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我国离退休制度建立30年来,保障离退休老人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法规政策和制度规定不断完善,一方面为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也使得老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到了重要日程。海南如何依托海南独特的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养老,让老同志过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已经成为当前海南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对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形成了挑战。家庭养老作为我国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方式,有其存在的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基础。这种养老方式在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巩固和加强农村家庭养老方式,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建设社会主义孝文化,关注农村老人心理需求,探索农村老人救助方式,加强立法,切实保障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研究对"养老服务产业"一词的概念尚不明晰,存在与其他相关概念混淆使用的情况。系统地梳理美国、欧洲和日本养老服务产业概念的发展变化以及养老服务产业理论的变迁,分析中国养老服务产业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发展现状,可以说,中国养老服务产业至今未能清晰界定,理论建构也缺乏本土特色。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对养老服务产业进行明确的界定,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产业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萍  吴珍 《新东方》2011,(1):54-57
银发产业被喻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能够增强经济实力、稳定社会、造福民生,具有广阔的前景。海南一流的气候环境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尤其是老年人前来购房居住,特别是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施,前来海口养老度假的老年人更是日益增多。一个以满足老年人对商品和服务需求为目标的银发产业在海口已经起步。笔者立足于海口实际,着重从海口银发产业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银发产业发展重点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必将成为应对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的工作重点之一。比较理想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活动在熟悉、安全、方便的社区环境中,享受社区机构根据老人需求提供的共性化和个性化两类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要提高这种模式的品质,搞好养老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各国普遍关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但是就我国国情来看,养老的社会化必须与居家养老相结合,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而不是借社区养老把赡养老人的责任推向社会。我国有“孝亲”的优良传统,家庭照顾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化的进程为老人的家庭照顾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使家庭养老进入社会化网络。可以预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支撑的养老体系将是未来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庄月珍 《中国民政》2007,(12):48-48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如何化解他们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老人服务设施,加强农村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尽快形成适应不同特点、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口专家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国将迎来“人口红利”的黄金时代,尤其是老年人口的“红利”时代。海南发展养老产业具有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符合“一省两地”发展战略,符合“把海南建成全国人民的后花园”的理念。对此,海南省应未雨绸缪,科学制定养老产业政策,加快发展养老产业,把养老产业做大做强,做深做精,推动国际旅游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无锡市早于全国16年步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目前60周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达22%。面对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的严峻挑战,无锡以创制促超前谋划,以创新促转型升级,以创优促整体推进,着力打造呼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要求、体现现代民政建设特色、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的养老服务"升级版"。本文结合无锡的创新实践,谈一谈今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思路。无锡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0.
刘开山  段东  刘成文  朱珠 《群众》2014,(1):37-38
目前,连云港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69.46万,占人口总数的13.8%,而养老设施不足,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6.63张,政府主办的福利中心等养老院更是一床难求。在社会渐入老龄化、银发浪潮汹涌的形势下,如何破解家庭养老困难多、公办养老院数量少难题?连云港新浦区新南街道创新思路,在玉龙社区规划建设“养老特色街”,逐渐走出一条民办社会化养老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即将面临严重的老龄化危机,养老问题不容忽视。但我国目前城乡老人的养老状况还很不乐观。随着社会的变革,养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如何解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养老问题,是社会保障政策制定者将要面临的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城镇老人的养老现状和问题,阐述了笔者对于解决城镇老人养老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马贵侠  陈群 《理论月刊》2014,(5):170-175
伴随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深入推进,社区特殊老人的养老服务成为凸显问题。调查发现社区特殊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突出表现在其经济保障、医疗服务、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针对社区特殊老人养老服务存在的瓶颈问题,应通过出台针对不同类别特殊老人差异化养老服务政策;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社区为依托,社工服务机构为服务整合主体,社区广泛参与的立体式特殊老人居家养老体系等措施,有效回应其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发展养老产业是当前及今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而养老需求和老年人的养老支付能力决定了未来如何发展机构养老产业。根据大连地区的养老需求的调查,应在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支付能力,提升机构养老的服务质量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进养老产业社会化发展,进一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海南省和商务部认定了海口、澄迈、洋浦、东方和琼海等6个外贸出口基地。目前,海南推动外贸出口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外贸出口基地产业规模较小、特色不突出、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阻碍了我省外贸出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莹 《前沿》2014,(19):152-153
在老龄化和工业化的双重背景下,空巢家庭日益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空巢老人迫切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关爱,他们养老问题也势必会受到社会的关注。为空巢老人建立一套合适的养老模式,既可以满足他们在家养老的愿望,又能使他们享受社会提供的多元养老服务。本文结合居家养老的特点、优势及有待完善的方面探索出一套符合空巢老人特点的居家养老模式,以期为解决当今社会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养老保障需求视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海霞  陈雷 《前沿》2010,(3):155-159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对空巢老人经济、服务及精神保障需求的分析,认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实施过程中存在观念滞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服务人员缺失,社会资源及配套设施缺乏等问题,难以满足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需求。提出应构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支持、服务内容多元化、社会合作参与、专业服务人员提供服务、评估监管机制健全、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层次保障需求的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发展养老产业 助推老龄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家庭养老的衰弱迫切需要社会化养老。发展养老产业,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由之路,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文章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展望了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养老产业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8.
马原 《前沿》2012,(23)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面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失能、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家庭小型化结构和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迫在眉睫.尽管人口老龄化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将其提上工作日程,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从政策角度出发,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张倩 《人民论坛》2020,(6):84-85
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在老龄人口总量不断增多的同时,我国独居老人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独居老人养老难问题日益凸显。经济来源、健康状况、精神压力、生活自理等都是造成独居老人养老难问题的原因,要想消除独居老人的养老困境,必须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不断增加,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已不能完全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养老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养老机构作为居家、社区养老的一种有效补充,其市场前景广阔,意义重大而深远。笔者针对当前养老机构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一)底数明晰,增强养老机构建设针对性。首先要逐步完善养老服务评估机制。由政府牵头,各部门配合协作,社会广泛参与,彻底摸清当地老年人口的数量、年龄层次、居住环境、经济收入、身体状况等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老人信息数据档案,科学评估老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其次要合理制定规划建设方案。要制定系统的养老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