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蒙”的本义是开发蒙昧、清除荒谬、发现真理。“启蒙”并不是“五四”运动和邓小平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专利。在此前的中国古代人文思想领域,曾经发生过四次启蒙,它们依次出现于周代、六朝、明清、近代,启蒙的对象分别是夏商神本蒙昧主义、汉代的“性善情恶”论和“性三品”说、隋唐宋元以儒家道学-理学为代表的唯理性主义,以及整个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的荒谬悖理的纲常伦理体系。而“五四”运动和邓小平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则是第五次、第六次启蒙,它们的启蒙对象分别是古代“奴隶道德”和现代“极左”思潮。原古以溯今,中国人文思想史上的种种规律性的重合昭然若揭:蒙昧至极,必生启蒙;真理逾过半步,即成谬误;人文的真理相通,谬误也相通;在重复的谬误处可找寻教训,在重复的启蒙处可总结真理——它是我们今天进行价值伦理重构、推动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宝贵资源。非常感谢祁志祥教授接受我们约稿,由于文章教长,特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30年改革开放,30年巨大变化,这一切来源于思想大解放。在30年沧桑巨变中,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胡锦涛6.25讲话和十七大政治报告掀起的3次思想解放大高潮,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促进了中国的大发展。它充分说明: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也永无止境。总结3次思想解放大高潮,对于今后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扩大改革开放新局面,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政治学中的“民生”观和“民心”观,总结了保障民生、倾听民意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本方针,挖掘了邓小平的富民政策和思想解放主张与中国古代“民生”、“民心”思想的内在联系,为当下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两项国策的正确性提供了历史注脚。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界的启蒙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启蒙时期,它揭开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新篇章,使中国妇女伦理思想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型的女性道德开始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产生、发展起来。“五四’运动前后,已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作了深入探讨。陈独秀积极倡导思想解放运动,对妇女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一)陈独秀极力宣扬民主平等思想,对纲常名教的封建道德规范给予了尖锐的抨击,并自觉地把对封建道德的批判与妇女解放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石仲泉 《理论前沿》2008,(12):10-11
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不仅与20世纪几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相比,有着新的特点,而且对中国30年的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基于此,可将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比喻为“核爆炸”。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与党的理论创新,对中国社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五四"运动为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以延安整风为樗,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新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樗,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2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实现了我党思想路线上、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成为20年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思想先导。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目的就是深刻认识并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开拓进  相似文献   

8.
一、邓小平发展主体思想的基本内容(一)坚持人民主体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主体。邓小平是位实践家,他强调实事求是,尊重实践,认为"一切从实践出发,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1〕"而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所以尊重实践实质上就是尊重人民的创造性;邓小平又是位思想家,他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积极支持和高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领导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说到底这是一场解放人的运动,冲破禁锢人的精神枷锁,解放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邓小平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和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分别从伦理角度和法律角度对传统中国的伦理形态、行为规范和精神特征作了深刻而精要的阐释,是人们理解古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逻辑的重要著述之一。相对而言,梁漱溟的“文化”具有一种宏观比较社会史的色彩,瞿同祖的“法制”则可归入一种相对微观的法律功能主义的叙事,无论是“纳国家于伦理,以教化代政治”,还是“法从礼出、以礼入法”,都反映了古代中国的道德、伦理和法律所共同维护的统治秩序及其原理,从政治学上说,它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传统中国国家演进之路和反思现代中国国家治理之变的有益的特殊视角。  相似文献   

10.
在五四运动四周年到来之际,关注青年、关注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人们都在思考着:怎样才是对这个发生在20世纪初叶中国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的最好的纪念?80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弘扬五四精神,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的纪念。一、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与五四精神的实质五四运动既是一切爱国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一场文化革命运动。站在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高度(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相似文献   

11.
80年前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发生的.它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又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运动,它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建议开展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兼论划清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崔自铎一、我国现代史上的三次思想大解放历史昭示:在我国每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都伴随一次深刻的思想大解放。从我国现代史说,它经历过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五四”运动。它发生在我...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解放思想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通过否定“两个凡是”、支持真理标准的讨论等路径,将中国引上了思想解放的破冰之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启动了科学发展之旅,成为观念变革的巨大杠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孕育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财富观;“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重塑了民主精神和现代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呈现出举世瞩目的蓬勃发展局面。海外舆论普遍认为:按中国目前这种政治环境安定、经济高速发展、外交日趋活跃以及社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发展趋势,用不了多久,中国将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 (一)中国正在开展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必将冲破一切妨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框框,加快中国的改革步伐。海外关注中国问题的专家认为,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何把握教书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的确有一个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一次全面性的伟大的思想解放,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又进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新时期。”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三个“一点”,是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再动员,基本路线的再教育,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16.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震惊中华的理论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神州大地上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大讨论。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猛烈地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思想樊篱,成为迎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春天到来的第一声惊雷,深刻而又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回顾20年前在中华大地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依然感到动人心魄。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是党和国家历史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革”社会动乱,使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五大,再一次把思想解放的主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从1978年到十五大,中国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一次又一次冲破了左倾思想的束缚,一次又一次更新了人们的观念,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新一轮,即第三次思想解放的特征作一阐述。第一.在组织领导上,第三次思想解放的组织者则完全是中共第三代领导人。1978年以来的思想解放历程,第一次思想解放是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进行的。邓小平同志是解放思想的一贯倡导者和勇敢的先行者。就在“两个凡是”的方针盛行一时,老一辈革命家及觉悟群众的正义…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80年前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的崭新姿态,拉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80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继往开来、英勇奋斗,实践着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理想,铸就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探索着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和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五四”运动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丰富而深造的。在这巨大的历史文化宝库中,爱国主义始终闪耀着娼忽光L。在五四先辈那里,内乱外侮、列强环伺、生灵涂炭,爱国就是救国、唤起民众、拯救民…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三次思想大解放则是贯穿这三个阶段的一条主线。第一次思想解放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开始,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第二次思想解放从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开始,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第三次思想解放从1997年召开中共十五大开始,突破了“公”和“私”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中国传统哲学对“天人关系”有各种不同的阐释。古代哲人所倡导的“天人和谐”理念与征服自然的矛盾,仍是我们现代人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