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解集体上访,是各级党委、政府急需研究的一个现实问题。及时平息集体.上访必须抓好以下五个环节。抓好接待环节。集体上访人员往往情绪激动,接待稍不慎,便会扩大事态,增加化解难度。因此,在接待时,要稳定群众情绪,控制事态发展,做到态度热情,头脑冷静,方法得当,努力缩短和hL访群众的心理距离,让群众把话说完,要耐心听取群众陈述,认真做好记录,切忌居高临下,声大气粗,冷淡群众,造成情绪对立、矛盾激化。抓好疏导环节。要把疏导工作贯穿到处理集体上访的全过程,坚持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特别要做好重点人物…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6,(6)
正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当领导干部,要善于从群众"脸色"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改进问题。因为群众的"脸色"是民情民意的"晴雨表",是观照党员干部的"试衣镜",也是评判干部工作的"打分器"。"好脸色"来自站在群众立场看问题。现实生活中,人们时而听到一些党员干部抱怨"睁眼忙到黑",建高楼、修广场、铺马路,然而吃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利益矛盾和群体性矛盾不断增多,群众信访已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从近年来我们所接触和解决的一些信访事件看,群众上访尤其是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很多是由于我们的一些基层组织、职能部门在组织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事业等方...  相似文献   

4.
<正>眼下,以精准扶贫、支农惠农等为主要内容的下乡支农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活动不仅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更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笔者最近随领导下乡调研时,听到一个部门领导要撤回下乡支农工作队,原因是下乡队员在支农活动中,见了群众遭"白眼",开展工作臊"红脸",季末考核领"黄牌"。既然下乡队员在群众中"吃不开",何必还费力不讨好?下乡队员"吃不开"问题绝不是个别现象。具体原因,一是有  相似文献   

5.
三怕:一怕收费,群众抵触情绪大、工作量大;二怕上访告状,群众信访和集体上访后怕上级怪罪,影响政绩和升迁;三怕得罪人,乡镇干部怕得罪村干部,村干部怕得罪群众。四不:一是依法行政水平不高。有些干部不读书、不看报,对新情况、  相似文献   

6.
武湖 《群众》2010,(4):79-79
<正>靖江市法院园区法庭副庭长陈燕萍从事法院工作22年,在基层法庭工作15年,审理3100多件民事案件,全部做到案结事了,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陈燕萍的体会是:要有一颗敬业之心、亲民之心、清廉之心。正是怀有这"三心",陈燕萍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德能俱佳的全国模范法官,也赢得了组织和人民群众的"两满意"。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7,(20)
正用微信的人都知道,可以设置"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也可以设置"不看他的朋友圈",选择性的屏蔽一些信息。现实中,这类"选择性屏蔽"现象也在某些党员干部的行为上有所表现,让群众寒了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面对群众诉求、期盼,我们只有"必答题",没有"选择题"。只有真心实意地帮群众解  相似文献   

8.
《政策》2013,(3):50-52
<正>近年来,武汉市汉阳区围绕"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稳定工作"这条主线,致力于"工作联动、载体联建、矛盾联解、和谐联创",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汉阳特色的"大信访"工作路子,推进了"保稳定"向"促和谐"的转变。全区群体性事件和进京非正常上访人数逐年回落,历史遗留问题实现"清仓见底",信访总量和存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9.
段红岩 《山西政报》2012,(Z2):92-93
目前,我国发展的形势仍然是"黄金发展期"未过,"矛盾突显期"犹存。这反映在农村工作中,就是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势头良好,发展呈加速态势,另一方面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引发部分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我们必须对后者高度重视、综合治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农村群众集体上访的原因分析1.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集体企业改制引起的上访。随着我  相似文献   

10.
<正>"辉县市人大就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这句充满深情和信任的话,是到过辉县市人大常委会上访的群众说的。"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把椅子",是该市人大常委会接待来访的首道程序;"不能让群众激愤而来,怨恨而去",是该市人大常委会接待来访的制度规定。制度无言,民本情深。近年,辉县市人大常委会的信访工作正是沿着"把群众当亲人"这条路子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平陆县群众素来有赶集、赶会的习惯,每逢集日会日,人山人海,如同过节一般。而近年来当地群众却又在平陆县找到了一个依靠权力机关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集日"、"会日",那就是平陆县人大常委会的"主任集体接待日"。几年来,当地群众共在这个"集日"里向权力机关上访5512人(次)、反映了4531个案件,人大常委会监督"一府两院"查办处理了4302案,占接待案件的95%。群众说:在平陆,护法之神就在我们身边。1984年10月1日,平陆县传出一条令群众惊喜不已的"新闻":平陆县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作出每月5日为"主任集体接待日"制度的决定,每逢5日这一天,人大常委会的主任、副主任要集体接待来访群众,"一府两院"和人大常委会的"一室四委"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如何使上访群众明白有不平和冤屈向谁诉,找谁办,又避免无序上访、糊涂告状?这是新形势下信访工作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也是缓解干群矛盾、确保社会稳定的大事情。 近期《法制日报》报道:河北省永年县信访局与司法局联合成立涉法信访案件接待室,引导上访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涉法案件,终于使一些上访群众明白了一个理儿:“信访不如‘信法’”、“上访跑到省市县,不如直接找法院”。接待室自成立以  相似文献   

13.
郾城县大刘乡有个出了名的上访村,村里有几位动不动就上县里、市里、省里上访告状的『专业户』,为首的『老上访』名叫师茂生。别看老先生年过六旬,腿脚却很麻利,且能言善辩。在皇玉村,村干部称他是『很难缠』,群众说他是『钢针——专挑刺』。一九九七年初,到任不久的大刘乡人大代表、乡政法书记张君平被乡党委派到皇玉村蹲点。张君平认为,群众上访都是有原因的。要解决连续上访问题,必须先把上访的原因弄清楚。张代表到皇玉村的第一天就去找师茂生座谈。一阵寒喧后,张代表热情地对师茂生说:『我到咱村蹲点,希望爷儿们有什么心里话就在村里或在我办公室说。』张代表亲自来到师茂生家里的这一番客气热情的话语,让师茂生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相似文献   

14.
信访──作为人民政府为人民群众敞开的一扇窗口,它不仅仅是来信来访的接待室,而且是政府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政府决策部门倾听基层呼声,获取反馈信息以便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渠道。1998是我国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和攻坚的一年,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而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在信访这个窗口得到了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从民政部信访办这个窗口看,1998年,群众来信来访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集体上访增势较猛。为此,民政信访工作得到了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的关注,也得到了民政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今年1月上旬,社旗县出现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在社旗县200多个行政村里都能看到"下访团"的干部到每家每户了解群众生活情况,并帮助基层化解矛盾,就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动人场面。什么叫作"下访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1995年年初,社旗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振山上任不久,就接触到了接二连三的农民越级告状、集体上访的事件。为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刘振山在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干部联席会议上提出建议,希望春节前一个月,县、乡干部都到全县各个行政村去,一来访贫问苦,二来弄清群众上访告状的原因。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之后不久,全县干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3日,习近平在湖北调研时说,这两天看了不少东西,接了地气,颇有收获。转变作风就是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接地气很好。一枝一叶总关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抵御风浪的"压舱石",是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群众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郭文正  王禹 《人大论坛》2009,(11):38-38
群众集体上访已成为影响一些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这些上访群体中不乏这样一类人,他们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运用“集体上访”这种方式实现个人的某种企图,甚至还代理信访案件,把信访作为一种职业。我们姑且把这类人称为“信访寄生虫”。  相似文献   

18.
现在有些领导干部或部门在对待人民来信问题上,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大笔一挥就批给了下级,但对信中反映的问题却没有认真对待或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解决。信经过层层批转,结果又回到了基层,甚至落到了有关当事人或被检举人的手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说,在当前群众信访特别是群众集体上访反映  相似文献   

19.
信丰县是革命老区,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各类矛盾不断出现。2006年,群众来信来访2313件次,越级上访123批377人次,集体上访95批1060人次,被省里确定为信访重点管理县。面临这种不利局面,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花大力气、下大决心解决这  相似文献   

20.
"有问题,找人大!"这是光山县槐店乡群众的口头禅。近年来,光山县槐店乡人大主席团在监督工作中,乐为群众办实事,敢为群众办实事,深受当地群众的称赞。负担一定要减去过去在槐店乡,农民上访告状的较多,而大多是围绕负担过重问题。农民负担过重,引起了乡人大主席团的高度重视。从1996年以来,每当乡政府进行财政预算时,乡人大主席团都要直接参与这项工作,并逐村核算,认真检查农民的负担有没有超过5%的警界红线。在乡人大主席团的监督下,乡政府先后取消了"畜牧防役费"、"烟叶补偿费"、"农房保险费"、"农村卫生保健费"、"基本农田水费"等五大项不合理负担。为了真正把减轻农民的负担落到实处,乡人大主席团还坚持每年召开"农民负担专题评议会",并邀请部分群众代表列席会议。在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