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季康 《今日民族》2008,(12):45-47
在全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省的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层次的成熟,旅游资源的商业化运作,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更加注重文化挖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民族文化的展示成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核。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民族地区的开发力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凉山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对国内外旅游者形成极大的吸引力,是发展旅游业赖以存在的优势和基础,如何把潜在的文化优势转变成现实的旅游市场优势,是凉山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很多资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旅游的开发必须高度重视,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分析了旅游业的发展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影响,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旅游与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民族地区有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贵州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它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贵州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素质,推动了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地区发展。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然而,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缓慢,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滞后,这是不用争辩的事实。尤其是贵州民族地区,更是处于资源“富翁”、经济“干人”的尴尬地位。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主题下,地方政府如何发挥职能作用,将贵州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振兴贵州民族地区的经济。从而促进贵州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开发民族人文资源,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业,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旅游业与商业贸易相结合,发展城市民族经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在开发民族风情旅游及旅游购物消费市场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继开发了云南民族村、石林、大理、丽江、版纳等民族风情旅游区,为发展民族经济做出子巨大贡献。1995年,到云南旅游的海外游客达59.69万人次,国内游客达1600万人次,全省旅游收入61.15亿元,外汇收入水平1.65亿美元。旅游业成为继烟草之后云南有一新的支柱产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消费的增长,云南奇异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还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叶明霞 《湖湘论坛》2007,20(4):26-27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大湘西区域着力培育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大湘西区域应当努力整合旅游资源,不断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消费方式正在经历历史性变革,从物质需求为主,逐步转向更多地追求文化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和市场背景下,旅游业异军突起,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朝阳产业。民族地区由于具有独特而又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占有重要的优势地位,正成为旅游的热点地区。居于核心地位,作为旅游基础条件之一的民族文化,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一些正在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科学谋划,正确处理。一、旅游业促进民族文化的复苏和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制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宇 《前沿》2011,(9):118-120
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所依赖的资源具有特殊性,保护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持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进行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业开发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注重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以特色的文化以及造就和哺育民族的生态环境,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文安 《思想战线》2011,(Z1):462-463
宾川鸡足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其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儒、释、道学说交融的经典之作。如何利用鸡足山丰富的佛教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层次开发佛教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对当地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来说,旅游经济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于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化的理论,从旅游产品、旅游协作、旅游内容、旅游促销四个方面分析了湖南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湘西旅游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薛安廷 《前进》2016,(1):54-56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晋中市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文化产业找到了新市场、获得了新发展,而且为旅游业增加了新内涵,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晋中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省各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一、基本情况晋中是晋商故里、革命老区,境内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晋中市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名市、  相似文献   

12.
苏星  严造新图 《当代广西》2013,(19):M0001-M0001
龙州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精彩纷呈的边关风情和绚丽迷人的自然景观。近几年来,龙州把发展民族文化和边关旅游有机融合起来,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旅游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了龙州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刍议湖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楚洲  宋健 《湖湘论坛》2003,16(1):37-37,95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 ,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湖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品位很高 ,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关注。如何合理、有序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我们认为应该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对湖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湖南被旅游界专家誉为旅游资源大省 ,全省共有 16个旅游区及 4 5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风景名胜区 ,总面积达6 115平方公里 ,形成“东一线”、“西一片”和“中一带”格局 ,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极品旅游资源 ,而且具有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武陵源风景区…  相似文献   

14.
民族旅游担负着发展地区经济和保护民族文化的双重任务,当地居民既是民族地区旅游地的主人,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中的主要人力资源,他们与外来资本具有一定互斥性.近年来,民族地区旅游地社会不稳定因素日渐扩展,景区开发商与当地居民利益冲突现象时有发生,这在腾冲和顺古镇旅游开发中主要表现为:当地居民政治权利表达空间窄、经济利益分配不均衡、旅游外部不经济性初步凸现.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相关部门应不断地拓展双方利益诉求的制度化表达空间,适度控制开发的规模和速度,更加重视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从而增强民族地区旅游地旅游利益相关者整体系统的协同力.  相似文献   

15.
郑晓均 《前沿》2010,(2):192-194
旅游热的不断升温,为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机制等许多方面存在不足,又极大地制约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其中,如何保障民族旅游区社会治安局面的稳定,让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华荣 《人民论坛》2010,(8):170-171
在大力开发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同时,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科学地处理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互为依托的关系,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以此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7.
郑岩 《前沿》2008,(8):99-101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新兴旅游形式,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民族地区开展乡村旅游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辽宁省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特色突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辽宁省民族地区乡村应把握好乡村旅游的开发原则,探索其开发的有效途径:以灌注文化为核心,突出辽南乡土特色;以整合营销为重点,打造强势旅游品牌;以智力支持为保障,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最终实现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蓬勃发展与社会全面和谐。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促进高质量发展、助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需要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民族地区旅游便利条件;突出鲜明特色,打造民族地区重点项目;加强政策引导,保护民族地区生态和文化的原生性。  相似文献   

19.
以湘西旅游为研究对象,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个维度研究旅游对“五个认同”的民族地区实践,揭示旅游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湘西旅游构建起民族交往桥梁,互动互赏,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认同;湘西旅游提供民族交流互动空间,实现治理主体多样化,经济互动和语言互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为文化认同奠定基础;湘西旅游带动民族地区文化输出,借助服饰和旅游演艺扩大民族文化影响范围,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论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丰富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认为: 少数民族文化是特色文化,特色文化具有文化优势且可以转变为经济优势。旅游业本身是文化性 很强的产业,合理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发展。文章从旅游产品的供求关 系说明了市场需求是文化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基本动因,只要能向市场提供文化品位高,具有乡 土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就能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