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不仅是一种数量的增长,更是一种结构性的突破,逐渐形成了需要从政治哲学角度分析和把握的东西.本文在阐明对中国发展进行政治哲学思考的基本理据的基础上,从当代中国面临的政治范式转换的角度对中国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与中国发展的经济起飞相匹配的政治起飞模式和政治文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媒体与商业机构、受众和政府的关系角度来看,政治传播模式主要有自由主义模式、社会主义模式和社会责任模式三种,由于凤凰卫视所处的独特的社会环境,它的政治传播模式不完全等同于以上三种而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凤凰卫视政治传播的新尝试顺应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对转型期中国政治传播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彭先兵 《桂海论丛》2009,25(2):22-25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未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模式.我国30年的改革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其间的大突破也有着相应思想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就是"南方谈话"引发思想解放运动出现又一轮高潮的直接成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需要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的高潮,需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有关"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行总结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我们需要从"实践历史"的角度重新检讨所谓"自由市场"国家的实质性经济发展过程,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政治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路径与中国政治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传播研究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近代大部分的传播学效果研究都得益于对政治现象的考察和分析,以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劳德的文章《政治传播效果范畴的再审视》为出发点,可以从政治传播的角度来考察效果理论研究的新路(O-S-O-R模式),进而对中国政治传播研究进行简单评述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指导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及其执政理念的变化是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关键性自变量。从理论坐标上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变革与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关联体现在执政党合法性重塑、适应性转型以及政治发展推动力等方面。从现实坐标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改革式重构"和"发展式转换"两次意识形态变革,这从不同层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从发展坐标上看,执政党要增强意识形态实践性、认同性、包容性以应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挑战。现阶段"中国梦"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意识形态创新,为探索中国政治发展开辟出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沈亚平  许欢科 《前沿》2006,2(1):3-6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形成和确立了中国式的政治发展思想和模式,这就是增量改革的思想和模式。从政治发展理论的视角回顾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历程的轨迹和总体设计,深刻理解邓小平的政治改革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发展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政治样态.本文从世界现代化、中国历史与国情和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多维视角探析了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轨迹,认为中国政治发展模式是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政治发展过程中,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政治发展模式的特色从根本上制约着国家政治生活变化的基本状况.本文通过对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特色分析,从整体上展示了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基本架构和总体样态.  相似文献   

9.
何瑞强 《长白学刊》2013,(3):121-125
邓小平构思和阐述了中国模式的基本理论,并对中国模式进行了实践摸索。正是在邓小平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先沿海发展后内陆发展、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有层次、分步骤的渐进模式;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经济开放区,从点到线再到面的示范模式;"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发达国家的跨越模式。以上述三种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模式"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开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模式"的新阶段,提升了当代中共党史以"中国模式"研究为主题的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治现代化既是"政治"的现代化也是"现代化"的政治,既体现了政治现代化的共性也体现了政治现代化的个性,而"政治"现代化与"现代化"政治、政治现代化共性与政治现代化个性的有机统一则构成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根本属性,它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最为突出的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区域政治合作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区域政治合作对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提升与促进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东盟区域政治合作基于双方相互依存互推共进的"协同合作"模式,这一模式的未来发展有赖于双方协同开发新的共同利益,从而构筑深度的政治互信,推动中国—东盟区域政治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从历史的维度考察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党内法规文本(1978—2012)为考察对象,探讨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制度演化模式"。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政治周期为依据,经历了以恢复健全制度、配套建设制度和统筹调适制度为演化表征的三个发展阶段;探索形成了以党的主体自觉为先导、以党建问题倒逼为动力、以渐进演化模式为路径的创造性党的制度改革模式;运用这一制度改革模式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前瞻性审视,预防"内约失效"的"法治化"理念更新、防止"制度虚置"的"民主化"动力开启和破题"权威消解"的"内卷化"问题破除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关键的问题"与"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解决中国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现存的错综复杂的诸多问题,从源头上杜绝严重危机发生的可能,只能寄望于改革,这算是一个共识。但这个共识并不清晰,不同阶层、利益群体与观点人群都有各自的改革标准及期望,由此也造成了所谓改革"顶层设计"话语流行多年,真正可以称为"顶层设计"的政治改革及社会、经济改革均陷入停滞,某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  相似文献   

14.
中俄模式:基于转型经济学的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型,以苏联和中国为代表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道路,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转型模式,前者葬送了社会主义制度,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后者则创新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全民福利的增进。从转型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两种道路在转型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转型方式、价格机制的形成、所有制改革、企业组织形式的转换以及宏观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等六个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别;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对转型深化期的中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如何科学地推进转型深化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5.
吕亚娟 《前沿》2007,(8):79-8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之间的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角度共同探究和谐社会的建设途径,才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从政治发展的视角解读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需求,指出政府作为一国政治的核心,要应对改革面临的压力,实现由"控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此来体现公民本位、推进多元治理、促进公平正义、引导民主政治,从而保障社会其他层面的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从转型政治学看三十年中国变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现行的中国政治模式是一种介乎于完全没有社会多元化的全能主义旧体制,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民主政治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政治形态.相对于世界各国已有的转型模式而言,这种可以称之为"中国--越南模式"的体制,是转型分类学上的一个新的"物种".这一发展模式所具有的对变迁过程的可控制性,经济动员能力与整合资源的优势,以及它在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困难与矛盾,均可以从这一模式的结构特点中得到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路径的研究,理应成为国际范围内的"演化政治学"研究最有希望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近 50年里政治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 ,既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是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意识形态、政治领导方式、政治权力结构、社会阶层分化、国内政治局势、对外政治关系等是影响中国经济的几种主要政治因素。本文分别对这几种政治因素的特点、其对经济的作用方式 ,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8.
李丹 《人民论坛》2011,(9):66-67
从"运动政治"向"法治政治"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来政治体制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路径。深入理解"运动政治""、法治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源,准确把握由"运动政治"向"法治政治"转变的必然性,对于当前形成改革共识、把握正确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陆昱 《长江论坛》2015,(6):13-17
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基于其哲学方法论和政治立场,过分强调政治与经济的抽象属性,对于谁行使政治权力,又和谁的经济利益发生怎样的联系,没有也不愿意回答。马克思把哲学当作精神武器,由哲学进入历史,从经济解析政治,确立了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唯物主义观点,即:经济基础决定政治这一上层建筑的性质、变动,政治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认为"政治方面的经济"是为了夺取政权,为新社会的经济发展打好政治制度基础;"经济方面的政治"是为了发展生产,最终创造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达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与经济关系理论进行历史考察将使我们获得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客观发展潮流,它不仅改变着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格局,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应从实际和发展阶段出发,确定自身的政治发展战略。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是:在价值取向上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是渐进式发展;基本前提是政治稳定;动力来源是内缘式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