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贤胜 《江淮法治》2008,(20):21-21
近日,“毒奶粉”事件重新上演。在国内22家企业生产的。69批次婴幼儿奶粉产品中.都被“添加”了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这其中.以“三鹿”产品最为严重.含高达2563毫克/公斤,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伊利、蒙牛、雅士利等知名企业亦在其中。  相似文献   

2.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09,(10):16-16
“贱女孩”案件开庭的消息再次在舆论界掀起对“潜规则”的讨论,这距离韩国女星张紫妍自杀不过月余,“潜规则”的旋风又从韩国刮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3.
王菲  马祥平 《政府法制》2009,(13):42-42
部门潜规则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也助催了交通事故救援与城市道路停车收费等相关“产业”的兴盛。一些交通管理部门看到其中隐含的“巨大商机”,将部门权力、公共资源“潜移默化”为部门垄断利益。  相似文献   

4.
日前,刘云山同志在河南调研时期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严管理干部、管好干部,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显规则”不落实,“潜规则”就有市场。刘云山同志的这番话,既体现了中央的一惯要求,也击中了当前选人用人工作中的时弊,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时下,一些地方干部选拔工作中的“潜规则”很有市场。一些干部的任用形式上走“程序”,实际上是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有的表面上走的是正常程序,实际上搞的是“暗箱操作”。初始提名“个人授意”、民主推荐走走形式、考察考核“自我论证”、个别酝酿“统一思想”等“潜规则”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5.
武采办 《中国监察》2008,(10):34-35
近日,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访问等多种形式,对政府采购主要环节中存在的“潜规则”现象、成因和治理难点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潜规则”现象的思路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所谓“潜规则”,就是隐藏在背后的和现行法律法规相违背的而又实际起作用的规则。 时下,“潜规则”存在于我国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严重地阻碍着法律法规的执行,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是一种典型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7.
谢时伟 《检察风云》2011,(21):52-53
王炎祥,1952年12月出生,郑州市新密县人。曾担任郑煤集团副总经理、多管局局长,是副厅级领导干部,因犯贪污、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目前在省豫东监狱服刑。这个从讨饭娃出身到身披无数荣誉,最后身‘陷囹固的“国企老总”经历了引撇变呢?  相似文献   

8.
陈可 《法人》2011,(3):13-13
每个行业都有既定的“潜规则”,有些尽管说起来骇人听闻,但在业内却早已司空见惯。房地产业也毫不例外,从铺天盖地、眼花缭乱的楼盘广告,到令人后怕的房屋质量隐忧;从地王高价拿地拖延入市,到开发商捂盘惜售;从银行贷款失约到购房者信息被贩卖……楼市“潜规则”伴随了购房者买房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梁智强是新加坡著名导演。同时,他还有一个“顾家好男人”“好爸爸”的形象,颇受人尊重。然而,就是这位名导演,近日被曝他多次“潜规则”女主角,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先后有12位女郎集体自曝与他有婚外情,其中有演员、名模、女歌手、酒店妹甚至还有变性人。  相似文献   

10.
罗雯瑶  黄冲 《政府法制》2009,(19):46-47
餐馆要收取餐具消毒费、开瓶费,酒店12点退房,买打折商品和特价商品不能质量三包……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明确提出“挑战消费潜规则”。据中消协不完全统计,已在各地征集到800余条消费潜规则。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新闻社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053人参加),仅0.6%的人表示“没遇到过”消费潜规则。  相似文献   

11.
司法活动中存在潜规则,容易产生司法不公、降低司法效率、贬损司法权威。要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就必须打破这些司法潜规则。建立“审者负其责”的制度,做到审理与裁判的一致;确立内外沟通的桥梁制度——裁判文书公开制度。并将合议庭少数意见在裁判文书中公开;确保新闻媒体报道的畅通,保障民众的知情权。这样既能强化法官的责任意识,又可使正义以民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提高民众对司法权威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政府法制》2009,(17):34-35
当前,许多年轻人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党政干部,迈入“新官”行列。据媒体报道,年轻干部正在成为腐败案件发生的高危人群。两年来,广东因违纪违法被立案查处的人员中,31岁至45岁年龄段违纪违法案件占大多数,共计127人,占55.95%。此前,有反腐专家将年轻干部腐败归纳为“三五现象”、“二六现象”。有人认为,官场潜规则导致原本正直、清白、有理想的“新官堕落”,足否如此?年轻干部成长与服务型政府建立完善有何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3.
廉立 《天津律师》2004,(1):44-45
律师执业是依照律师执业规范、职业道德,以事实(证据)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律师在执业过程中,经常发生民间的“潜规则”与以上原则相碰撞的情况,以至有的律师为了迎合当事人的需要,其中包含为了律师个人的利益,抛弃了律师的执业规则,而使用民间的“潜规  相似文献   

14.
前卫 《政府法制》2009,(15):33-33
如今,“潜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跑官要官、学校招生、公务员招录、年节送礼、各类排行……“潜规则”像癌细胞一样,逐渐向社会肌体的角角落落扩散和渗透,让许多人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5.
陈东升  李中 《政府法制》2009,(12):11-12
浙江省工商部门近日连续查获几起酒水商业贿赂案。据悉,这仅仅是整个行业的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着由来已久的行业潜规则:厂家和供应商为开拓市场,支付“进场费”、“管理费”、“促销费”、“展示费”等给零售商,严重妨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而最终的冤大头无疑是消费者——因为所有的经营成本全部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  相似文献   

16.
最近沧县检察院牵头召开支农惠农资金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座谈会上,令很多涉农部门感到头痛的是“潜规则操作”下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感情投资”该不该人罪问题。作为基层官员,要有所为,就要“跑部进钱”,通过“潜规则操作”“感情投资”打通“人际关系”.努力吃到偏饭,争取项目,地方得到优惠,称之为“有作为”为老百姓办了实事。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一次次为好规则和为创立规则做出贡献者鼓与呼。这一次,我们首次谴责“规则”,那是些虽然盛行却违背良知、人性、法律的东西,人称“潜规则”。“撞残不如撞死”,就是一则潜规则。一段时间以来,这一人性丧尽的“规则”在亿万司机间流传,甚至有人“照方抓药”。  相似文献   

18.
白丁 《政府法制》2010,(12):4-5
西方风俗以询问女士芳龄为失礼,而中国官场以打探“真年”为禁忌,此恰能相映成趣。与靠好爸爸做官者大多虚增年龄的做法相反,通过科举得官者有不少人自减年龄,就连《儒林外史》中的那个“忠厚人”范进都一减就是24年,那些滑头滑脑的人该减多少?  相似文献   

19.
李婕 《法律与生活》2009,(10):14-15
明星梦遭遇潜规则 “希望你能真诚待人,为你自己也为其他人,不要让别人再上当了。也希望你早日抚平内心的创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王丽娟温柔但威严地对咪咪(化名)说道。  相似文献   

20.
唐代名臣李吉甫深明时政,为相时勤政为民,追求公平正义。但他也遭遇过“潜规则”,虽说只是一段意外插曲.但今天看来,仍然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