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大论坛》2014,(8):34-35
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的决策过程 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第四次“酝酿”的顺利实现,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会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地方人大建设也走上逐步健全的道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的问题再次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2.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破坏民主践踏法制的深刻教训,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确定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12月22日。20年前的今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重教训,作出了"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重大决策。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为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和广阔的舞台,其中“广东人大现象”和“海淀人大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两个突出的事例。总结、比较“广东人大现象”和“海淀人大现象”对于进一步推动地方人大工作迈上新台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广东人大现象”和“海淀人大现象”提法的由来(一“)广东人大现象”提法的由来2000年9月,山西出版的《人民代表报》刊出一篇题为《人大工作中的“广东现象”》的…  相似文献   

5.
尹中卿 《中国人大》2008,(19):21-23
人大立法制度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立法权限划分、立法体制、立法原则、立法程序、立法方法和立法技术等。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精神,1982年宪法对我国立法体制进行了改革。现行宪法、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20年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人大的各项职权得到加强,人大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下面结合福建省各级人大的工作实践,对如何搞好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谈几点认识。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  相似文献   

7.
正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部署,使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迈上新的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针。这十六字方针中"有法可依"居首,立法是前提。由此,地方立法被提到全国和省级人大工作重要议事日程。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正宪法若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把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民意的重视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让民意顺畅表达将成为近期我国民主政治改革的方向。本文从加强代表联系群众的必要性出发,结合人大在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中所作的探索和实践,就如何深化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谈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今天召开通讯员工作座谈会,专题研讨如何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如何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宣传,并为人民日报的民主与法制宣传建立通讯员队伍。这充分说明全国人大在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中,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对人民日报来说,这次会议的召开给予我们的报纸宣传报道工作以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按照党的民主  相似文献   

10.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全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在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结合基层人大工作的实际,探讨基层人大加强民主建设的问题,形成了一些粗浅认识。一、拓宽发展民主的形式,进一步发展更加广泛的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决定召开这次人民日报《民主与法制》专版(周刊)和《人大工作通讯》的通讯员工作座谈会,是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闻宣传,研究如何配合人民日报和其他新闻单位办好《民主与法制》专版、加强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一、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各级人大配合新闻宣传单位,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人大制度的新闻宣传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执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就是宣传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本质。人大宣传工作要在党的领导下,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为民主法制建设营造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树立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与形象,  相似文献   

13.
<正>一、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贯主张法治思想由来已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我国先秦时期韩非子也曾说"治民无常,惟以法治"。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对民主法制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吸取"文化大革命"中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沉痛教训,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总结我国以往  相似文献   

14.
《浙江人大》2012,(5):10-11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街道人大工委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为适应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而设立的基层人大工作机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在这方面,乡镇人大和街道人大工作机构都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1954年9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四十年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转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痛切  相似文献   

16.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全会报告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在该报告的指导下,中国人大制度的实践在此后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这几年中,人大与人民的联系日益紧密,人大的重要性及民主性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18.
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深刻汲取"文化大革命"践踏民主、无法无天的沉痛教训,一再重申,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为了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使社会主义法制成为保护人民权利,保障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制裁犯罪行为,打击阶级敌人破坏活动的强大武器。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转变而转变。基于上述认识,党中央始终把加强社会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和长足进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个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和加深。我是1985年和刘政同志一起到全国人大工作的。我俩在进人大之前长期在党的部门工作,对人大制度缺少认识。当时理论界对人大制度研究也很不够,这方面的书籍和文章都不多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从1954年成立至今已经历50周年。50年来,人大制度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中,地方政权建设和人大工作得到了极大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1979年7月,根据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宪法的决议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建立了自己的常设机构——人大常委会,省级地方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