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高兴与新闻界的朋友们再次见面。我的讲话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简要回顾一下一九九一年我国专利工作的发展情况;第二,谈一谈一九九二年专利工作的主要任务;最后,介绍一下修改我国专利法的基本情况。一、一九九一年我国专利工作的发展一九九一年我国专利工作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关于“充分发挥专利制度的作用,保护知识产权”的要求,埋头苦干,开拓前进,我国的专利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年专利申请量突破5万件大关,申请总量超过21万件  相似文献   

2.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的介绍了我国专利制度的立法及修改历程后,对第三次修订涉及的条款及其内容进行概要的说明,其中对第一章总则和第六章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文中着重比较了专利法修订前后关于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判断标准,并详细介绍了外观设计专利制度修改的有关保护客体、申请要件、授予专利权实质性条件和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蔡薇 《法制与社会》2015,(7):254-255
在《新专利法详解》中提到:“之所以规定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我的范围,是因为我国专利制度采用的是先申请原则.如果允许申请人对申请文件修改超出原始提交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就会违背先申请原则,造成对其他申请人来说不公平的后果”.有些人认为:第一是防止申请人以来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在申请日以后通过修改专利申请文件来完成发明创造,从而获得不正当的利益;第二是防止申请人不重视申请文件的撰写,使得公众不能清楚准确地理解发明.本文就实用新型专利审查中修改是否超范围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专利法在其诞生之初及第一次修订过程中 ,十分注重与专利制度国际化趋势相协调 ,因而我国专利制度在整体上是符合国际趋势的。不过 ,专利法第一次修订以来 ,国际专利制度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次修订专利法 ,与国际专利制度接轨就是修订的一个重要原则。第二次修订后的专利法在与TRIPS接轨方面增加了“许诺销售”、诉前临时措施的规定 ,取消了“终局决定”的规定 ,改进了强制许可制度。在与PCT接轨方面则主要是明确了中国单位或者个人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的权利和应当满足的条件。这些修改 ,无疑使中国专利制度在向国际协调方面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中国专利法自1985年4月1日实施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现在,已有6万多件发明创造申请中国专利.这些申请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56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专利局已审查批准了1万多件专利申请,其中有的已开始实施.据25个省、市、自治区及7个开放、计划单列城市的不完全统计,新增产值25.6亿元,创利税4.54亿元,创外汇3874万美元.这些成果表明,在我国实施专利法是一项成功的改革.李鹏同志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告了我国“已经建立专利制度”。我国专利法实施取得成功,首先因为制订了一部比较好的专利法,这是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功绩。中国专利法肯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潮在中国大地涌动,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在呼唤着专利制度。1980年中国专利局成立,1984年3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专利法,1985年专利法实施,1992年9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专利法的决定,这些都标志着专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和群众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强烈地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发明人。在机械领域中,从国际专利分类表(IPC)中的机械工程(F类)和作业机械(B类)来看,1985年至1990年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累积申请量F类为18817件,占发明和实用新型申请总量的12%,B类累积申请量为28459件,占发明和实用新型申请总量的18.2%。两者总和已达47276件,占发明和实用新型申请总量的30.2%。也就是说,在我国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每10件中就有3件是机械类的申请。从具体门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经过五年的反复讨论和修改,于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二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专利法的通过和颁布,是我国经济立法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经济和技术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正确认识这一改革和我国的专利制度,对于保证专利法的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专利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技术发明制度在当代世界,各国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技术发明给予奖励和保护,但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国情不同,所采取的具体制度也就不一.有的实行奖励制度,有的实行专利制度,还有的是实行介于两者之间的“奖励——专利”双轨制度.我国一向是典型的奖励制度实行国.  相似文献   

9.
我国专利法实施已7年多。实践证明,专利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表明,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专利制度对我国国情的适应性问题。 1.一件专利权归属案反映出的我国国情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技进步的春天也给贫困地区比较集中的大别山区带来了勃勃生机。这里的一个贫困县竟在专利法颁布不久就申请了该县有史以来第一件发明专利“多功能急救床”。然而,从专利申请之日起便引发了发明人与其工作单位之间的专利权归属纠纷。官司打到县委、县政府均未能解决,最后便是诉诸报  相似文献   

10.
1992年9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修改专利法的决定,新专利法已于1993年1月1日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的专利保护水平向国际标准靠拢,我国专利制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及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发展情况,对中国专利法第五十一条关于强制许可理由的规定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专利法自1985年4月1日实施以来,现已两年有半。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中国专利局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四万五千件申请。就申请量而言,我国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些差距,但是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据了解,日本建立工业产权制度后的二十年间,申请量每年仅五千件。我国的专利制度是国家经济和科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成果,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专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代  相似文献   

12.
邵冲  冯晓青 《中国审判》2013,(10):55-57
<正>作为世界上较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美国的专利制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专利制度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发展至今,该制度对于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专利法的修改对于我国正在进行之中的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也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一、修改背景美国1789年宪法第1条第8款第8项为专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立法基础。1790年,美国诞生了第一部专利法——《促进实用技术进步法案》。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专利制度进行了多次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专利审查的有关规定指出,申请日以前,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并且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申请文件记载的同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申请(即抵触申请),在判断新颖性时要作为现有技术来考虑。这条规定与欧洲专利公约和联邦德国1968年修订的专利法的有关条文基本相同。只是他们称“抵触申请”为“老申请”。绝大部分国家的专利法都规定,不能将专利权同时授予两件相同的申请。那么,各国专利局对实质上完全相同的申请是如何处理的呢?大多数国家采用“先申请制”,即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即<专利法>第三次修改),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专利制度发展历程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美国发明法》在2011年9月16日正式生效.这项综合性改革方案使美国国会终于完成了长达30年的专利法革命,并牵涉到美国专利法的几乎每一个基本的方面.其对美国专利制度的影响之大,被认为是仅次于1952年《专利法》的一项制度性革命.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受世人关注的是一项改革,就是对《专利法》第102条的修改.2013年3月16日之后,美国结束了自1790年首次制定专利法以来所奉行的“先发明制”,而改为“发明人先申请制”.与一般理解相反的是,它并没有完全采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先申请制”.同样应当注意的是,尽管人们理解AIA对《专利法》第102条的修改具有革命性,但它实际并未完全抛弃现行专利法的基本规则、基本概念与原理.因此,为了正确理解美国专利法的发明人先申请制,有必要从《专利法》第102条的文本入手,比较其在AIA实施前后关于新颖性、现有技术、宽限期、披露等概念与规则的异同,以及它们与其他国家专利法相关制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引言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年8月9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其研究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及其修改说明。根据其修改说明,本次专利法修改主要针对我国专利制度运行中保护不力这一突出问题,以"加强专利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为核心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解  相似文献   

17.
刘志会 《知识产权》2012,(7):106-107
第三次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在实用新型初步审查范围中增加了明显新颖性审查,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明显新颖性审查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从多方面论述明显新颖性审查对提高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质量、推动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平衡审查效能是现阶段加强明显新颖性审查的主要考虑因素,指出实现全面提升实用新型专利质量的长期目标需要申请人与行政部门长期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专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发展状况发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激发了中小企业创新热情,促进了专利制度在中国的施行,促进了专利技术流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国高度重视实用新型专利质量问题,也同时注重保护国外在华专利技术权益。我国专利电子申请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专利电子申请率从2010年之前的不足7%,到2010年的26%,2011年的67.2%,再到2012年81.9%,全国专利电子申请率3年上了3个台阶;全国专利代理机构的电子申请率也是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19.
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5年之际,记者走访了中国专利局局长高卢麟同志。高局长在百忙之中,就我国实施专利法以来,在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了哪些作用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专利法》实施以来,在我国的改革开放、科学技术进步方面,起了哪些主要作用? 答:1984年4月1日,在我国实施了《专利法》。五年来,有一大批专利技术得到了广泛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此期间,受理各类专利申请137179件,其中国外申请26500件,国内申请110679件,占申请总量的80%,实施率为30%左右,为国家创造了几百亿元的新增产值。由此可见,专利制度的建立,首先是极大地调动了我国人民进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其次是起到了鼓励开发、鼓励实施的作用。专利保  相似文献   

20.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后,<专利法>第23条中引入抵触申请的相关规定,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之间是否可互为抵触申请成为业界争论的问题.从抵触申请制度的立法宗旨、我国的司法实践以及国外判例和相关规定入手,分析了尽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者的保护对象及范围不同,但其可以记载相同的发明创造内容,保护范围之间存在交集,因此规定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之间可以相互抵触有利于技术或者设计的创新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