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今年5月,江苏省洪泽县共和乡洞前村女青年苏正红在筹办婚事时,公婆托媒人送来了4000元彩礼,说让小苏自己办点嫁妆。小苏收到彩礼钱后想;未婚夫家并不富裕,这40O0元可是公婆多年积攒下的辛苦钱,我决不能轻易用掉。若退回去吧,又不忍拂了公婆的心意,更怕引起两位老人的误会。思前想后,小苏忽然想到了养老保险。对,现在政府号召参加养老保险,拿这笔彩礼为公婆投保,换回他们老年生活的经济保障该有多好!小苏思定后,匆匆赶到乡农保所,用4000元钱分别为公婆办理了两份一次性养老保险。当小苏的公婆收到儿媳为其办的养老保险绿卡后…  相似文献   

2.
2014年10月15日《羊城晚报》刊登武洁的文章,文章提出南京将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其中,“家属照料型”模式让人感觉很新鲜,子女、儿媳在家照顾卧床不起的父母公婆,政府也可以给其发月工资。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4,(11):51-51
从古至今,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传统,如果有人说现在政府会支付工资给你,你一定会觉得是天方夜谭。但是这已经变成了事实。10月13日《现代快报》报道,南京市民政局将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其中“家属照料型”模式让人感觉很新鲜,子女、儿媳在家照顾卧床不起的父母公婆,政府也可以给其发月工资。新闻一出,立刻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好评。  相似文献   

4.
故事发生在百湖之乡的同裕村,主人公是一对好公婆,老汉名叫杨敬知,婆婆名叫廖引兰,他们有3个儿子,一大帮孙儿孙女,家里比较宽裕,真可谓福星高照,儿孙满堂。人有旦夕祸福,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了—…·有幸的儿媳抬头见喜杨家的二儿子患有血吸虫病,由此引起肝硬化,29岁便离开人世,撇下一对女儿。妻子刘明珍,含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别人家颁春两把锨,她家割秋一张赚,苦啊,难啊!灯下,公婆对话:“我说老伴儿,跟你商议一件事。明珍是个女人家,很难支撑一个家。她还年轻呢,另走~家吧。’。“行,咱得给明珍寻个好主儿。”第…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自己就拿了581.79元。"在患有白血病的青岛市市北区居民李女士家中,李女士的公婆给记者算了儿媳去年一年的看病费用:医疗费总共541006.34元,医保报了190137.27元,民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34945.23元……李女士的公公对此感慨不已,"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我们家卖房子借钱才能治得起病"。为进一步缓解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贫弃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莫特 《民主与法制》2013,(26):58-59,36
结婚后与公婆住在一起,刘芸甘当家庭主妇。然而,相夫教子不能保证婚姻之舟顺风满帆。8年后,与丈夫田刚离婚时的刘芸几近净身出户。“难道我是家庭义务工,大家庭的财富凭啥没有我的一份?”刘芸心有不甘,2013年6月中旬,她一纸诉状把前夫和前公婆一起告上法庭,诉请法院为这个家庭分家析产,由前夫和前公婆为她的家务活埋单。  相似文献   

7.
两代人住在一起, 每天油盐酱醋的难免起磨擦。 但对于居住条件有限的人来说, 如果只能和公婆住在一起, 就要学会与公婆相处之道还要学会精打细算, 理好家庭的帐本……  相似文献   

8.
警官信箱     
为胎儿保留的这份遗产是否应当重新分割?编辑同志:我的儿子在婚后不久就因一起意外事故而不幸身亡,当时儿媳已有身孕。在分割儿子的遗产时,儿媳提出要为胎儿留出一定的财产份额,我们满心赞同。可是,儿媳在为胎儿争得一份财产后,却又将胎儿打掉了,准备再嫁。对儿媳的这种做法我们非常气愤,并要求重新分割为胎儿保留的那份遗产,可儿媳不同意,想自己全部独占。请问,为胎儿保留的这份遗产是否应当重新分割?读者文胜文胜读者:你所述的情况属于《继承法》上的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问题。《继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  相似文献   

9.
<正>讲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向来重视讲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但我们又讲“得理也要让三分”,有时候有的人却“无理也要搅三分”。有理讲理,没理怎么办?社会生活中有种普遍现象,叫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发现“公婆都有理”或者“公婆各有理”。笔者就从这个角度引出话题,尝试就社会认识中的“公婆各有理”做些探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陈力安在委内瑞拉不幸遇难,他的委内瑞拉妻子强忍悲痛前来中国,讨要寄居在公婆身边的儿子。岂料,两位中国老人却誓死不放走孙子,并带着孙子失踪了。悲伤中.这位外国媳妇留在了中国,一边打工一边苦觅儿子踪迹,外国妈妈的母爱感动了委内瑞拉驻中国大使馆的所有工作人员,也感动了受理此案的中国法官,最终也感动了中国的公婆……  相似文献   

11.
我和丈夫于1985年结婚。由于婚前缺乏了解,婚后感情一直不太好。1987年,儿子出生后,丈夫对我和孩子不管不问。1990年,丈夫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几年来不仅没往家里交过~分钱,还经常借口业务繁忙有家不归。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基本上是随我公婆生活。因我工资低,仅能维持自己日常生活开支,因此孩子上学的费用也是公婆帮助支付的。现在孩子大了,我打算和丈夫结束这名存实亡的婚姻。可丈夫说,如果离婚,他不要孩子,也不付抚养费。可是离婚后,我既没房子,也没有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我的公婆均已退休,且无任何经济负担,况且孩子…  相似文献   

12.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欢快的鞭炮声响彻内乡县灌涨镇胡刘村一户农家小院的上空。2009年年初的一天,这是个喜庆的日子,灌涨镇人大代表、胡刘村妇代主任张玉巧娶儿媳啦!博士儿子娶了个硕士儿媳,看热闹的村民把小院围了个水泄不通。阳光正足,照在张玉巧灿烂的笑脸上……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2014年全国九省的百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具有双重照顾身份的农村已婚女性对于父母和公婆的代际支持差异和代际支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女性在代际支持上更多体现了"同时兼顾",而非"厚此薄彼"。对父母和公婆的代际支持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尤其是经济支持几乎没有差异;不同代际支持类型呈现出不同偏重,农村女性代际支持显示出精神支持偏重父母,日常照料偏重公婆的特征;但是融洽的代际关系可以显著缩小父母与公婆的代际支持差异;丧偶的公婆在精神支持和日常照料方面处于劣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丈夫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求妻子处理掉尚未降生的人工授精的子女,同时又将房子赠送给自己的父母,妻子为了照顾刚满一岁的婴儿,与公婆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15.
2014年5月,越南女子阮氏香和阿兰,随阿南偷渡来到中国。5月16日,河北省成安县的习布月以5.5万元的价格,从阿南手中买了阮氏香做儿媳。次日,习家在村上大宴亲朋,宣告自家有了儿媳。 5月28日,成安县商城镇的李大工得知此事,于是在习家从阿南手里花6万元买了阿兰。可是天刚黑阿兰就跳墙偷跑了。愤怒的李家人来到习家说理,可到了习家一看,阮氏香也跑了。  相似文献   

16.
奇涛 《民主与法制》2011,(25):67-67
现在的民营企业。从性质上说。实际上大多数是家族企业或者是家庭企业,公司的发起人不是夫妻儿女,就是兄弟姐妹或者女婿儿媳,他们不是家庭成员,就是家族成员或者亲戚。  相似文献   

17.
崔莹 《中国保安》2010,(2):45-47
张民(张建岭的妻子):"百善孝为先,结婚前爸妈就常说,你结婚后就是公婆的亲女儿,怎么对我们的就怎么对公婆,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爹娘。"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两个陌生人从相遇相恋到执手到老,一路走来或浪漫、或温馨、或坚贞、或坚持……在婚姻的殿堂里,需要他们不断的努力经营,默默无私的奉献。张民就是这样付出的,对她的丈夫、孩子、公婆,她的整个家庭  相似文献   

18.
新农 《人民政坛》2011,(11):39-39
【案情】吴某与同村女孩刘某结婚后,外出打工,2000年,吴某因劳累过度,突然死亡。当时刘某带着4岁孩子与公婆、小叔住在一起。后在刘某强烈坚持下,刘某分得二间住房和部分家产及丈夫遗留的部分财产,并与儿子单独过。  相似文献   

19.
一场车祸,使年迈的祝玉英失去了儿子、儿媳,而更让她绝望的是:自己还要代替死去的儿子赔偿巨款。就在她走投无路时,4位工友凛然站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陈墨 《民主与法制》2010,(11):55-57
她不曾想到自己的丈夫竟然是个丧失人性的恶棍,目睹丈夫无数次毒打和虐待父母,她痛心疾首。为拯救丈夫,含泪将丈夫送进监狱。公公多次劝她改嫁,她坚决留下来孝敬公婆,替夫尽孝。在她的感召下,丈夫丢失的人性最终被找了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