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犯罪现场是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在一起的犯罪综合体。我们实地勘查现场,在没有全面、客观认识犯罪现场时,会造成全部线索中断,侦察方向不明,案件侦察无从深入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现场复勘工作。现场复勘是侦察实践的产物。其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教育的逐渐普及,犯罪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犯罪分子作案心理日趋复杂,素质日益提高,利用现场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作案,并且掌握一定的反侦察伎俩,“智能型”、“设计型”犯罪不断增加,为了逃避打击,他们不仅案前准备,案中不留…  相似文献   

2.
犯罪现场是追溯犯罪活动和犯罪人的客观物质基础,犯罪现场保护是搞好现场勘查和侦察破案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更好的确保现场勘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注意掌握现场保护的具体方法。同样,提高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切实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刑事侦察工作中的现场勘查,在侦察破案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现场勘查就是侦察人员这一主体对犯罪现场这一客体进行一系列反映的过程。而犯罪现场同其它物质客体一样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与一定的人、物、事(与犯罪有关)发生联系,按照事物的运动规律发展,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固有属性,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犯罪现场的情况会迅速变化。这就要求侦察员接到群众报案后,立即奔赴现场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安》2001,(7):52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地点和留有犯罪痕迹物证的有关场所。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地点也叫作案地点,如人被害地点、财物被盗地点。犯罪活动的结果,必然引起现场上客观事物的变化,这是犯罪现场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说与犯罪活动有关的时间、空间、人、物、事的总和就是犯罪现场。一、保安员保护现场的任务现场保护是做好现场勘查工作的必要前提。因为犯罪现场是识别犯罪、获取罪证和研究犯罪活动过程最直接最实际的场所。《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  相似文献   

5.
犯罪现场是与犯罪行为有关的空间存在,其不仅反映了犯罪结果的现场状况,也是收集犯罪证据的主要空间。犯罪现场具有特定的要素和结构。犯罪现场重点部位摄影属于犯罪现场系统摄影的一部分,它与犯罪现场重点部位具有内在关系。刑事摄影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犯罪现场重点部位的特定表现和勘查重点进行拍摄,并应根据不同犯罪现场中具体重点部位的客观状况和现场记录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摄影方法完成拍摄。  相似文献   

6.
<正>来说,刑事侦查中的现场勘查是一项相对公开的侦查活动。现场勘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查明犯罪事实,搜集犯罪证据,发现侦察线索。但是,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犯罪现场的犯罪信息单独依靠公开的现场勘查手段难以搜集到。本文所述的现场密侦,即  相似文献   

7.
从现场分析到犯罪重建与犯罪画像--犯罪分析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现场分析技术在理论基础、运用条件和内容方法等方面的严重缺陷注定了其必然被科学合理的犯罪分析技术所代替.犯罪分析技术由犯罪现场重建、归纳式犯罪画像与演绎式犯罪画像所构成.其中,犯罪现场重建是对犯罪客观过程的整体构建.以此为前提,就可进行归纳式犯罪画像与演绎式犯罪画像.由于犯罪现场重建、归纳式犯罪画像及演绎式犯罪画像各具优劣,且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实际的犯罪分析过程中必须有机结合,才能确保准确地刻画犯罪行为特征、动机特征和犯罪者的人身特征.  相似文献   

8.
犯罪心理痕迹是犯罪分子的心理要素通过犯罪行为使犯罪现场客观事物发生的规律性变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任何犯罪现场的客观物质形象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属性 ,都间接地反映了犯罪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动机目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等心理背景。在犯罪现场勘查的过程中 ,研究心理痕迹是通过观察、分析现场上客观的物质存在和物质变化来解读作案人的犯罪心理 ,构建出作案人的性格结构 ,分析其心理习惯 ,乃至判断出作案人与被侵害对象的关系。在当前犯罪现场遗留的可供鉴定的物质痕迹愈来愈少的情况下 ,充分重视、研究和利用犯罪…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影录音底片拍摄提取犯罪现场的微弱反差痕迹北京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傅祖兴拍照提取现场痕迹(包括指纹、掌纹和足迹)是刑事现场勘察中的一种重要提取手段。但是对于犯罪主体上的附着物和分泌物(如鞋上的土或手上的汗液)较少,痕迹客体的表面较光滑和痕迹的颜色...  相似文献   

10.
犯罪现场是追溯犯罪活动和犯罪人的客观物质基础。犯罪现场保护是搞好现场勘查和侦查破案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更好地确保现场勘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必须注意掌握现场保护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犯罪现场在形成的过程中乃至形成以后,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等方面的因素,会使现场及其犯罪痕迹物证的状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给犯罪现场勘查工作及对犯罪痕迹物证的认识和案情的分析带来种种困难,甚至是偏差。正确认识导致犯罪现场形态变化的各种因素,无疑对犯罪现场勘查和案件的侦破乃至诉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警犬气味鉴别,是具有特定能力的警犬,根据训犬员的指挥,以赋予它的犯罪现场气味为嗅源,从若干种气味中分析出与嗅源相同气味的一种鉴定活动。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依据犯罪分子遗留在现场上的气味对嫌疑人(被告)进行气味同一认定,达到认定犯罪的目的;根据不同现场提取的嗅源,进行气味鉴别,确定可否并案侦察;鉴定无名尸体身份等。随着我国公安刑侦部门警犬工作的恢复和发展,警犬气味鉴别在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刑事侦查、诉讼和审判中,警犬气味鉴别的法律效力和地位却  相似文献   

13.
“犯罪现场”,是刑事侦察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或基本概念,但长期以来在刑侦学界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一致。因此,对究竟什么是犯罪现场、它的科学含义是什么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此谈点粗浅看法。目前,在许多刑事侦察学或犯罪现场勘查的教科书以及有关论文中,关于犯罪现场的概念都不统一。可以说,有多少本教材,就大致有多少种提法。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地点和遗留有同犯罪有关的痕迹或其它物证的场所。(高等学校法学教材《犯罪侦察学》,第204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戴手套作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刑事技术人员在刑事案件现场提取犯罪指纹越来越难。在当前的形势之下,足迹作为犯罪现场重要的痕迹之一,它的发现和提取显得尤为重要。依据提取的有价值的足迹不仅可以直接认定犯罪,还可以在案件没有明确对象的时候刻画作案人的个人特征,如作案人数、年龄、身高、体态、性别等,为侦查破案提供方向和线索,在命案侦破工作中足迹的此点作用更为突出。对于现场足迹的发现本人有几点体会:1中心现场足迹的发现应细致、全面对于室内现场地面足迹的勘验是地面勘验工作的重点,应该用大功率线性光源作掠入射照明加…  相似文献   

15.
微量物证是指罪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 ,遗留、附着在现场或从现场带走的能够用以揭露和证实犯罪行为或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和范围的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量小体微的物质。它具有体积小、质量小、较为隐蔽、不易察觉、不易毁灭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日趋智能化、科技化。各种犯罪信息的传播、扩展 ,影视、书刊作品等宣传媒介对侦察手段的暴露 ,给犯罪分子提供了研究反侦察对策的方便条件 ,反侦察的形式愈来愈多 ,犯罪现场遗留的手印、足迹、工具痕迹等明显的痕迹物证越来越少。因此在刑事侦察中 ,侦察人员必…  相似文献   

16.
浅析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心理画像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现场重建是对犯罪客观过程的整体构建,犯罪心理画像则可视为对犯罪行为人主观精神状态及其个体特征的描述和再现。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各具优劣,目前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实际侦查过程中必须有机整合,才能准确地刻画犯罪行为特征、动机特征和犯罪者的人身特征,从而为侦查活动服务。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的整合即为犯罪重建。  相似文献   

17.
论犯罪信息在刑事技术工作中的综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犯罪信息即指用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观、联系观、发展观分析犯罪现场中各个痕迹物证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一组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链状痕迹物证体系,发挥刑事技术工作的整体优势,从而达到揭露和证实犯罪的目的。这是因为:(一)刑事诉讼法要求间接证据要有综合系统性。(二)罪案系统蕴藏着丰富的犯罪信息。(三)犯罪信息具有可知性和多样性。在综合运用犯罪信息时要注意:(一)客观全面地提取各种痕迹物证。(二)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检验痕迹物证。(三)广泛运用现代科技。(四)根据刑事技术综合运用犯罪信息模式图。  相似文献   

18.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必然会在犯罪现场留下一定的活动记忆和遗留物,所有这些都会在犯罪人的大脑中有一种深刻的记忆。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必须善于分析犯罪人的心理现场;必须善于把握犯罪人的心理现场;必须善于激活犯罪人的心理现场;必须善于勘验犯罪人的心理现场;必须善于提取犯罪人的心理现场痕迹。如果这样做了,那将收到事半功倍的审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海宁 《公安教育》2021,(10):36-40
一、引言犯罪现场勘查是指侦查人员利用刑事调查和刑事科学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人和事以及时间、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现场调查和实地勘验检查。(1)作为刑事案件侦查的首要任务,犯罪现场勘查水平对案件的侦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现场勘查技术规范化程度要求高、涉及内容广、技术多、掌握难度大,现场勘查技术培训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公安院校和刑侦科研机构对学员现场勘查技术的培训效果将直接影响学员的犯罪现场勘查水平。  相似文献   

20.
怀疑方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其特点是从反面寻求、探索客观世界的真实联系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作为侦察工作中的怀疑方法,其基本含义应该是:1.它是对案件现象或被认定的案件性质、犯罪证据、犯罪线索、犯罪嫌疑人及侦察主体本身所使用的谋略手段等作出的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