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场分析在命案侦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案犯刻画是现场分析内容之一,现场分析时如能刻画为熟人作案,无疑对确定侦查方向具有重要价值。以往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过如何判断犯罪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各类知识和能力的途径也在不断增加,犯罪形式和作案手段也呈多样化改变,有些案件加害人的反侦查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经验和判断指标在现有的案件中需要加以补充和修正。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判断熟人作案进行重新梳理,以适应现场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命案附加手段是指案犯作案导致被害人死亡以外的附加作案手段,是案犯作案动机、作案目的、作案过程中心理活动的体现,可以分为生前附加手段和死后附加手段.法医在检案时应注重附加手段的检验和分析,争取为命案侦破提供线索和支撑点.  相似文献   

3.
正命案现场离不开行为分析技术。行为分析主要依赖于现场及尸检所反映出的行为痕迹,还原罪犯作案动作,透视其生理、心理特征。本文以1起较为复杂的命案现场分析为例,探讨如何应用行为分析技术。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年11月4日下午4时许,指挥中心接刘某某(女,17岁)报案称:其父(刘某,41岁)、母(杜某,40  相似文献   

4.
命案中作案人数分析,主要分析是单人作案还是结伙作案,是现场分析的重要内容。对确定侦查范围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的现场勘查体制下,多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现场勘查,在分析上各专业均有自己的切人点。法医参与现场勘查和现场分析,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血迹分析在现场血迹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雄  丁露平 《法医学杂志》2009,25(6):462-464
对命案现场血迹的研究和分析历来是命案现场勘验及现场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对现场血迹的研究分析侧重于对血迹形态及其形成过程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现场血迹的分布规律及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测量,判断血迹来源与形成机制,进而推断血迹与案件或犯罪事实之间的关系和过程[1]。  相似文献   

6.
命案是刑侦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起命案的成功侦破,都离不开正确的命案现场分析,笔者报道1例疑似交通事故命案现场分析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法医在命案侦破中的作用是为侦查提供线索,为诉讼提供证据。命案侦破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法医对命案现场的勘验和分析,主要包括对血迹的发现和提取.遗留物和附着物等生物检材的搜寻和提取,尸体以及尸体周围相关物品的勘验分析等。这些技术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法医病理学概念,即主要解决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性质以及致伤工具等关于受害人的问题,而要通过现场勘验来刻画案犯。即关于案犯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命案侦破中法医参与现场分析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侦查工作,包括侦查破案、预防犯罪和控制犯罪三项任务。刑事案件中,命案最为重要,而现场勘查,是命案侦破中最好、最重要的环节。现场勘查的诸多工作中,最主要的是采证和现场分析。命案侦破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是法医技术,法医对命案的勘验分析,是破案的首要环节,决定着命案侦查的方向和思路。因此,命案侦破中将法医技术与现场分析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近些年来,公安系统的法医工作出现了就技术论技术、鉴定活动与破案相脱离的势态,这是不可取的。加强理论功底,不断提高分析判断水平,是法医工作者增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命案现场承载着大量的犯罪物证,检察官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过程中,能否同公安民警一道最大化地发现、提取和运用它,关乎命案侦办的成败。笔者结合刑侦、刑检工作经历,引用实例谈谈易被忽视的命案物证,以期对减少命案悬疑、防止出现冤狱有所裨益。一、作案工具作案工具是侦破命案的关键物证,是甄别证据认定犯罪的重要根据,应当引起我们特别重视。有一起杀人案,案犯行凶后窜入死者邻家洗掉血迹。  相似文献   

10.
正命案现场勘查与重建是一种必须建立在全面综合分析基础上的案件分析思维方式,它以实事求是、客观至上为原则,具有科学性、唯一陛和证据性的特点。命案现场重建是命案现场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后续案件侦查的开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命案现场重建则是在一些特殊的、疑难的、复杂的案件中才可能运用,其结论可以成为起诉、审判的重要证据,所以,命案现场勘查与重建是当前新形势下一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命案现场受害人身上遗留微量痕迹物证的部位,可以分析作案人作案后对应位置所具有的“细节特征”,对于排查、守候、讯问、认定犯罪嫌疑人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客观存在的犯罪现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痕迹物证,蕴藏着诸多的犯罪信息,是侦查破案的依据、刑事诉讼的证据来源。但随着社会的法制化、现代化、信息化,犯罪人作案手段越来越狡猾,他们为了逃避打击,不断变换手法,或者伪装现场、毁证灭迹,使遗留在现场的痕迹物证越来越少。因此,刑事科学技术人员除了在现场中心获取必要的证据外,也应高度重视现场外围,以获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更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现场外围,以通过现场外围的勘验来印证和弥补现场中心获取证据材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犯罪心理现场勘查的两种应用 犯罪现场包括物质现场和心理现场。现场勘查中的心理现场分析。是指对现场的物质痕迹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加以整理,尽量复现每一现场痕迹产生时的心理状态,刻画出作案人的心理面貌,从而为判断和识别犯罪分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血迹是凶杀案件中最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根据血迹的种类、数量、分布、形态、色泽、检验鉴定和形成方式等综合分析,可以对出血来源,出血部位,受伤时体位,受伤后的活动过程、案件性质、作案地点、作案时间、作案工具、作案人数和作案过程等做出推断,为侦察破案提供依据和证据支持。笔者通过详细的现场勘验,依据现场遗留血迹,分析血迹的形成方式和过程,来解读血迹中包含的犯罪信息。  相似文献   

15.
植物DNA检验技术是利用植物遗传性状的稳态性对关联植物物证进行检验鉴定的手段。将该技术应用于现场重建,应基于植物物证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活动环境具有"重大关联性"。从命案现场重建的需求上看,应围绕犯罪嫌疑人及其可控物品中附着植物与现场植物的种属同一性判断、被害人尸体(尸块或尸骸)及其随附物品中附着植物与中心现场植物的种属同一性判断、疑似侵害物及其附着植物与嫌疑人行为关联植物的种属同一性判断等三个角度或层次进行检验和综合分析。植物DNA检验技术可阐明物证的时空运行停顿规律,为命案现场重建工作提供一种参考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闵建雄 《刑事技术》2015,(2):105-107
被害人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狭义的被害人学是犯罪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被害人与犯罪、被害人与案犯的互相关系。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被害人的法律地位、被害人的赔偿、被害人预防等主题,即使研究被害人与犯罪的关系,也是以深入认识犯罪为目的。在利用被害人信息为命案现场分析提供帮助以打击犯罪方面,国内外学术界关注不多,研究文献较少,比较系统地研究更少。作者根据犯罪过程中被害人与案犯互动的基本原理,结合国内命案现场分析的实践体验,试图将被害人学作为命案现场分析的重要手段。文章作者将陆续分六部分,在概述被害人学研究的基础上,借助24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旨在比较系统地构建并探讨被害人的个体身份、生活背景、人体损伤、行为反应、生活状态五个方面与命案现场分析的关系,特别是涉及作案动机和案犯刻画方面的关联价值。文章的目的是期望被害人研究能得到同行们的关注,以便进一步提高命案现场分析的准确性,为侦查破案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外围现场是侦技人员收集手印等痕迹物证的重要场所,现场勘查中应注意综合分析现场环境、现场痕迹、作案手段、被盗物品特点及现场访问情况等信息,善于逆向思维,建立中心现场与外围现场之间的联系,并从外围现场发现手印等重要的痕迹物证,为打击犯罪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命案必破”成为刑侦工作的理念,因而命案侦破工作在领导重视、组织形式、落实程度上都有很大变化。一起命案发生后,经过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初步调查访问,侦技人员都要做到一起汇总信息,并进行分析讨论。有些疑难案件在侦破过程中还要多次进行讨论。在多次分析讨论会上,发现有些意思很难表达,有些概念由于定义不清,讲述者与听众理解不一致,因而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阐述,以便达成共识。命案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如:按凶手性别、按作案人数、按作案方式、按作案的后果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等,都可进行分类。本文从侦查破案角度出发,主要按作案动机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9.
命案现场遗留的植物因其原始状态被凶杀案件破坏,能够反映出命案发生时的部分重要细节,为命案现场重建提供至关重要的线索。但是,在很多案件的勘查和重建中,由于植物存在普遍性,侦查勘验人员对此反而不加重视,遗漏了很多重要案件信息。本文列举了3个典型案例说明现场遗留植物对于案件侦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这里论及的证据材料,不完全等同于《刑事诉讼法》第42 条中规定的七种证据,更多的是指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对案件的定性、侦查的展开以及对抓捕犯罪嫌疑人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证据材料。现场痕迹物证现场痕迹物证,是勘查人员在对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痕迹、人体、文件等勘验、检查中发现和搜集的由于犯罪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和物品。作为犯罪现场上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包含着丰富的犯罪信息,是判断案件性质、分析作案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