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案例1:某市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现场勘验确定为1人作案,案犯攀爬跳窗进入室内,其跳落的地面存在明显脚印,脚印附近散落了少量白色粉尘状颗粒,提取该检材进行DNA检验。案例2:某机关办公室发生一起保险箱被撬案件,结合视频确定为1人作案。提取保险箱所在地附近的粉尘状检材进行DNA检验。  相似文献   

2.
1 案例资料 2007年10月某日12时许,本区某居民楼8楼发生一起人室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撬开防盗门,盗走2万余元的现金及财物。民警到达现场时,因事主及物管人员无保护现场意识,现场已遭破坏,笔者勘查室内时未提取到有价值的指印及足迹,但在防盗门猫眼上发现一张纸片,考虑到该纸片可能承载DNA信息,笔者将该纸片提取后送DNA检验。按行业标准GA/T383—2002,采用Chelex-100提取方法提取检材中DNA,  相似文献   

3.
焚烧案件现场中肌肉组织往往难以留存,但是一般可能有骨骼存在。对残存骨骼进行DNA检验,确定尸体身源,进行个人识别对案件侦破具有重要价值。本案例中为一焚烧后骨骼,运用CTAB裂解、磁珠纯化、STR荧光复合扩增、ABI310测序仪检测,得到理想检验结果,报告如下:1案例资料2001年10月,山东省某市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焚尸现场经勘查仅提取到残存肱骨,在第一杀人现场提取到可疑血迹。要求进行DNA检验,确定焚烧尸体与现场血迹是否为同一人所留。对于骨骼检材,首先在紫外灯下照射1小时,用钻头钻取粉末,加入CTAB提取缓冲液裂解1,得到DNA提取…  相似文献   

4.
郭怀松  刘欣 《法医学杂志》2011,27(4):320-320
1案例 在一起性侵犯案件中.公安机关勘验现场后提取到受害人当时所穿军绿色短裤一条.后因证据不足释放嫌疑人。19年后,本实验室重新受理了此案件,对案发当时提取的短裤进行DNA检验。  相似文献   

5.
1案例资料 案例1 某年1月,某市连续发生夜盗农宅案件10余起,价值5万余元。犯罪嫌疑人通过撬扳窗栅爬窗的手段进人室内盗窃,经对现场提取鞋印分析和串并,为两人所为。犯罪嫌疑人在现场接触部位均发现明显的手套印。对其中一起案件进出口一楼窗户窗框上和进入口一楼厨房灶台上的手套印分别进行了棉签转移提取,送DNA室检验,成功检出两个不同高纯度的DNA分型,经数据库比对比中两名贵州籍有盗窃前科的犯罪嫌疑人迟某和周某,成功破获了该串系列案件。  相似文献   

6.
吴妍  王倩  赵罡 《刑事技术》2010,(4):72-72
2009年8月在某市发生一起盗窃保险柜案件,勘查人员在勘查现场时在被撬开的保险柜中发现一支一次性打火机,怀疑是犯罪嫌疑人所留。为明确案情,将打火机送检,并成功对其表面提取的DNA进行了STR分型。  相似文献   

7.
张辉 《刑事技术》2012,(4):70-71
1案例资料1.1案件简介2009年某日,某岛上发生一起聚众斗殴事件,导致2人死亡,多人受伤。技术人员在勘察现场后提取7把长刀和多名涉案人员血样送检。刀刃和刀柄上粘有大量血迹,经DNA检验,刀刃上检出5名不同男性DNA谱带。刀柄上检出的均是3人以上混合谱带,判断分析刀具来源难度较大。后又送检了外围现场提取的3把刀鞘,尝试分段提取脱落细胞进行检测。用EZ-TAPE粘取器按上、中、末段分别粘取细胞,将胶纸放人1.5mL的离心管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笔者利用DNA检验方法,对3例杀人案件中食剩的水果残核进行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案件简介案例1 2002年10月14日,宁波北仑发生一起杀人案,受害人叶某被人用木棍击打致死。对现场提取的食剩的桔瓣进行DNA检验,确证该桔瓣为死者叶某食剩所留。案例2 2003年4月24日,王某被人杀死于宁波北仑一旅馆内。现场提取小半个梨、梨核、梨皮,经DNA检验,认定梨核系死者王某食剩所留,小半个梨为一男性食剩所留,该男性与死者阴道拭子中精子基因型同一。后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贺某,认定现场小半个梨上DNA即为犯罪嫌疑人张某食剩所…  相似文献   

9.
1998年10月,逊克农场某居民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经现场勘查,分析该案与近期连续发生的盗窃案有相同之处,遂将上述案件并案侦查,并将现场提取的掌印作为排查犯罪嫌疑人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分析1574例盗窃案件中提取的2496个现场生物检材,为提高DNA在盗窃案件侦破中的应用成效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496个生物检材的类型、现场提取方法、重点提取部位、DNA检测结果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总结常见类型盗窃案件现场生物检材的主要发现提取部位以及不同方法提取的现场生物检材DNA检出率。结果接触类检材已成为盗窃案件最多见的生物检材类型,但检出率仍然较低,对混合分型应进一步分析筛选以提高DNA的认定率;不同方法提取的现场生物检材在DNA检出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接触类生物检材以植绒拭子和原物提取的方式为首选;现场生物检材的主要发现提取部位根据盗窃案件的类型不同有所侧重。结论现场勘查人员在盗窃案件中发现和提取到有价值的生物检材是提高DNA检出认定能力的关键因素,应着力培养现场勘查人员的微量生物物证意识,提高现场勘查人员提取和处理微量生物检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1 案例 1.1 案例1 简要案情;某日,某地发生一起柴油盗窃案件,现场提取到数个矿泉水瓶,疑为嫌疑人所留.  相似文献   

12.
徐伟 《法医学杂志》2011,27(4):299-299
1案例 本市发生一起女性被害案件。现场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通过混合斑等常规生物检材检测.均未得到有效证据。技术人员遂提取了死者指甲进行DNA检验。用双蒸水浸润的纱线擦拭被害人指甲内侧尖部.放入1.5mL离心管中.采用Chelex法提取检材基因组DNA,ldentifilerTM试剂盒(美国AB公司)复合扩增检测,结果在被害人的指甲擦拭物中检出含有微量  相似文献   

13.
正1案例资料及检验1.1简要案情2016年4月9日,我市某县发生一起命案。现场勘查发现一具高度腐败无名女尸位于现场山沟小溪中,面部朝下,上身被石块压住,下身裸露,尸体附近水沟内发现一条潮湿棉毛裤,遂对该棉毛裤进行DNA提取检验。1.2案件检验1.2.1检材样本提取根据死者下身裸露,棉毛裤被脱下的特点,推测嫌疑人用手趴下死者棉毛裤时可能会接触的部位主要是棉毛裤表面大腿外侧、棉毛裤腰间、棉毛裤表面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0月16日,河北省×市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现场提取避孕套1只.经当地公安机关检验,避孕套内检出精斑,血型为B型,与嫌疑人王×血型相同,送来要求进行DNA检验.  相似文献   

15.
万荣 《刑事技术》2013,(2):49-49
1案件简介某年6月某日,在某地一荒凉偏僻地段发生一起杀人案件,勘查人员在勘查现场时在现场附近发现一堆已经干燥的成型大便。为明确粪便来源,将粪便送检。笔者用长4cm、宽1.5cm的透明胶带纸紧贴于粪便表面,lmin后撕下透明胶带纸,将胶带纸剪碎置于1.5mL离心管中,先用常规Chelex-100法粗提DNA,随后采用DNAI酽磁珠试剂盒提取模板DNA,成功的对所提DNA进行了STR分型,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路镜玉  梁英 《法医学杂志》2014,30(5):408-408
1 案例 1995年10月1日.某村发生一起3人死亡的凶杀案,现场勘查提取到一块有可疑血痕的木板,经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检测得到一男性常染色体分型结果。2003年,本案提取到的检材常染色体分型上传到“全国公安机关DNA应用系统”进行比对,但始终没有结果。2011年10月,此案启动Y-STR检验和排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比较实际案例中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人粪便DNA检验结果,证实了Mag Attract M48 DNA Manual Kit磁珠试剂盒能成功检出人类粪便DNA,探讨如何有效提高案件现场中粪便类检材的成功检验率。  相似文献   

18.
1案件简介1998年12月14日,某住宅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谷家中的邮票被盗100多张。现场勘查发现,失主家的窗户玻璃已破碎,窗户打开,集邮册上有少量血痕。分析判断罪犯在打碎玻璃经窗户进入室内时被玻璃划伤。侦查人员随即依据有无伤口对嫌疑人进行排查,在排查周某时,周不仅矢口否认,而且全身也没任何新鲜的损伤,而将其释放。在案件侦破工作无法进展的情况下,侦查人员把留有血痕的集邮册和重点嫌疑人(包括周某)的血纱送到我DNA实验室进行DNA检验。2DNA检验与应用用Chelex法提取DNA,用美国Promega公司CTT、SilverIII、FFV银染试剂盒…  相似文献   

19.
1案件资料 1.1案情简介 2006年5月22日上午8时许,某地刑警大队接到某派出所报告:当日凌晨,其辖区内变电所发生一起破坏电力设施案件。接报后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现场勘验,在现场进出口至室内的地砖上提取了穿鞋足迹,足迹周围粘有泥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发生的投毒案件,其性质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以杀人为目的的案件约占80%。二是针对特定或不特定人、人群或牲畜的报复案件约占20%。已破8起案件的特点作案手段隐蔽,报案时间较晚 8起案件全部发生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受害者或其家人受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无一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且由于抢救中毒现场变动大,勘查现场中难以提取到直接认定作案的痕迹物证。在8起投毒案件中有4起为系列投毒案,其中“1999·09·28”沛县鹿楼乡阎花山村系列投毒案,在长达18个月的时间里,受害人家中17次被犯罪分子投放毒物,家人、牲畜反复中毒,造成3人相继死亡后,村民才向公安机关举报。另8起案件勘查现场时全部为变动现场,无一起提取对排除、认定作案嫌疑人有价值的痕迹物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