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高等教育存在许多不公平的表象。对此,应树立公平发展理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应改革高考录取制度,逐步消除区域差异;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高考改革以其独特功能而事关教育改革全局,教师、家长和考生是高考改革的最直接利益共同体,其教育选择态度及其隐喻对于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重大.通过对云南高三毕业班班主任、毕业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利益共同体对高考制度及其改革评价较高,对高考改革的内容、措施和效果有较理性的认识,对高考诚信与反作弊、平行志愿都持积极态度,这背后除了相关利益驱动外,更多的是改革相关者教育理性行为的折射.  相似文献   

3.
大学本科生招生面试有着笔试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它与标准化考试等其他录取标准形成一种互补关系.面试也是学生展示书面材料中难以表达的个性特点及才能的机会.复旦大学等此次自主招生试点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改变了以往以高考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一考定终身"的招生模式,使得"人"(学生)真正出现在招生录取过程之中;实践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自主招生;从程序上来讲,面试是"自主选拔录取"的最后一道程序,并非单一的"一面定录取".复旦大学改革试点的价值及推广意义取决于这一模式的普适性、政府放权的限度、地方招生部门的通力合作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2018年秋季开始,四川高中教育教学围绕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生深切的变革。现以乐山市教育局直属的3所高中(乐山一中、草堂高中、乐山二中)为例分析发现,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结构性短板明显、教育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动机制不完善、现有教师评价和考核体系不适用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建立流动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改革招聘方式,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强化业务培训,促进教师转型升级;改革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高考命题权的下放,各省市逐步开始自主命题,这一高考"多元化改革"表面上消解了高校录取标准不平等的现象,实则以一种更隐蔽的手段加剧了教育地方保护主义。分省命题制度违背了《宪法》第33条规定的平等原则和第46条保障的公民受教育权,使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平等现象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6.
异地高考的实施是教育公正平等的重要体现,也是随迁子女们的迫切要求。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本地考生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异地高考政策的推行仍有很大的阻力。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社会舆论关注下推进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必须结合我国教育资源不足的现实困境,联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完善异地高考准入机制,推动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打开。  相似文献   

7.
目前新课程、新高考的改革在我国正如火如荼的开展,高考是基础教育成果的评价的手段,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文章以英语高考测试改革为出发点,探讨了新形势下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依据新课改的理念提出相关英语高考测试改革的建议,以期实现对英语教学的正反拨作用,从而最终实现新课改的语言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路奋进;一路辉煌。阳春四月,百花吐艳。盘点阳新县教育局猴年工作,一组数据让笔者敬佩不己。是年,阳新县高考、中考以及小学六年级调考收获破丰:全县高考一本上线率同比增加2.2%,600分以上考生53人,比上年净增37人,全县有3人被北大、清华录取;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比上年提高30余分,与市区及大冶的差距大大缩小;小学教育质量日新月异,在全市举行的"2016年小学四年级调研考试"中,语、数两科人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均名列前茅。阳新县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得益于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教研室更是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大学联考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考作为我国大学自主招生改革探索的最新形式,其本质是体现大学办学自主权的一种招生方式。当前其为社会诟病的主要有四大问题,即成本与效益难成正比;冲击中学教学秩序,加重考生负担;招考条件严重趋同,特色不明;不利于弱势群体考生,入学机会不公平等。鉴于此,建议将联考定位于统一高考的有机补充,加强其科学性、公平性及实质性,且统一联考时间,并在高考后举行,但若坚持在高考前举行,则应赋予联考录取功能。  相似文献   

10.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高考改革存在着许多两难困境,如统一考试与多元评价、扩大自主与公平选才等矛盾.对此,未来高考改革的思路是:逐步落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明晰政府、高校和考试机构等的责权关系;按照"解放两端、稳住中端"的指导思想,探索自主招生的多元模式;有步骤地适时推行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的分类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