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务员职位聘任制是我国人事行政领域的一次大变革。随着试点的深入,聘任制公务员人事争议纠纷大量涌现。我国聘任制公务员人事争议解纷机制以《公务员法》第100条为法律依托,主要存在人事争议仲裁权威性不足和人事争议诉讼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有选择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秉持程序正义和司法终局的法律原则,把人事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诉讼纳入(准)司法轨道,建立"或裁或审,司法最终"的裁审衔接体制。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职位聘任制是我国人事行政领域的一次大变革.随着试点的深入,聘任制公务员人事争议纠纷大量涌现.我国聘任制公务员人事争议解纷机制以《公务员法》第100条为法律依托,主要存在人事争议仲裁权威性不足和人事争议诉讼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有选择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秉持程序正义和司法终局的法律原则,把人事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诉讼纳入(准)司法轨道,建立“或裁或审,司法最终”的裁审衔接体制.  相似文献   

3.
《人事天地》2010,(8):2-2
为适应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需求,规范聘任制公务员管理,深圳发布了新的《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办法规定,聘任制公务员在聘期内年度考核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者,用人机关应当与其解除聘任合同。  相似文献   

4.
李伟 《人事天地》2012,(9):22-24
201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局成立后,自治区加大了推进聘任制公务员的工作力度,并选择防城港市作为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广西推进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一)在组织实施上,充分发挥行政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公务员聘任制度建设确定防城港市作为聘任制公务员的试点城市后,自治区、市都成立了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明确聘任制公务员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聘任机关的编制使用情况及拟聘职位、聘任  相似文献   

5.
《人事天地》2015,(3):62
2月1日起,深圳市聘任制公务员管理正式引入"淘汰机制",公务员出现"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不称职"或"旷工连续超15天"等情形,将被解聘。深圳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的《深圳市聘任制公务员聘任合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聘任制公务员出现14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聘及应当解聘。其中,可以解聘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2017年,是聘任制公务员试水的第十年。聘用制公务员,作为一种以合同形式聘任国家工作人员的新尝试,近年来进入公众视线。早在2007年,深圳、上海浦东两地便率先开展试点,此后试点范围陆续扩大到北京、江苏、湖北等地。截至目前,全国逾21个省份“试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  相似文献   

7.
聘任制公务员的管理不同于普通公务员,是基于缔结的行政契约进行的。然其受到的处分,并不是基于契约的意思一致的同意,依然还是行政权能行使的结果。当前《公务员法》第100条设定的聘任制公务员的救济制度存在着不足。司法救济的民事审判只能审查合同的纠纷,不能审查其受到的处分行为。应当健全完善救济制度,将对聘任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救济范围。  相似文献   

8.
聘任制公务员的管理不同于普通公务员,是基于缔结的行政契约进行的.然其受到的处分,并不是基于契约的意思一致的同意,依然还是行政权能行使的结果.当前《公务员法》第100条设定的聘任制公务员的救济制度存在着不足.司法救济的民事审判只能审查合同的纠纷,不能审查其受到的处分行为.应当健全完善救济制度,将对聘任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救济范围.  相似文献   

9.
法治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聘任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聘任制是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但目前高校教师聘任制尚未纳入法治的轨道,不仅聘任合同的性质尚未澄清,而且聘任的依据、程序、监督、教师权利的救济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尚未形成法律机制。必须在法治的理念下,以立法来规范高校教师的聘任行为,摒弃教师对学校的行政依赖关系,将工会组织对学校聘任行为的监督法制化,完善教师权利的法律救济措施,确认聘任争议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10.
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是一种行政合同,按其属性应纳入行政诉讼。但问题在于,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不能容纳这一诉讼类型:原告资格、协议效力、诉讼竞合、证据规则、判决种类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问题认识不清,已造成实务的混乱和理论的争议。那么,目前实务上需要哪些调整,未来行政诉讼法又需要哪些方面突破,这些都要在行政诉讼新类型制度上来解释,并且在契约行政与合作治理的理论背景下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