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毒品的蔓延,吸毒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社会治安。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带有不成熟的特点,极容易受到毒品的侵害。当前,吸毒现象在我国青少年中不断蔓延,并且滥用冰毒等新型毒品的情况比较严重,必须将青少年作为毒品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
当前,青少年吸毒已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调查发现,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供应和需求有所遏制,但冰毒等合成毒品的滥用呈上升趋势。为了深入了解上海市青少年吸食合成毒品的实际情况,深刻把握滥用合成毒品青少年群体的群体特征、行为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为有效遏制合成毒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蔓延、预防青少年犯罪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笔者与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上海市中致社区服务社两家社团合作开展了针对上海市100个吸食合成毒品青少年的个案研究。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原则选取,由社工一对一深入访谈,研究对象范围基本覆盖上海市所有区县。  相似文献   

3.
毒品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泛滥,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国际社会的安宁。据联合国有关世界毒品问题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截止1997年,全球吸毒人口约为2.18亿,并每年正以3%~4%的速度增长;毒品蔓延的范围已扩大到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出现吸毒人群日益年轻化的趋势。在我国,曾经销声匿迹的毒品也随着国门的打开又死灰复燃了,吸毒人员日益增多,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54万人,而实际吸毒人数还要多,在这些吸毒人群中,17-35岁的青少年占85.1%。因吸毒而诱发…  相似文献   

4.
目前贵州省古少年吸毒群体庞大,滥用新型毒品问题日益突出,因吸毒诱发违法犯罪及感染艾滋病情况严重,青少年零包贩毒形势严峻。贵州省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的治理对策主要分为教育对策和行政对策,其中教育对策主要包括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和计会综合治理预防。行政对策主要包括,加大禁毒力度、严格管理外出务工人员;加大行政处罚的力度;完善强制戒毒措施,加强戒毒治疗;加强对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当今美国司法体系为应对国内青少年因普遍的物质滥用所导致的严重犯罪等社会问题设立了专门的青少年毒品法庭,而对于这一司法举措的利弊分析需要建立在若干前提概念的厘定与分析基础之上,如易滥用物质的界定,特别与传统毒品之间的关系;与物质相关的犯罪与传统毒品犯罪的关系;与专门毒品法庭的运作机制与绩效评价标准等。只有从对药品滥用的前提批判入手,才有可能从一个较为客观的视角对美国青少年药品滥用问题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策这一动态过程以及相关的经验教训加以明析。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外在因素交互作用增加了其早期接触毒品和最终成瘾的倾向。个性特征主要包括:生物学和基因倾向、个人性格特征、较差的认知和情绪控制,以及压力的负面作用;外在因素包括:贫穷、经济不平等、家庭功能障碍、侪辈的影响,以及幼时和青少年时期遭受的虐待。调研证明,吸毒人员第一次接触毒品时年龄均在青少年阶段,预防青少年吸毒尤为重要。预防青少年吸毒的策略,除了沿用现有的一些做法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期间的健康教育,家庭对其社交活动予以适当控制,深化社会组织服务。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打开了长期封闭的国门,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一些腐败丑恶现象也趁机沉渣泛起,死灰复起,毒品犯罪现象又象幽灵般地在游荡.80年代初,广东的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开始遭到“白色死亡”的渗透.少数国际毒品犯罪分子企图趁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之机,把毒品非法带进我国,然后走私偷运往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牟图巨额暴利.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出现了贩毒、吸毒合为一体,以贩养吸的恶性循环,其时已出现了青少年受毒害的现象.1988年至1990年广东破获的毒品案已相当于前8年的总和,而查获的吸毒人数也成倍增长,1989年比1988年上升了5.7倍,1990年比1989年上升了7.1倍,其中的70%为青少年.而局部地区更为严重,如其时的宝安县沙井镇,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占当地吸毒人员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8.
对于青少年吸毒原因的分析应当从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环境诱因,青少年的特性决定了其主要是通过朋友圈获得接触毒品的机会;第二层次是人格缺陷,青少年在面对"毒友"的诱惑时无法理性作出选择,主要是因为其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格缺陷,使得其自我调节能力不足,难以抵挡毒品的诱惑;第三层次是青少年人格缺陷的形成在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青少年吸毒行为的预防应当坚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从其人格缺陷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入手进行预防,以达到"治本"效果,另一方面是从具体环境入手进行预防,以达到"治标"的效果。针对青少年吸毒的特点,不能忽视"治标"的预防,以情境预防消除吸毒客观条件、消退青少年吸毒主观动机,具体措施为:修改《刑法》中有关毒品犯罪的规定、加强对吸毒行为的处置力度以及建立具体的控制环境。  相似文献   

9.
浅析青少年吸毒的群体性特征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吸食毒品并非一种孤立的个人选择和行为,在毒品的获得、尝试、吸毒的“高峰”体验、吸毒亚文化的习得与传承、社会压力的消解和吸毒行为的认同,以及复吸行为的发生等方面,青少年吸毒都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因此针对这一群体性特征,有必要相应地调整和完善青少年的吸毒预防及矫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吸毒问题日益严重,而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对青少年吸毒的心理成因做了分析:一是青少年对毒品所持的态度不正确;二是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及在这种矛盾下所形成的一些心理倾向同吸毒行为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三是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吸毒成因进行探讨,认为吸毒行为的产生主要是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不平衡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