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8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珠三角地区要在全国战略布局中,作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的五大战略定位。随即,广东省又出台《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正当深圳进入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批准实施《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使深圳经济特区又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再次赋予深圳继续担当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光荣历史使命,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厚爱,倾注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是深圳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为深圳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金钥匙:《总体方案》出台必将促进深圳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部在重要历史结点和关键时刻出台的国家级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纲要》)正式颁布后受到高度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粤港澳合作以及港珠澳大桥、港深机场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引发并增强了人们对提升为国家战略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强烈期待和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核心和精髓,是两个字、两句话。两个字就是“纲”和“要”,两句话就是科学发展、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深圳市等地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机构改革中率先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条件成熟时在珠三角地区及全省推行。为落实《纲要》提出的这一改革任务,今年初的市委全会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中,出现了“环珠三角地区”的概念,本文试图研究内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选择问题,以供相关政府部门决策参考。一、内环珠三角地区的界定《规划纲要》中说到“环珠三角洲地区是指粤东、粤西、粤北及周边省、区的相邻地区”,具体对于广东省来讲,  相似文献   

7.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一大杰作、一面旗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的“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央赋予深圳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加快推进深圳南山前海地区的规划建设,是近期圈务院批准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和《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深圳综改方案》)中提出的明确任务和要求,最近刚刚出台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以下简称《深圳综改实施方案》)也强调要加快实施“前海计划”一在目前“前海计划”还在进一步完善、细化之时,仍有必要深入分析和讨论在粤港澳合作特别是深港紧密合作下的前海地区发展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珠江口东岸地区合作的定位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合作是这样阐述的:“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布局,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深圳、东莞、惠州二三城市签署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和东莞市清溪镇三地山水相连,是三市接壤的唯一地区,是深莞惠经济圈三方都可参与、全方位深度合作的唯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和深莞惠合作的深入推进,使该区域的深度合作意义凸显。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圳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共同举办了专题培训班,以使全市局、处级干部加深对《纲要》的理解和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上来,进一步明确深圳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迅速形成共识,化为行动。在首批局级干部培训班上,副市长唐杰作了“城市群、珠江三角洲规划与深圳发展”的主题报告,作者旁征博引,从国际到国内,从历史到现实,为大家讲述了世界城市群的崛起,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形成,并结合《纲要》的基本内容,勾画了深圳未来的发展趋势。本刊根据记录整理成文并经作者审阅,分上下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以知识、智力、创意为资源的高增值产业,创意产业以物质低消耗、效益高产出为特点,是无污染的“绿色”产业。因此,发展创意产业对解决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目前发展中面临的环境和土地问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广东争做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必然选择。但是,创意产业作为广东面向国际的产业选择,无论从广州、深圳还是佛山单个城市来看,其竞争力和发展空间目前都难以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抗衡,而这三个城市在创意产业的要素禀赋和发展基础上都各有侧重和特色,且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联系上都有条件进行产业整合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指出:“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统筹跨行政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错位发展、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煌 《学理论》2010,(15):267-268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给广东高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赋予高校更高的使命。对于广东高校的"两课"教师而言,也应当把《纲要》的相关内容融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去,使学生了解《纲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投身到《纲要》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做好深莞惠三市合作协议背景下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4月下旬,在市委党校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期间,我们一行到东莞、惠州进行了调研和座谈。  相似文献   

15.
谢德体  申丽娟 《团结》2012,(1):33-36
重庆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继2007年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重庆改革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重庆跻身于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其作为国家战略的地位更加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市规划建设前后海地区。将“前后海”地区作为粤港合作的载体进行规划,并将前后海片区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为南山再次站在发展大潮的最前端吹响新的号角。  相似文献   

17.
刘承波 《团结》2010,(6):35-37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重要标志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启动实施和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改革创新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8.
孙鸿达 《学理论》2008,(17):22-23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科学素质。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系到对于全社会具有表率作用的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发挥的程度,同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领导干部确定为实施纲要的重点人群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一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以及各级各地在实行干部交流、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等方面所作的探索与实践,有力推进了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党政干部制度改革,有力推进了新时期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 有了这些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很强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且又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干部制度改…  相似文献   

20.
刘序明 《求知》2011,(2):6-7
2010年5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的战略目标,同时鲜明地提出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确立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