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务公开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有效地防止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但在推进这项工作时,存在的“五不”现象应引起我们重视。一是只公开村务不公开组务。当前,不少农村土地承包、收益及负担分摊仍以组为核算单位,村务公开而组务不公开,农民群众看不到每家每户人、劳、田和收、支、存等加两上缴等情况,而涉及到各村提具体情况,到头来还是“一锅煮”,糊里糊涂。二是只公开次要问题不公开主要内容。一些农村在村务公开中避重就轻,只公开那些调解群众纠纷、农业税、追留、农民出钱…  相似文献   

2.
论点摘编     
《正气》2000,(11)
对深化“三务”公开的探索  中共怀仁县委书记李发撰文认为,近年来,我们在引深“三务”公开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三务”公开实质是民主监督机制、整体推进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1.“三务”公开是民主监督机制。一是能直接监督。“三务”公开不仅面向群众公开,而且还让群众直接参与。二是能群体监督。在“三务”公开中,群众的监督是群体监督,它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所接受的监督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三是能对权力的运行过程进行监督。 2.“三务”公开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3.
推行了一段“政务公开”,增加了“政务”的透明度,取得了群众的监督,有效减少了“政务”的失误,大得民心。然而,有政绩,就有“政误”,虽是都在极力避免失误,但总也难免出现失误。也许并非只是出于“爱面子”的原因,现在的“政务公开”是,“政绩”公开多,“政误”公开少,甚至少到极为罕见的程度。罕见并不等于没有。河北省邯郸县兼庄乡党委、政府就很有眼光,带头在全乡开设了“政误”公开栏,亮丑亮短,诚心纳谏,赢得了农民群众的真诚赞扬。“政误”公开需要一种觉悟。这种觉悟来自于带头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真心实意…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村务公开已经成为群众了解本村情况、参与民主管理与决策的重要渠道。但目前,绝大多数村的“村务公开”存在着“只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对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并不公开。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有的村干部怕公开后给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降低自己的威信,影响自己在“仕途”上的发展;有的怕公开后群众有意挑刺,跟自己过不去,以后工作不好开展;也有的怕公开后群众不答应,让自己包赔经济损失,等等。我们认为,实行“村务公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参与管理和监督村里的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5.
李伟 《实事求是》2012,(5):2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权力本质属性决定了我国政权运作的方式必须符合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宪法精神,必须体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政治要求。政务公开制度既是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必备要件,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法治政府就是责任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是行政机关的法定权力,实行政务公开是行政机关的法定义务。政务公开不是政府对社会公众的一种“恩赐”,也不属于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几件实事”的范畴,而是政府的一项法定义务。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不作为或者不认真作为,均将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李鹏飞 《党课》2007,(12):124-124
近来,在个别地方的信访工作中,提出不合理要求的群众出现增多趋势。而这些群众之所以提出不合理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个别群众不了解或者不理会有关的政策、法律和规定,个人利益至上,不考虑全局利益和其他群众的利益。二是有关部门处理问题不公平、不公开。在以往的信访工作中,有关部门对群众提出的同类或类似问题没有按规定办事,或因各种原因给予了特殊照顾。因此,给上访群众留下把柄。三是个别地方、部门存在求稳怕乱、息事宁人的思想。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无上访、少上访”作为信访工作的主要目标和“稳定、和谐”的主要体现,对群众上访畏之如虎。个别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就抓住这种“怕上访”的心理,动辄以“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进行要挟,以求得个人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韩占平 《实践》2010,(11):23-23
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蓬勃开展,各级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普遍推行了党员承诺制度,通过向群众公开承诺,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受到群众欢迎。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个别地方和部门,由于对承诺活动缺乏清醒认识,存在应付心理,在提出承诺事项时,不注意结合本职岗位,胡乱编造承诺内容草苹一签了之,不仅使一部分承诺变成了“一纸空文”,“忽悠”了群众,同时也偏离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中,弥渡县按照“全面、真实,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的要求,积极搭建公开平台,向社会公开县委权力运行情况,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保障群众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9.
《支部生活》2004,(8):23-23
政务公开:拆掉干群间的“隔心墙”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的乡镇政务公开已普遍推行,并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各地以财务公开为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容易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甚至产生腐败的环节,以及本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公开,如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乡村税费的收缴使用等。许多地方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宣传橱窗,并通过媒体进行公开。不少地方还实行了“点题公开”,在公开栏中设立“回音壁”,对群众的疑问公开答复。  相似文献   

10.
陈正府 《当代贵州》2010,(11):28-29
调查显示,我省在新闻媒体和网站对拟任省管干部进行公示。81%的人认为“有利于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65%的人认为“是建立干部工作群众评价机制的一项有效措施”;78%的人“希望有关部门对干部工作信息公开进一步加大力度,丰富公开内容、创新公开载体”。  相似文献   

11.
钟玲  刘艳 《党课》2008,(12):70-70
江西省萍乡市积极探索在全市各基层党组织中实行党务公开制度,不断提高党务工作的透明度,着力打造“阳光党务”,让党员和群众了解、参与和监督党内事务,拆除党群隔心墙。规定在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前提下,所有党内事务应向全体党员和群众公开,具体界定为“党务十公开”,即:公开党组织的基本情况、主要职责和工作计划;党组织工作会议、文件、决定、决议;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11,(10):50-50
“花儿开,草儿笑,公开栏,真是好……”在全市开展“党务公开活动月”中,巴南区借助“儿歌之乡”这一地方文化优势,通过创作、传唱以党务公开为主题的儿歌,将“党务公开”这一看似抽象的概念通过这一生动形象的宣传形式,传达给普通的人民群众,为推进党务公开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相似文献   

13.
“政务公开”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地遏止了一些腐败的发生。但在笔者看来,仅仅推存“政务公开”还不够,领导干部还应做到“家务公开”。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委1994年在卧龙乡进行政务公开试点,1995年又在英庄乡进行了试点。但由于公开政策不配套,制度不健全,群众还是有意见:“一张红纸贴上墙,公布内容不商量,风吹雨过纸不见,年年月月账不详。”1996年底,经区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与乡、村...  相似文献   

15.
现在,不少地方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使干部的选拔任用接受群众裁判,坚持群众公认,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强了透明度,密切了干群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公示”中也出现了一些“公式”化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是“公示”内容过分简单。目前,“公示”内容大多“履历化”,即只公布“公示”对象的姓名、年龄、籍贯、学历、现任职务、拟任职务等等,对其经历、政绩、工作能力作风、优缺点没有介绍或表述不够,公众对“公示”对象不认识、不了解,评价也就无从下手。因此,应对“公示”对象作…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所面临的诸如“一言堂”、“家长制”、“暗箱操作”、党员干部作风飘浮、不办实事等问题,我们长治县在全县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即“阳光工程”,实现了对党员干部的有效监督,架起了党支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农村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主要做法实行党务公开就是把群众普遍关心的党内事务和容易产生不公正或腐败的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进行公开,主要有:党支部的重大决策,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承诺和结果,党员联户情况,党员创“六星”的评议结果及发展党员等事项。为积极稳妥…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23,(21):45-46
<正>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细胞之治”助力“忠县之治”。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我们在原有来信、来电、来访、微信等基础上,推出短信信访。信访群众可按照“姓名、住址、请求、事实、理由”的格式编写手机短信,以文字方式发送至县委书记手机短信信访公开号码、县长手机短信信访公开号码、信访办主任手机短信信访公开号码,反映个人诉求。立足解决群众“访累”,我们创新构建“三访”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李晓斌  李玲 《先锋队》2010,(1):26-27
2008年9月26日,长治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市委书记市长热线电话,使百姓以最方便、最快捷、最廉价的办法向书记市长反映身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畅通了百姓诉求的渠道,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对于纪检监察机关来说,认真办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则是天职,所以在收到市委书记市长公开电话办理中心转来的每一张公开电话办理卡后,我们都当作是百姓出的一张“考题”,要进行一次严肃认真的“考试”,必须认认真真竭尽全能答好每一张“考卷”。  相似文献   

19.
1999年6月21日,长春市政府恢复市长公开电话,开通“12345”热线。自此,这条热线的铃声此起彼伏,热度不减。至今,市长公开电话整个网络共受理市民投诉4.4万余件,办结投诉3.5万余件。 市长公开电话,犹如一座架在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有效地沟通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其可赞之处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拓宽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老百姓对政府工作想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只要拨通“12345”,就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克服了过去那种到某些政府机关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相似文献   

20.
王东京 《党建文汇》2008,(10):24-24
有问必答。新疆精河县在全县各基层党支部党务公开栏内设立“提问栏”和“答复栏”,党员群众不明白、有疑问、想知道的问题,均可以写在“提问拦”里,由党支部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整理.及时在“答复栏”内作出解答和反馈,由原来的“公开什么看什么”,变为“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要求一般性问题3日内有结果,重要问题10日内有结果,确保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