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秋燕 《桂海论丛》2010,26(3):109-112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必须处理好旅游利益的分配问题。然而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权被长期忽视。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强旅游开发中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制建设,营造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氛围,提高传承人的津贴,鼓励成立传统文化保护的民间社团,在旅游开发中逐步提高当地居民的可分配利益。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为了建立一种利益均衡机制,这个机制首先要能实现民族地区旅游地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主要利益诉求。以世界遗产地九寨沟为例,探讨民族社区居民和民族地区政府的利益诉求及其实现方式,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有着特殊的利益诉求,在实现利益诉求的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梁旺兵  史雯 《理论月刊》2012,(2):131-133
旅游地居民对入境旅游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感知和态度。本文利用2010年9月在敦煌对当地居民所作的200份抽样调查资料,从当地居民对外国游客的态度和对外国游客旅游影响的感知,探析了跨文化因素对旅游地居民心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跨文化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文化交往、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三个方面。同时,还应注意当地居民对外来文化影响的心理承受力,正确引导居民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让居民真正体会到跨文化旅游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旅游开发成果共享理念引导下,当地居民、地方政府、旅游开发企业、旅游者四大利益主体通过博弈和协商,形成了多赢的利益共同体。在共享开发成果意识共鸣下,四大利益主体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有意识地引导乡村社会经济结构良性变迁。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旅游中的独特资源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在旅游开发中备受关注.通过对云南大理双廊白族的田野调查发现,居民为了迎合游客的消费偏好,在向旅游者展示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建筑、服饰、思想观念及价值观、民族习俗偏离传统等文化失真现象.政府疏于管理是导致文化失真的重要原因,政府应发挥其公共职能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6.
民族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旅游日益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开发过程中要立足自身实际,适当超前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当地居民为主体,旅游项目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注重民族旅游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东道主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关系着整个社区的和谐发展.本文以桂林龙脊梯田景区的平安壮寨为研究个案,在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东道主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提出了东道主利益相关者股份合作制参与管理模式.只有在确保村寨居民利益的前提下,民族旅游开发才能和谐发展,民族文化遗产才能得以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李季康 《今日民族》2008,(12):45-47
在全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省的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层次的成熟,旅游资源的商业化运作,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更加注重文化挖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民族文化的展示成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核。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民族地区的开发力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伟 《今日民族》2014,(8):46-47
<正>一、做好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规划。1.对核心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旅游规划时应对那些最能代表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重点开发,把其培育成为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打造成民族地区的名片。同时开发规划要尊重当地民族的意愿和民族禁忌,控制某些游客参与性活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民生是一切发展的终极追求,居民是民生的直接体验者,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民生"理念的感知将为制定旅游民生效应评价体系提供重要参考,并有助于政府和旅游企业真正落实民生导向的旅游发展。本文应用扎根理论研究居民对"旅游民生"理念的感知,主要研究结论有:(1)旅游地居民对"旅游民生"理念的发展期望远大于现实体验;(2)居民对"旅游民生"理念的发展期望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经济保障、生活质量提升、社会融入及自我发展能力等4大方面,其中,生活质量提升最受关注;(3)居民对"旅游民生"理念的发展期望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14个小范畴,其中,在休闲选择、基础设施、就业机会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较为强烈;(4)居民对"旅游民生"理念的发展期望具有显著的"公平与尊严"诉求色彩。  相似文献   

11.
湘西民族地区是苗族、土家族等民族世代居住地,有着神奇的历史文化古迹、独特的民俗风情、厚重的民俗文化,因此,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内外的旅游业出现了新变化,文化旅游逐渐赢得了人们的广泛青睐。而湘西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创新湘西民族区域文化旅游模式,做大做强湘西文化旅游,让文化旅游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加快当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提升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社会课题。所以,研究如何开辟湘西民族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新路径,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慧欣 《前沿》2004,(5):70-74
生态旅游承载量作为旅游者、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社区居民及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接口 ,对于实现生态旅游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都有创新的空间和必要。本文首先对生态旅游承载量的构成要素加以分析 ,并提出对承载量研究思路的几点思考 ,指出要切实注重承载量、生态旅游开发和旅游地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 ,寻找到最佳资源配置点  相似文献   

13.
杨华荣 《人民论坛》2010,(8):170-171
在大力开发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同时,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科学地处理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互为依托的关系,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以此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因素、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经济需求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方兴未艾。当前的民族旅游开发模式没有跳出传统旅游开发的思维框架,都不可避免地引发着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负面影响。为协调好民族旅游开发和保护,我们需要协调起少数民族社区(村落)、旅游开发者以及政府三方的角色,打造适应民族文化旅游自身特色的以当地社区(村落)为核心的协调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作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世纪以来,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是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社会群体参与的普遍化,旅游安全问题在民族地区日渐增多.民族方面的、宗教的和文化的冲突,经济诉求和安全诉求的不一致性、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民族地区出现旅游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民族地区旅游安全问题是民族地区社会问题在旅游领域中的反应,要解决民族地区旅游安全问题必须从民族地区社会问题本身入手.  相似文献   

16.
文化和旅游关系密切,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一般情况下,文化在旅游产业经济中的延展主要体现在旅游工艺品方向、人文景观、特色旅游产品等方面,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中的表现也是如此。多样化的途径为文化在旅游产业经济中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延展并非通行无阻,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延展要受到文化多样性保护需求、民族文化的私密性、民族文化的时限性等多种要素限定。  相似文献   

17.
以旅游开发促生产力发展,以生产力发展促民俗保护,既发展经济,又可达到民俗文化保护的愿望,这在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华民族多数地区已经得到验证,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旅游开发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各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资本化即以市场为导向,将工艺文化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开发和利用,通过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获得经济利益并达到促进工艺文化自身发展目的 的实践过程.传统工艺文化资源资本化既是经济发展的时代所趋,也是传统工艺传承、保护及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与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也有着紧密的关联.当下,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资本化的路径主要体现于产业化、旅游开发、创意产品开发等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资本化实践行为在特定场域下进行,应遵循该场域中的基本规律,即市场供求规律与文化自主性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张骁鸣 《思想战线》2011,37(3):99-105
旅游地空间是一种建构性的社会现实。基于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的个案研究可以看出,在旅游地发展过程中,不同行动者共同建构了有关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空间话语系统,而确保这一系统得以制度化、合法化的原因在于行动者都能通过参与空间的命名、分类、策略性使用、仪式化行为等四种机制来获取合意的利益。旅游现象所蕴含的空间话语的开放性、动态性可以为空间话语研究开辟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当地群众是本民族非物质文化的拥有者,在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利益分配上.当地政府必须充分考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特征、产权特性,要确定合理的利益安排,充分考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拥有者(当地群众)的利益,让他们能够公平地得到应有的权利,成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后经济收益的较大获利者,这样才能够合理开发和有效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