字"是汉语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各结构层面(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的结构特征都交汇于此。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字是汉语的载体,也是汉文化的"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如果发挥汉字的本质特征,便找到了汉字教学之根本,从而提高汉语教学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遗泽深厚。它是“无声之音”,对人的品德情操的陶冶,辐射力是相当大的。加强和搞好学生的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焕起学生的进取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中国汉字有其独特的构成特征。我国最早的文字起源于图画说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方由图画文字演变成象形文字。文字,虽然高度抽象化了,但它仍带有原始象形文字的深深烙印。这种象形的本身则具备了人格的象征和艺术构成的基础。汉字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声、义三者兼而有之。不少字见其形可读其声,还可以辨其…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人作家一方面通过母语生活在民族传统中;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居住国的语言获得现实生存.这种语言的“双栖”状态凸显了他们最本质的生存状态.在以文字想象中华的“语言共同体”,海外华人作家不仅摆脱国界、“中心”等界限的束缚认同中华文化,而且以心灵与母语的相通相融来完成原乡意义上的合一,让母语滋养起更多的个体生命.海外华人作家有着对民族语言“积藏感”和“延续感”的不懈寻求,他们以丰富的想象复苏了汉语具象性的活力,把汉字的积藏感表达得独异而丰富,文言传统、方言形态的开掘则使得母语语言彰显出延续感,丰富了汉语写作的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7.
幸福猪年     
佚名 《廉政瞭望》2007,(3):58-58
2007年是农历丁亥年——猪年。猪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动物,所以我们汉字的“家”,就是在“宀”下有“豕”,望文生义,只有住处养得起猪才称得上是有了家。猪  相似文献   

8.
《彩色的世界》一书,是当代著名记者穆青著文、摄影,新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一部文图并茂的散文集。全书46篇文章,262幅图片,引导我神游了世界59个国家。书中散文诗般的清新文字和生动优美的图片,使我分享了世界风景名胜之美,更进一步了解了入类在征服大自然中所创造的占文明、古建筑、占遗址之厚重的历史;还有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的那些点点滴滴、丝丝入扣的人生哲理,使我感受到“世界没有阻隔,人心从采用通”的人性之美。门h阅读《彩色的世界》一书,tew我看到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无限的美以及人类为改造大自…  相似文献   

9.
袁浩 《奋斗》2011,(4):63-63
学习的渠道很多,“阅读”无疑是其中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阅读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能纵横古今遨游四海.可打开人们的心灵之窗,透过文字的洗礼,让人变得丰富开阔,进而拥有多采多姿的生活。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发现,通往美好未来的必经之路在于阅读,而且越早启蒙越好。  相似文献   

10.
山清水秀,海晏河清,是人类敬畏大自然而得到的回报;地震海啸,水灾雾霾,是人类蔑视大自然而受到的惩罚。 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敬畏之心。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才能有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才会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免受灾害灾难之苦。  相似文献   

11.
生病了找医生,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可是,你千万别以为惟有人才能当医生,其实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也能妙“手”回春,治疗人类的某些疾病。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向来有敬惜字纸的传统,但是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化精英对传统的反思也有极端之时,譬如对于千年延续下来的汉字。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4月号发表文章《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认为:“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鲁迅更是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就连素称稳健的胡适也坚信汉字必须废除。  相似文献   

13.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忙于国事中的周恩来,对这场浩劫的到来感到难以理解。他和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一样,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在“文革”之初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  相似文献   

14.
未来5到10年上海农业发展将会呈现如下发展趋势。一、更注重“绿色”G D P贡献和“服务”G D P贡献农业作为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的永恒基础。但现代都市人对农业的追求不只是生存需要,还有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解决市民“肺”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解决“肺”的同时,人们又希望更多地下乡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回归大自然。城市越发达,离大自然越远,人们对农业的生态期待越多。市民生活水平越高,对农产品安全卫生要求也越高。这是城市内在生存生态平衡的客观规律。在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功能不同。尊重农…  相似文献   

15.
正山清水秀,海晏河清,是人类敬畏大自然而得到的回报;地震海啸,水灾雾霾,是人类蔑视大自然而受到的惩罚。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敬畏之心。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才能有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才会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免受灾害灾难之苦。"天有所不敢,故冬不雷而夏不雪;地有所不敢,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文字改革是修整方块汉字,并补充、创造汉语拼音文字的工作。有两大组成部分,一为汉语拼音运动,二是汉字简化运动。吴玉章在这两方面都作了巨大的贡献。新文字运动成效显著1940年秋天,正是陕甘宁边区被国民党封锁最困难的时候,吴玉章却每天骑着毛驴,穿过黄土路,从延安北郊的杨家岭,赶到南郊的教师训练班,给未来的新文字老师们上课。吴玉章正忙着与林伯渠一起推行拉丁新文字试点。他从1928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法治为良法之治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什么样的法才是良法?人类历史上,学派林立,观点各异。笔者认为,“三个代表”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成良法的客观标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构成良法的主观标准,良法的标准应是主客观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为摆脱文学批评的寄生状态进而张扬文学批评的主体性,中国的金圣叹、法国的罗兰.巴特、美国的希利斯.米勒等分别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不倦前行,并最终都走到了人迹罕至之处。金圣叹在初心与文心的细微区别中写下了集批、改、删于一体的圣叹文字,以求与作者在灵魂深处的共鸣;罗兰.巴特则直截了当地宣告作者之死,将可读的文本变为可写的文本,为文学批评开出自由之途。所有这些并不是为文学批评确立一个公式,却提示了文学批评在某一向度或可达致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9.
黄广宇 《探索》2005,3(3):4-7
“三个代表”文字简练,内涵丰富。从非核心词看,“必须”表达了应然性和自主意识的思想内涵,“始终”表达了一贯性和追求理想境界的思想内涵,“代表”表达了实践性和主体性的思想内涵,“中国”表达了务实性的思想内涵,“先进”表达了规律性、引领性、超前性和世界性的思想内涵,“发展”、“前进”表达了动态性和与时俱进性的思想内涵,“要求”表达了系统性的思想内涵,“最广大”表达了广泛性的思想内涵,“根本”表达了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统一的辨证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有四个面相,也是四个构成性问题:返本、继承、超越和批判。此四个问题合理的解决理路当分别是:把返本与开新统统纳入大文化视野以及人类精神的当代走向之中,呈现一组相对比较真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立足于自觉的中华民族意识并联系普遍的中华民族心理,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中提炼出超越应用哲学和自给自足哲学的哲学问题来丰富发展马哲;超越问题已将马哲定位在世界哲学的架构里,因此不应局限在形态创新层面,而更应致力于对世界提供一种独特的智慧;中西马科对话才是更加合理的批判逻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只有同时发散繁衍这四个问题并渐次收敛趋同之,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才能生成,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更具解释力(包括政治解释力和科学解释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及马工程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