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并购贷款业务除了具备一般贷款的法律风险之外,还存在基于并购贷款交易结构复杂性而产生的法律风险。本文分析并购贷款的主要法律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1.2011年7月27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1年第4号公布2.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审慎监管,提升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动态性和前瞻性,增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次一、商业银行住房按揭的特点二、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存在的主要风险三、住房按揭贷款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尽管我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控制非常严格,但对个人住房贷款的政策却相对比较宽松。近年来,个人住房抵押按揭贷款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最初的不足0.5%到2006年的超过10%,翻了20倍;个人住房抵押按揭贷款占GDP的比例也以同样的速度快速上升。在住房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的观念支配下,商业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存在的风险并没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  相似文献   

4.
朱鹏飞  赵彤 《行政与法》2004,(12):123-124,126
我国《合同法》第286条及2002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赋予建筑工程承包人以优先受偿权,保证了承包人就其建设工程的价款优先于抵押权人和其他债权人受偿,但不可避免地对作为抵押权人的贷款银行造成了影响,加大了其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本文通过对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法律性质及其对商业银行房贷风险之影响加以讨论,提出了立法建议和在现行法律环境下银行控制风险之对策。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经营者集中行为及其规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法》建立了对经营者集中的事前申报制度,在申报标准、期限,禁止并购的实质性要件等方面进行了规制.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者集中行为的趋势和类型,针对商业银行并购现状提出了相应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并购行为具有多重法律性质,对其进行调整的法律体系应当体现意思自治、效率、反垄断等基本原则。我国现有商业银行并购法律未能严格遵循以上原则且缺乏系统性。有必要在准确把握银行并购法律性质的基础上制定《商业银行并购条例》,完善银行并购民事合同制度、申报审批以及反垄断制度等,从而有效地维护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安全和金融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7.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有机组成部分,以其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正日益受到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但是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也不断的出现,如何认识并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对各大商业银行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一、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促进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银行、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第三条 本办法中的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第四条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应建立在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等各项损失准备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邓中宁 《法制与经济》2008,(12):96-97,99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有机组成部分,以其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正日益受到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但是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也不断的出现,如何认识并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对各大商业银行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何小勇  方勇 《海峡法学》2012,14(4):85-89
预购商品房抵押是内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防范个人住房贷款回收风险而采用的一种担保方式,其模仿的是香港的房屋按揭贷款方式,但由于两地法律制度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通过研究《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物权法》及相关行政规章、司法解释对预购商品房抵押问题法律规制的变迁过程,探讨合理防范、分担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法律规制模式,以维护我国住房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经济合同法》和《贷款通则》等有关金融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的全面实施,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贷款业务时对借款合同进行严格的审查。根据《商业银行法》第7条规定:“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期...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挑战和机遇刘中华商业银行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有六大基本环节:风险分析、风险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化解。近年来,随着银行商业化经营的改革,国内银行在健全贷款业务组织管理机制、完善贷款制度、加强产业调查和...  相似文献   

13.
《商务与法律》2006,(5):37-38
中国银监会2006年10月8日发布了《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该指引共七章四十八条,分为总则、授信调查尽职要求、授信审查尽职要求、授信审批尽职要求、授信后管理尽职要求、授信工作尽职评价要求和附则七个部分。此外,指引还针对授信过程的不同环节的主要风险点,编制了《附录》,列出了近百条风险提示内容。该指引适用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开展的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的授信工作。另外,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参照执行。其要求商业银行制定体现小企业经营规律、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特点的授信政策,实行差别化授信管理。指引同时规定了商业银行从事小企业授信业务调查、授信审查、授信审批、授信后管理等各项授信业务活动的工作人员必须履行的最基本的尽职要求。该指引将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贯彻落实《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和“六项机制”,转变经营理念、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房价不断上涨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性波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文章对这些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束缚我国金融体制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桎梏.本文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法律可控性着手,从银行贷款信用控制、贷款担保、企业改制中不良资产的处理三方面进行阐述,寻求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策略,建立全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对贷款担保法律效力的监管,增强对风险贷款的法律追讨意识.  相似文献   

16.
夏永仕 《法制与社会》2010,(19):99-100,106
本文就"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的有关争议问题从法学和部分经济学的视角对该并购案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思考,认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是外资企业之间的并购,我国《反垄断法》对此行为有管辖权,该并购案额度上符合申报标准,执法机构有权利和义务审查以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7.
论银行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的风险及防范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以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低,风险小的原因,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但随着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快速增加,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不良率也开始不断上升。本文主要分析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关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8.
韩龙  沈革新 《时代法学》2010,8(5):93-103
"9.11"之后,伴随美国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度加强,2007年和2008年美国相继出台了FINSA和《外国人合并、收购、接管条例》,对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做出了重大修改,涉及到审查对象、审查标准、审查程序和审查机构等方面。对审查对象的修改,主要是对"受管辖的并购交易"的范围进行了明确,同时对"不受管辖的并购交易"做出了列举。对审查标准的修改,主要体现在对"关键性基础设施"做出了界定,增加了CFIUS在审查时所考虑的6项因素,明确了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国家安全担忧"。对审查程序的修改,增加了审查前磋商、交易方须提供的信息,规定了并购交易审查的重新提起程序。对审查机构的修改,主要体现在增加和变动了CFIUS的成员,引入了牵头部门,加强了国会监督。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的实行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是广泛的和基础性的,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也深受《物权法》的影响。本文从《物权法》的创新性规定对原有担保制度的改变开始分析,进而得出新变化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然后从法律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物权法》的对市场活力和商业银行效益的作用,并且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商业银行的合理对策。最后通过中国银行的营业数据佐证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 为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加速人才培养,各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以下简称贷款人)均可根据《贷款通则》自主办理助学贷款。 第二条 助学贷款可采取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和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